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会议 > 第十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27日上午) > 嘉宾发言 > 文章详情

王正刚

发表于 cjyyzb

  • [王正刚]: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住房是居民必需的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始终是伴随着棚户区的改造而进行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住房价格步步攀升,城市低收入家庭依靠自身能力改善住房的希望实际上是非常渺茫的。刚才倪主任解释了一下我们棚户区产生的原因,当时我们许省长也提出了是我们历届的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棚户区改造,而我们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包括辽宁的各个城市的发展方面,棚户区改造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但是为什么05年我们集中这么大的力量,要搞这么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实际上是由当时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当时应该说我们辽宁在建国初期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原材料基地,也是资源大省,我们的抚顺、阜新、本溪、铁岭包括我们的鞍山这几个城市都是以资源兴市的城市。所以说我们的这四座城市的居民主要是哪儿有矿哪儿就有居民,是以资源兴市的一座座城市。所以现在我们好多的棚户区改造,为什么刚才几位专家也提到了,为什么辽宁的棚户区都围绕着企业产生的,就是因为我们是煤矿大省,我们是资源大省,我们也是重化工的大省,而这些国有企业当时都是央企,是国家直接管辖的企业,实际上我们省政府其实在棚户区改造的时候不包括这一块,因为当时的央企都是小社会,自己办企业、社会、居住条件。等到2004年中央决定把这些央企下放给辽宁之后,就出现了这些城市怎么样进行资源转型和枯竭城市转型的问题,所以就演变出了这些这么多的棚户区的规模,实际上应该说当时在做棚户区改造的决策过程中,我们有好多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就是因为我们建国初期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后来04年又把包袱甩给了辽宁,所以大家可能还有一些想法,包括我在内,我们城市建设主管部门主要是研究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包括棚户区改造,所以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还剩这么多棚户区,就感觉有不同的想法。但是04年应该说由于这些棚户区居民的产生,导致了一些人生活失去了乐趣,对社会失去了信赖,低收入家庭生存困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继续造成阶层对立,影响社会的良好局面。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撑,而解决低收入的困难则是优化社会环境的基础工作,在低收入家庭当中,城市低收入居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改善他们的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既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需要,更是执政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时因为我们省委也是进行了大量思想工作,我分几个题目跟大家汇报:
  • [王正刚]:一实施科学决策,为棚户区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带来希望。我10恩年到哈佛大学学习,他们研究中国一党执政市场体系,感觉它有它的优越性,我个人感觉辽宁的棚户区改造实际上体现了一党执政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改造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居民的就业和再就应问题,国旗改造的遗留问题,下岗职工子女就学问题,还要解决城市城中村的问题,城镇化进程的问题,以及与改造人的问题相结合等等,刚才我们的省长也都介绍了,包括我们的犯罪率、罪犯等等,棚户区改造不仅仅是住房问题,而是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冲破现有体制、机制、政策的层层阻碍,如果没有一个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大无畏精神,做这个决策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大家可能还没经历当时那个决策的过程,这个决策应该说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简单单的一个决策,应该说是方方面面的。刚才倪主任也讲了我们有几个方面作为决策依据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当时很多同志强调他不要捅这个马蜂窝,但是他讲没有一个和谐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届省委书记就要担得起这份责任,就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砸锅卖铁也要把棚户区改造好,省委主要领导的决定和决心,标志着辽宁棚户区改造的号角已经吹响,04年的10月30号,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从2005年开始,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城市集中连片5万平方米以上的棚户区改造任务,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上实现5万平方米以上连片棚户区改造。针对资金严重不足的实际,省委发动各有关厅局到各地,我们全省各个委办局都发动起来,包括发改委、财政等一系列部门,从不同角度摸底,测算制订棚改方案,我们提出以市对市,示威作为责任主体,包括责任也是落到各个区,决定中央争取一块,省市筹措一块,棚户区居民自筹一块,土地财税肩负一块,社会资金参与一块,最后争取软贷款加以解决,我们也不是说没有目标地进行远贷款,我们经过测算,我们当时测算的辽宁的资金每年9恩%以上的增长,拿出15年新增的比例投入到棚户区改造,但是虽然我们按照9恩%的增长测算,但是实际上我们05年以后基本上达到10%以上的增长,甚至现在达到13%、14%的增长。