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问题永远是我国政府、专家学者和大众最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化进程为我国的劳动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使两亿多农村劳动者从农村转移出来实现了就业,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的稳定发展,这个成绩是史无前例的。到目前为止,我国城镇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仍保持4.3%以下,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是较低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国经济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美国经济收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复苏乏力;欧洲许多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经济衰退;日本经济本来就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受地震海啸和核电站事故后更是困难重重;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增速放缓。面对这些变化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对我国出口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致使我国近几年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正数转为负数。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增速回落,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的加大,也势必对扩大就业带来很多困难。在这个大背景下来正确分析扩大就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而提出因对的政策措施十分重要。
一、正确认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
从长期看,在我国扩大就业,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仍有不少有利因素。
从需求方看,我国经济在较长时期内仍会保持7%以上增长速度,还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第一,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前几年我组织的一个课题组对全国及各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进行了评价。我们选择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五类指标作为评价依据,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假设满100分算是实现了工业化,同时把整个工业化进程划分为初期(0—33)、中期(34—66)和后期(67—100)三个阶段,各阶段又划分前后两个分阶段,并根据前人研究的结果,设定了不同阶段的标志值。根据我们的测评,到2010年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处于中期阶段,而且发展很不平衡,虽然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7个省、直辖市已经到了工业化的后期阶段,但是还有12个省、自治区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12个省、自治区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我国要全面完成工业化的进程至少还需10-15年的时间。(见表1)[①]
表1、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测评结果(2007年)
区域 阶段 | 中国大陆 | 四大经济板块 | 七大经济区域 | 31省市区 | |
后工业化阶段(五) | 上海(100)、北京(100) | ||||
工业化后期(四) | 后半阶段 | 长三角(76) | 天津(94)、广东(83) | ||
前半阶段 | 东(68) | 珠三角(68)环渤海(67) | 浙江(80)、江苏(80)、山东(73) | ||
工业化中期(三) | 后半阶段 | (52) | 辽宁(63)、福建(59) | ||
前半阶段 | 东北(49) | 东北(49) | 山西(45)、内蒙古(43)、吉林(42)、、湖北(40)、河北(40)、重庆(37)、黑龙江(36)、宁夏(36)、陕西(33)、青海(33)、 | ||
工业化初期(二) | 后半阶段 | 中部(24) 西部(18) | 中部六省(24)大西北(19)
大西南(17) |
河南(32)、湖南(30)、安徽(28)、四川(28)、江西(27)、新疆(26)、甘肃(23)、云南(22)、广西(21)、海南(19) | |
前半阶段 | 贵州(16) | ||||
前工业化阶段(一) | 西藏(0) |
第二,我国尚处在城市化深入发展阶段。根据统计资料,“十五”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个多百分点速度增长,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达到51.3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见表2)
表2、 “十五”以来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
年份 |
城镇人口数(万人) |
城镇化率(%) |
2001 | 48064 | 37.66 |
2002 | 50212 | 39.04 |
2003 | 52376 | 4053 |
2004 | 54823 | 41.76 |
2005 | 56212 | 42.99 |
2006 | 58288 | 44.34 |
2007 | 60633 | 45.89 |
2008 | 62403 | 46.99 |
2009 | 64512 | 48.34 |
2010 | 66978 | 49.95 |
2011 | 69079 | 51.27 |
但是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还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我国现行统计的统计口径的城镇人口包括大量在城镇常住的农民工。目前我国的农民工总量超过2.4亿人。其中,大部分人常住在城镇。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特大城市有常驻人口6892.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只有3688.3万人,占常驻人口总数的46.5%。[②]些常住在城镇的农民工虽然被算成是城镇人口,但他们在劳动就业、工资福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购买等方面仍很难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如果把没有完全城镇化的人口排除在外,我国的城镇化率至少要降低10多个百分点。因此,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只是统计上的不完全城镇化率。同时。从统计数字上看城镇人口比重在快速提升,但城镇居民素质、生活质量、消费行为、思想观念和管理方法却难以跟上,城镇化的质量还较低,与人口城镇化速度远不相适应。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城镇化的增长速度也会减低。我国真正的城镇化率要达到60%以上,至少也还需要10-15年的时间。
