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会议 >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2014:将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发布会 > 嘉宾发言 > 文章详情

张 斌

发表于 cjyyzb
刚才杨志勇研究员全面介绍了报告总体情况。我代表课题组对政府收入体系和税制改革两个部分做一个简短介绍。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政府收入体系改革如果相关,注意到五点,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明确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同时提出建立政府资产负债表,国有资本金预算部分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社会保障筹资机制,制度讲得非常明确,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收入部分相关五大方面要求,前提就是围绕现代财政制度展开。

与政府收入有关另外一个非常关注,三中全会提的要点就是稳定税负,作为一个主题要求,首先涉及到一个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界定,涉及到政府从市场或者从社会上筹集多少资金的问题,我们认为从整个政府收益体制角度来看,或者理解稳定税负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回顾一下中国政府的收入改革,尤其是与政府收入有关的预算管理改革的进展,非常引人注目的,除了我们过去的收入体制改革,国库金融支付、预算外资金概念已经取消了,全面纳入预算管理,这是我们取得一项重要的进步。预算外资金,全部政府资金已经纳入到预算管理。1978年到2010年没有预算外资金概念,我们把几千亿的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政府管理,这是预算管理改革重要的成绩。

全纳入预算管理之后,从政府收入角度来看,对应预算四块,公共财政预算,对应税收收入和公共财政税收收入,经营性基金预算,包括政府性基金就是狭义的政府性基金,专款专用,强制征收,包括土地出让金,还有类似于公益金等等,一系列其他政府收入形式,社会保障预算,社会保障项目不断地增加,传统的过去五大项目,城镇职工的养老医疗,工商、失业、生育,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

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收入现金流角度来看,2012年政府全口径预算占GDP比重35.33%,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会保险基金净收入,剔掉了公共财政对养老保险补贴,国有资本金预算收入。财政收入54.88%,报告当中展示了政府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之间怎么分配,比较关心的问题,涉及到地方政府建设,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全面政府收入中央政府32.98%,地方政府67.02%,2/3收入在地方政府,还没有考虑到转移支付,问题关键在于大量非税收入,82.69%是政府,公共财政,土地出让金99%政府,社会保障基金全部是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收入和国有资本金预算中央企业预算部分,中央政府占大头。这样一个体制下要解释,为什么地方政府已经占了2/3收入,转移支付之后,地方支出项目数量更大,中央和地方关系怎么调整,收入视角给一个数据。

公共财政收支增长状况,由于预算外资金改革,大量收费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相当一部分进入公共财政收入,非税收入,专项收入、罚没收入有数据展示。

2012年纳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各个项目,以及对应的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绝对额最大的城镇支付养老保险,两万亿的基金收入中,有2500多亿是财政补贴,其实还应该注意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比重非常大,不仅绝对额高,而且比重非常大,两项保险制度具有更强烈的公益色彩,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社会保险基金,有福利、公益色彩。

2012年全年,资金总额3.3万亿,财政补贴六千亿。政府基金土地出让收入比重非常大,土地出让全额纳入政府型基金,收入和支出都在里面,扣掉四项成本性支出,可以得到一个可以由政府支配资金数量,2009年到2012年四项成本性支出数量,最终扣除之后政府可以共用的资金比例、数量,2009年四项成本性指出占收入比重,46.28%,2012年占70%多,由于拆迁补偿成本增加,地方政府实际可以动用资金量并没有那么大,2012年不到8500亿。测算政府可以共用财务非常重要的口径。国有资本预算不到一千亿。中央国有资本金预算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企业上缴利润占利润收入比重80%,2012年82%,2011年79%,2010年83%。大量凭借政府权力强制向社会无偿征收政府型基金、专项收入立法层次很低,凡是凭借政府权力强制性的无偿向社会征收所有类型的政府收入,无论是否税收名字命名,贯彻税收法制原则。地方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政府型基金,无偿强制征收,应该贯彻税收法。政府强制性征收,土地出让,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资产收益,出让资产收益,因此未来要更加细致引入权责发生制,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使政府收入核算更加细致,这是未来加强管理数据统计基础。国有资本收益、公共资源出让收益,除了公共资源还有特许权,公共资源应该纳入到视野范围引起重视。国有非经营资产管理,尝试从收入角度解释一下地方政府财力困难原因,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清理整顿支出与GDP重点税收项目,GDP财政规模挂钩规定,清理整顿专项转移支付,其实从收入来看,大量非税收入,具有专款专用收入,政府型基金,专项财政部分,都是归属于部门收入,大量收入从收取的时候,都已经被各个部门分拨使用,在支出角度,在支出层面有一个重点支出项目挂钩问题,专项转移支付大量财力在收支两个层面,各个政府部门分割使用,导致整体财力缺乏、协调、统一支出、统一协调能力。

全口径预算管理完善,国有资本、国有经营性收益和国有土地出让收益,国有资本和资产性收益在公共预算中的非税收入有的,国有金融企业利润上缴,公共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土地出让金在政府型基金,未来应该建议集中到一起,专门单独编制政府的资本性、收益性,基于所有权收益应该单独编制。大量城建税,教育税附加、地方教育税附加,属于流转税,同样三种归入不同的税收体制下。各个预算之间怎么调整,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国有经营预算、公共预算怎么建立有机、法定、规范的联系。

最后提了四点,包括完善立法、权责发生制引入、推进税费改革、加强统筹、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提高收取比例。

税制改革三中全会对于我们的要求,程序上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同时也关系到稳定税负,十八大的时候讲结构优化,社会公平两个目标,列为三个对于税制改革指导思想,稳定税负的前提下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整体要求中明确提出了五类税种的改革,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资源环境税。明确提出了完善体系,逐步提高税收比重、税收政策规范管理,完善税收监管,我们理解的三中全会税收改革的总体要求。这个要求下,宏观税负如何稳定,大口径还是小口径。

另外就是中国税制结构,中国现行税制结构特征,列了四条,普遍征收,流转税比重、间接税比重高,个人所得税比重低,调控功能比例比较低,消费税、环境保护的税费,调控性偏低,资源税,存量财产征税税种不完善,居民住宅没有征房地产税、遗产与赠与税。

由此产生什么问题,间接税为主导致不利于调节分配,抑制消费,消费重税,大量出口退税,刺激出口,不利于平衡。根据2001年到2007年、2012年税收收入比例贡献测算,传统的增值税、营业税对税收的贡献,如果剔掉房地产部分,贡献越来越低,反而是与房地产有关税种贡献越来越大,未来继续保持这样税制结构,弹性比较低,房地产市场趋于正常,未来如何税收持续稳定增长,不利于政府行为模式转变。

下一步改革目标提出了六点,不增加宏观税负前提下,贯穿稳定税负要求,通过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改革,规范税收政策,逐步建立完整税收支出,推进税收监管现代化,伴随配合税制止改革,加强和完善对自然纳税人税收征管,这也是未来完善个人所得税和对居民住宅征收房产税的前提条件。

最后关注税制改革的制约因素,重视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税收竞争问题,电子商务导致税收征管带来税收流失问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下跨境电子交易中,中方权益维护,海外代购,要意识到推进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对居民征收房产税,政府必须直接面对自然纳税人征税,势必引起纳税人意识和管理方式变革,税制改革与变革相互适应、配合,这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细节和组成部分,重构政府与纳税人、社会基本关系。整个税收改制依赖于税收监管机制和能力提高,强调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和共享,这是税收征管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基础。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