通过这个测算以后我们认为可以偿还开发商银行的远贷款,开发商银行也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派出大量的专家给我们制订方案,最后省委省政府召开各民族党派工商联、无党派认识、人大代表开会研究意见,最后通过新闻媒体、报纸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由于决策的科学、民主奠定了辽宁棚户区改造成功的坚实基础。从200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每年都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一号的民心工程加以推进,使广大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的希望变成了现实,当时改造的有些棚户区居民是不同意的,因为自己生活成本很低,但是后来经过改造之后,因为我们好多的政策落实刚才倪主任以及其他的专家提出我们好多的一系列配套政策落实以后,棚户区改造当时不仅是要求改造,而且愿望是非常强烈的。
  • [王正刚]: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为棚户区改造闯出一条新路,棚户区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全盘政府操作,会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包袱,各级政府将不堪重负,棚户区改造的计划就难以实现。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提升生活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实施棚户区改造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市场主导运作的模式,一种是政府主导运作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棚户区改造交给市场,从市场寻找资源,同时也为市场提供机会,不仅使政府甩掉了包袱,还为财政创造了新的来源,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结果,但是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市场条件,需要房地产市场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辽宁在这次棚户区改造中,在具备条件的城市中首先采用市场化的模式进行运作,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来筹措棚改资金,极大地提高了棚改的效率,变政府财政负担为财政收入。像我们沈阳、大连、丹东、营口、锦州、盘锦和葫芦岛这些应该说房地产形势非常不错的城市我们采取的是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第二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房地产市场不够发达的地区,传统的方式是由政府统筹包干,通过全额预算来支出,这样地方政府的负担重,也没有纯收入,辽宁棚户区改造采用的方式则是由政府主导广泛吸收其他社会资金,与市场主体参与的运作模式,在棚改中,市区两级政府分别负责,市政府作为投资主体,负责筹措资金、制订政策、编制规划、指挥协调和培训人员,各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负责筹措社会资金、社会经济体共同参与,承担拆迁组织、工程建设和回迁安置任务,市场条件不十分发达的抚顺、本溪、阜新、铁岭等市都采取了以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辽宁棚改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各地遵循市场规律,兵器传统模式,因地制宜地采用了适应现实环境,更能发挥各种要素潜力的高效创新的运作模式。
  • [王正刚]:三,巩固棚改成果,为建设新型住房保障体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辽宁棚户区改造成果丰硕,无论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上还是城市化进程等方面,都使老工业基地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为建设新型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借鉴。棚户区改造之前如果大家到我们这四座城市的话,你们现在再去看,实际上这个差别是非常大的,我们的棚户区改造跟我们的城市环境的治理、生态植被的恢复,包括河流的治理,包括规划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枯竭城市的转型是相结合的,我们的阜新当时就是一个煤都,现在我们是新兴产业,包括风力发电,包括光伏产业,通过棚户区改造和整个城市的治理,整个城市的结构和城市产业结构都有很大的转变。一是提高容积率达到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目的,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坚决贯彻国家提出的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由于原先的棚户区基本为单层的平房,容积率极低,棚改后在原土地上建造楼房,总土地面的不变,而总绵竹面积增加,从而使容积率大增,并通过合理规划住宅建设用地,提高单位住宅用地密度,达到了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各地在规划设计中大多选择依山傍水或黄金地段建设新兴棚改小区,吸引人居,方便居民工作、生活,施工过程中各地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定,切实保障了房屋质量,几年来的实施经验证明,辽宁棚改住房质量不逊于普通商品房,甚至比普通商品房质量还好,民生工程真正 变成了民心工程,刚才有些专家担心我们的棚户区改造之后变成了新的棚户区,实际上当时我们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就对城市的规划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我们采取的是配建的方式,而不是整体把一个棚户区的居民移到另一个棚户区居民的小区,我们是跟城市开发的规划和城市的整个小区相结合来配建,跟我们的城市居民是享受相同的城市基础设施。