第三,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很大。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414美元),东部人均GRP超过7000美元。而中西部地区许多省份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只相当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50%。西部和东部的发展水平差距更大些。西部人均GRP只有东部的51.5%,人均财政收入只有东部的51.9%,人均财政支出只有东部的8.3%,居民消费水平只相当东部的47.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东部的32.1%,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只相当东部的45.7%。要把这种差距缩小到一个合理水平,至少也还需要10-15年的时间。(见图)
因此,在今后的10到-15年时期内,我国经济保持7%以上的增长速度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我们国家储蓄率高,劳动力数量大、教育也在大发展、科技水平在稳步提高,这些主要生产要素也能支撑7%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是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的可靠保障。
从劳动力的供给方看,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在逐年减少。1990年,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14.4‰,到2010年下降为4.8‰,据统计局的数据,在“十五”期间,我国当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平均为2394.8万人,“十一五”前四年,年均为207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321.8万人。劳动力参与率也从“十五”时期的76%左右下降到“十一五”时期的74%左右,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③]与此同时,我国的就业人员的增长速度也在逐步放缓,“十五”期间,共增加就业人员2562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512.4万人,“十一五”期间共增加就业人员1458万人,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下降至291.6万人,平均每年下降220.8万人。[④]这也是最近几年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以及劳动者工资水平显著上升的原因之一。据有的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预测,最迟在“十二五”末我国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将出现负增长。
在总的就业人口呈下降趋势的同时,我国城镇人口呈现增加的趋势,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共增加就就业人员5238万人,年均增加1047万人;“十一五”期间城镇共增加就业人口6298万人,年均增加1259万人。“十一五”期间每年比“十五”期间增加城镇就业人员212万人,说明乡村劳动力在加速向城镇转移。(见表4)
表4、“十五”以来我国就业人数的变化
年份 | 当年的就业人数(万人) | 当年增加就业人数(万人 | 当年增加(%) | 当年增加的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 当年增加的(%) |
2001 | 72797 | 712 | 0.98 | 972 | 1.1 |
2002 | 73280 | 483 | 0.66 | 1036 | 1.4 |
2003 | 73736 | 456 | 0.62 | 1071 | 1.5 |
2004 | 74264 | 528 | 0.72 | 1063 | 1.4 |
2005 | 74647 | 383 | 0.52 | 1096 | 1.5 |
2006 | 74978 | 331 | 0.44 | 1241 | 1.7 |
2007 | 75321 | 343 | 0.46 | 1323 | 1.8 |
2008 | 75564 | 243 | 0.32 | 1150 | 1.5 |
2009 | 75826 | 262 | 0.35 | 1219 | 1.6 |
2010 | 76105 | 279 | 0.37 | 1365 | 1.8 |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提供的数字计算。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扩大就业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是在不断降低的。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了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期,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则收到抑制。这一变化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在减弱。九十年代,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基本上是呈上升态势的,但进入21世纪之后,该比值转而趋于下降,2000年为0.11,即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总人数增长0.11个百分点,约增加82.3万多人;到2010年时,该比值已降为0.04,大约增加31.12万人。
当然我们也观察到另一个现象:就业弹性系数和GDP的增长速度存在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增长速度高的年份,就业弹性系数往往是下降的,换句话说,经济增长速度适当降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GDP而相应增加的就业人数反而有可能增加。(见表5)
表5. GDP增长的就业弹性 | |||
年 份 | 就业人数年增长率(%) | GDP年增长率(%) | GDP增长的就业弹性 |
1991 | 1.15 | 9.2 | 0.12 |
1992 | 1.01 | 14.2 | 0.07 |
1993 | 0.99 | 14.0 | 0.07 |
1994 | 0.97 | 13.1 | 0.07 |
1995 | 0.90 | 10.9 | 0.08 |
1996 | 1.30 | 10.0 | 0.13 |
1997 | 1.26 | 9.3 | 0.14 |
1998 | 1.17 | 7.8 | 0.15 |
1999 | 1.07 | 7.6 | 0.14 |
2000 | 0.97 | 8.4 | 0.11 |
2001 | 0.99 | 8.3 | 0.12 |
2002 | 0.66 | 9.1 | 0.07 |
2003 | 0.62 | 10.0 | 0.06 |
2004 | 0.72 | 10.1 | 0.07 |
2005 | 0.52 | 11.3 | 0.05 |
2006 | 0.44 | 12.7 | 0.03 |
2007 | 0.46 | 14.2 | 0.03 |
2008 | 0.32 | 9.6 | 0.03 |
2009 | 0.35 | 9.2 | 0.04 |
2010 | 0.37 | 10.4 | 0.03 |
