编者按:广东省委、省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定,就“2020 的广东:发展战略转移、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动力重构”组成联合课题组,课题组顾问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课题组组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和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副组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长洪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桂全。
从 2010 年12 月5 日起,中国社科院专家课题组会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在广东省开展课调研,主要调研广东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做法与经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思路。为此,本报将定期刊发调研组专家撰写的文章,希望引起各界关主。
“十一五”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环境灾害等不利因素,广东省委、省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统领大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迎难而上,危中求进,“双转移”、“双提升”、“三促进一保持”等做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广东省已经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工业化后期,获得了“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省”等美誉,经济总量从1985 年开始连续24 年位居
全国第一。与此同时,广东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民主法制,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文化大省建设大步推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如今,全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与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着手编制各地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广东省也不例外。如果说,改革开放的30 年,广东省实现了第一次腾飞,那么未来的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广东省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如何攻坚克难、实现“二次腾飞”的问题。这是每一个广东省的领导干部乃至每一个广东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们认为,广东省要实现“二次腾飞”,就必须告别失衡增长,逐步走向均衡发展,构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即以经济发展为主线,政治体制改革为保障,社会整体发展为目标,先进文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载体,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探索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构建新型的经济、政治、社会与生态文明。
失衡日益凸显
过去30 年的广东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可以用“失衡增长”加以概括。增长有目共睹,但是失衡也日益凸显。失衡主要体现在如下七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长的动力失衡,经济增长单纯与粗放地依赖外需。广东省产业投资总量相对不高,在全国排名第六,这与广东省经济总量第一的位置不相称,而且产业投资增长缓慢,远低于江苏等省份,严重地影响了广东省今后的产业发展,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投资力度严重不足。根据广东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2009 年广东省装备工业和信息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下降8.3%和10.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22.8%,而与此同期,江苏、山东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规模分别是广东省的2.5 倍和1.7 倍。此外,消费需求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也非常有限。广东省居民消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 年的57.4%下降到2008 年的38.3%,2009 年进一步下降到不足38%,远低于70%的世界平均水平。总之,三驾马车的失衡已经严重影响到广东省潜在的增长能力。
第二,经济结构的失衡。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 年的6.3:50.4:43.3 转变为2009 年的5.1:49.2:45.7,一产、二产比重分别下降1.2 个百分点,三产上升2.4 个百分点,三产达到并超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第三产业占45%的目标。但是,广东省产业层次整体偏低,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均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
第三,发展方式失衡,追求外延式增长,忽视了内涵式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广东省研发投入乏力、研发人员密度相对偏低、核心技术缺乏、高端人才匮乏等,严重制约广东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比如,广东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仅为1.61%,仅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距离“十一五”目标还有0.2 个百分点的差距,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发投入水平差距更大。再比如,2009 年广东省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的研发人员仅43 人,低于江苏的45 人和上海的106 人,不及韩国的一半和日本的三分之一。由于缺乏自主创新,整体而言,广东省的产业层次较低,尽管广东省有70 多个产品的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但是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不强,缺乏产业的话语权。
第四,城乡区域发展的失衡,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近年来,广东省区域城乡差异虽呈现缩小的良好趋势,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深圳市是最低的梅州市的7.5 倍。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1978 年的2.1:1 扩大到2009 年3.1:1,明显高于江苏的2.57:1和浙江的2.46:1。因此,出现了所谓“城镇像农村、农村像城镇”的说法。
第五,增长与发展的失衡,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众所周知,广东省是资源消耗大省,同时也是资源缺乏的省份,煤、电、油等主要资源大多依靠外部输入;单位GDP 能耗在国内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仍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 倍以上,比日本高6 倍多;单位GDP 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 倍多;珠三角城市江段水质较差,水质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土地资源开发强度过高,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如深圳、东莞等市已超过40%(全省为9.95%);珠三角地区灰霾天气增多、城市酸雨污染严重,环境质量状况令人堪忧。
第六,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尽管广东省近年来非常重视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但是相对于较快的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客观上数千万的流动人口,使得地方政府无力提供足够的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福利水平较低,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仍存在较大差距。广东省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养老保险为例,基金积累的97%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而粤东、粤西北地区部分市则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
第七,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失衡。除了上面提及的人才瓶颈与科研投入不足以外,广东省在法律制度建设、体制创新等软环境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滞后,导致软环境成为阻碍广东省转型和升级的“短板”。
综上所述,破解广东未来的发展战略转移、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动力重构,实现“二次腾飞”,广东省必须跳出第一次腾飞所倚重的工业化路径,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探索新的模式。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认为,广东必须遵循均衡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里强调的均衡发展是指:经济增长的动力要内外需并重;优化经济结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农业与基础产业等六大主体产业;加大研发投入,追求内涵式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成果,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推进城镇化建设,协调城乡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绿色发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民主发展。只有在“均衡”上做足文章,在“全面发展”上加大力度,广东省才能实现“二次腾飞”,增强发展的动力,提高发展的质量。
我们认为,以城镇化为载体,有助于解决广东省城镇化方面的三个问题:珠三角中心城市城市质量提高和城市再造;城市群发展的理念和路径;城乡统筹如何发展。
尽管目前广东省的城镇化率已经过半,但是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粤东、粤西、山区城镇化水平分别为57.6%、39.6%、43.3%,比珠三角地区分别低22.6、40.6、36.9 个百分点。因此,广东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认为,过去30 年,工业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的发展落后于工业化发展,这看似缺点,却是中国发展道路的优势之一。工业化解决了就业问题,而城镇化将解决安居问题,未来城镇化将会成为广东省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发展动力转型的同时,也会带来投资结构优化,即从工业化投资转向城镇化投资,涉及诸如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地方融资平台的利用、城镇空间布局的重构、城市服务体系的构建等问题。
与城镇化相适应,广东省必须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此作为城镇化的支撑。要把加决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作为强外需与扩内需的重点任务,作为促进供需平衡增长的重要结合点。本省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广东省委与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把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这是推进广东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广东省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实力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总之,广东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如何满足日益扩大的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而且关系到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就是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扩大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增长点,也是广东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年/12 月/16 日/第020 版
作者:裴长洪 荆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