  • [王正刚]:二是棚户区改造通过让棚户区居民有尊严、有地位,通过加强管理实现了住得进,住得稳,住得好的问题,为避免新的棚改小区变成新的棚户区,我们采取了与商品房配建的方式,使棚户区居民与其他居民享用共同的旧学、就业、就医的方式,政府采取以记帐式租赁,一分钱不拿也可以上楼,等住进以后有了收入再交租金,同时采取社会资助生活用品,使他们住得好,并为棚户区居民开辟就业岗位,让他们住得稳,对无力增加面积的困难家庭,建设小弧形回迁楼,有效划界了支付能力与楼房之间的矛盾,政府多抽并举减少居民的支出,组织市政、环卫、卫生、法律进社区。
  • [王正刚]:三是棚户区改造通过就业促安居工程,达到了和谐、平安、幸福的目的,就业率低是棚户区居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从根子上解决贫困问题,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了就业促安居的工程,各地一方面在新建住宅小区通过配套的物业管理来扶持社区服务业,吸收再就业人员,同时在我们新建的住宅小区内,我们建了大量的就业市场,建了大量的农贸市场,建立了大量的新兴产业的基地来吸引就业,既为小区提供了服务,也解决了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腾出的土地,通过新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农贸市场、再就业一条街等形式,安排棚户区言住居民就业、再就业,解决了19347个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我们都有登记造册的,哪个家庭没就业,针对这些人的工作能力,技术能力包括他的身体条件安排他就业。所以在改造之后有80%的下岗失业居民实现了再就业,有效地划界了社会分配、治安、就医、就学等矛盾,犯罪率下降,林立和谐,小区平安,社会和谐。
  • [王正刚]:四是棚户区改造通过引导低收入家庭积极参与,达到了政府与低收入家庭共同建设棚改新区的目的。为确保棚改新区工程质量,政府作为组织者,又是棚改新区的执行者,坚持牟利于民,坚持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严把各个工程质量关,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事,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同时政府为保证棚户区居民的切身利益,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建设棚改,在回迁充分提取他们的意见,在工程施工中聘请棚户区居民代表监督,把棚户区改造真正变成棚户区居民全程参与监督和建设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棚户区居民有些下岗和退休职工也有我们建设行业的,包括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人才,我们都把他们聘请过来,作为棚户区居民的代表进行我们的全面设计、规划、质量的监督。
  • [王正刚]:五是棚户区改造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达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目的,在棚户区改造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统筹考虑城乡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与棚改规划,以土地置换为依托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优化工业结构,有利地调整了产业结构,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与环境建设。刚才有位专家说为什么我们辽宁的棚户区改造有些从原来的地方直接腾空走到新区呢?就是原来离我们城市太远,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备,所以迁移到离城市很近的区域。突出处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了生态保护。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创作了良好的条件。我们把过去腾空出来的土地,我们进行生态化的建设,包括恢复生态,恢复绿地,甚至植树造林,使我们整个的城市绿化率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阜新市根据城市发展的态势和功能布局,科学定位城市资源优化配置,突出以矿区为主导,城市南部地区建设,把棚户区改造纳入经济转型规划,有效地划界了资源枯竭与城市发展的矛盾。2005年以来,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棚户区改造,累计改造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建设辉县4402万平方米,改善了70.6万户,2009年以后,我省报纸性安居工程,从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逐步专项以棚户区改造、保障放建设并重的阶段,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到2010年底,我省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已经超过了10%,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不仅解决了棚户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和就业问题,又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形成的领导体制、运作方式、管理模式、资金筹措渠道、质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对建设新型的住房保障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探索,不断完善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措施办法,切实使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结果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