2011 | 0.41 | 9.20 | 0.04 |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页 |
其次,结构性失业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特殊群体的就业压力大。一方面是一些群体就业难;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又招不到合格的职工。
一是农民工不仅数量大,多数缺少专业技能,流动性大,就业不稳定。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在我国的第二产业的职工总数中农民工占52%,其中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占68%,建筑业业中80%,今后10-15年还有相当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到城镇就业,但是农民工的就业最容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受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底至2009年上半年至少有2000万农民返乡。[⑤]如何扩大农民工的就业始终是政府、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是大专院校学生就业条件越来越差,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在70%左右徘徊,但是绝对量不断上升。2003年大约为64.6万人,2006年首次突破100万人,2010年大约为200万人左右,加上上年未就业的达到300万人左右,但是我国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又很短缺。[⑥]据统计,当前我国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具有相当水平的技能劳动者占所有城镇劳动者的33%,而发达国家达到50%以上;我国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等高技能人才仅占劳动者的21%,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达到30%以上。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9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即使在劳动力市场明显受到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的2008年四季度,各技术等级的职位空缺数和求职者适量之比仍大于1,其中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需求数为求职人数的1.94倍、1.81倍和1.57倍。[⑦]
此外,下岗转业的困难较大,特别是40-50人员下岗后重新就业困难。
上述分析说明,我国将来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虽然可能有所缓解,但是每年城镇仍需新增上千万个就业岗位才能缓解结业矛盾,扩大就业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二、要始终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重要内容和首要目标,努力扩大就业
第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增长和失业率呈负相关的变动关系。国外有的经济学家通过对美国经济增长和失业的关系研究表明,在3%潜在GDP增长的基础上,GDP每增长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一个百分点。[⑧]在未来10-15年里,我国有可能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但是能不能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要靠我们的经济政策,我们不仅要努力争取7%以上的增长速度,而且要实现包容性增长。避免出现有经济增长无就业岗位增长,或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现象。为此,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注意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我国不同产业的就业的历史资料看,在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全国就业人数年均增长0.54%,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长-2.63%,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长3.02%,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长2.88%。从长远看,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仍有富余,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只有10%,但是农村就业人口达到38%,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还会有相当大一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第一产业就业增长率还可能降低,会继续呈现负增长的态势。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第二产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还会提供较多的劳动岗位。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还较低,2010年在GDP的总量中只有44%,在第三产业的人员只有34%,远低于发达国家,比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低很多,将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会成为扩大就业的最重要的力量。因此,今后除要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外,要更加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见表6)
表 6. 全国和三次产业就业人口年增长率(%) | ||||
年 份 | 全 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2000 | 0.97 | 0.77 | -1.23 | 3.22 |
2001 | 0.99 | 0.99 | 0.09 | 1.72 |
2002 | 0.66 | 0.66 | -3.40 | 3.93 |
2003 | 0.62 | -1.19 | 1.56 | 3.09 |
2004 | 0.72 | -3.80 | 4.91 | 5.18 |
2005 | 0.52 | -3.98 | 6.32 | 3.14 |
2006 | 0.44 | -4.49 | 6.35 | 3.00 |
2007 | 0.46 | -3.79 | 6.84 | 1.08 |
2008 | 0.32 | -2.63 | 1.82 | 2.80 |
2009 | 0.35 | -3.45 | 2.56 | 3.07 |
2010 | 0.37 | -3.32 | 3.61 | 1.84 |
年均增长(%) | 0.54 | -2.52 | 3.02 | 2.88 |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
同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要注意处理好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不能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最求资本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中西部的一些地区,在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多地解决本地的劳动者就业问题。。
第三、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小型、微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的就业增长状态来看,自2000年以来,国有部门和集体部门的就业都为负增长,而非国有部门成为就业机会创造的主力。其中,私营企业的就业人数从2000年的1268万人增至2010年的6071万人,年均增长17.0%,居各经济类型之首。紧随其后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其就业人数从2000年的687万人增至2010年的2613万人,年均增长14.3%。(见表7)
表7. 全国不同经济类型就业人数变化(2000~2010年) | |||
年 份 | 2000年(万人) | 2010年(万人) | 年均增长率(%) |
国有单位 | 8102 | 6516 | -2.15 |
城镇集体单位 | 1499 | 597 | -8.80 |
股份合作单位 | 155 | 156 | 0.06 |
联营单位 | 42 | 36 | -1.53 |
有限责任公司 | 687 | 2613 | 14.29 |
股份有限公司 | 457 | 1024 | 8.40 |
私营企业 | 1268 | 6071 | 16.95 |
港澳台商投资单位 | 310 | 770 | 9.52 |
外商投资单位 | 332 | 1053 | 12.24 |
个体 | 2136 | 4467 | 7.66 |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
中小企业更是扩大我国就业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有中小企业上千万家,中小企业占我国总户数的99%以上。它们不仅为国家提供国60%以上的总产值,5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进出口额,尤其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仅在“十一五”期间,就新增就业岗位4400万个。我们必须继续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轻它们的负担,为它们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第四,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我国的现行教育体系不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发展的人力资本需求,在大力扩张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同时,中等技术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导致大批中学毕业生除了上大学外,获得专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很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全国教育经费的总支出中,投入普通高校的教育经费占比从1996年的16.26%上升至2010年的28.98%;而同期中等专业学校的经费投入占比则从13.18%降为7.26%。这一方面导致我国技术工人短缺,另一方导致非熟练工和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要处理好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同时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各类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大批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需要的熟练工和技术能手,以满足我国经济现代化对多种熟练技工的需要。(见表8)
表8. 各类学校经费占全国经费的比重(%) | ||||
年 份 | 普通高校 | 普通中学 | 中等专业学校 | 小学 |
1996 | 16.26 | 30.76 | 13.18 | 33.87 |
1997 | 17.23 | 30.40 | 13.26 | 33.02 |
1998 | 20.28 | 29.69 | 12.34 | 31.19 |
1999 | 22.83 | 29.41 | 11.77 | 29.70 |
2000 | 25.54 | 29.42 | 10.59 | 28.11 |
2001 | 26.90 | 29.96 | 8.98 | 27.49 |
2002 | 28.89 | 30.48 | 7.92 | 26.43 |
2003 | 30.18 | 30.84 | 7.64 | 25.38 |
2004 | 31.17 | 30.74 | 7.08 | 24.92 |
2005 | 31.57 | 30.80 | 6.76 | 24.14 |
2006 | 31.15 | 29.67 | 6.64 | 23.43 |
2007 | 30.97 | 28.42 | 7.01 | 24.27 |
2008 | 29.98 | 28.48 | 7.24 | 24.49 |
2009 | 28.98 | 28.89 | 7.26 | 25.56 |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年 |
第五,改进和完善积极就业的政策措施。完善再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加大对实施再就业政策的资金投入。健全社会再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效率。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网络建设,建立跨省、跨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通过网络提供劳动力供需信息和招工求职。要开展各种职业培训,特别是对农民工就业技能的培训,要鼓励企业对职工的在岗培训、转岗培训,促进更多下岗职工在企业内转岗就业。政府要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设立社会服务岗位、鼓励企业招收失业人员等优惠政策解决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把推行积极就业政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对失业者进行救济。
参考文献:
《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经济发展—“十五”中期评估和“十一五”展望》,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①] 陈佳贵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十一五”中期评估和“十二五”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②] 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
[③]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数字计算。
[④] 同上。
[⑤]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网站。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