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咨询 > 重点关注 > 文章详情

何代欣:关注走向统一的欧洲财政

发表于 cjyyzb

  当大家还在关注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演化及影响时,一个影响更为深远、意义更为重大的动向理应引起高度重视,这就是近期快步迈向统一的欧洲财政。以财政联盟而非单一的货币联盟支撑整个欧洲的未来发展,已经成为欧洲从“单核”(统一货币)驱动向“双核”(统一的财政与货币)运转的新走势。这一变局完全不亚于当年的“欧盟缔约”乃至“欧元发行”,很大程度上表明这一地区经济体向着更具整体性和稳健性的方向迈进,与之相关的各国有必要紧密跟踪事态发展,并尽可能全面审视这一变局的影响。


  就目前来看,无论是德国提出的全面修改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超主权约束机制”,还是法国建议的“国家间财政约定”的保守做法,都选择通过财政而非其他方式来解决欧洲面临的困难。逐步走向统一的财政联盟,几乎成为根除短期欧元区债务危机并实现欧洲长期复苏的唯一选择。应该讲,要真正统一欧洲财政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方面需要各国在政治上一致同意整合;另一方面要从财政管理、预算控制、税制调整以及支出监督等方面实施根本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欧洲内部管理,还将左右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交往格局。如今,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经济运行风险逐步加大,财税政策的作用日趋重要。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作为中国对外全方位合作的重点区域,欧洲财政走向统一及其引致的变化,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值得深度解析。


  中国经济发展受益于长期稳定的欧洲


  走向统一的欧洲财政体现了欧洲抱团取暖的决心。欧洲各国的财税体制改革将围绕经济复苏展开,而经济复苏的成效也将加速统一财政的步伐。更具稳定性、整体性与协调性的欧洲大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长期稳定是欧洲财政变革的终极目标。


  当前,中国与欧洲的联系日趋紧密,全方位合作日渐驶向深水区。这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欧洲长期稳定属于双赢互惠。为了实现共同发展,面对欧洲财政的变局,中国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抓住机遇并妥善应对挑战。


  首先,密切关注欧洲复苏进程,继续做好稳外需扩内需工作。统一财政的欧洲,有了更具稳定性的财政机制。存在违约风险的国家都将会遵守统一的财政纪律改进财政制度——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改组了政府,葡萄牙、爱尔兰承诺修正财政缺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也连续获得稳定基金注入。一切的行动都旨在恢复欧洲财政信心,挽救处于崩溃边缘的欧洲经济。欧洲的复苏稳定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经济,需要欧洲这样的大型经济体保持良性运转。我们希望看到欧洲财政稳定带来的经济复苏,继续维持对欧经贸合作与交流,做好稳外需扩内需的工作。


  其次,抓住欧洲统一财政带来的经济稳定契机,适度扩大对欧投资,参与分享经济复苏红利。走向统一的欧洲财政,有利于平衡联盟中各国的发展差异。财政联盟的稳定机制可以为落后国家提供复苏的动力。提高欧洲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改善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制度缺陷,成为欧洲财政联盟的一项长期性工作。中国参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进程,不仅可以帮助相关国家加快发展,而且有机会分享经济复苏红利。因此,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中国企业需要把握这一机会,当然也应防范其中的资本风险与营运风险。


  再次,扩大对欧经贸合作领域,促进产业升级与行业做强。中国与欧洲的产业互补性决定了多年来的互利贸易关系。欧元区财政整合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一步,是该地区更紧密、更具整体性经济体的关键一环。将来中国的对欧经贸合作很可能面对一个整合度更高、财税政策更统一的市场环境,因此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产业合作的深度必将增强,全欧洲的技术与市场将更具整体性,高精尖技术将成为中欧合作的主要方面,一些现在还不能涉足的领域与市场也将一并开放;另一方面,一旦欧洲有了对内促进发展、对外抵御贸易扩张的统一财税工具,将不可避免地实行关税与有差别的内外资企业税制,这很可能成为中国企业随时面临的成本风险。因此,中国在扩大对欧经贸合作的同时,要立足于促进产业升级,做大做强企业。


  最后,防范欧洲复苏过程中的贸易保护,特别要关注财税方面的保护措施。为了应对失业和经济停滞,欧洲财政联盟的财税政策可能会有所变化。具体来看,走向统一的欧洲财政很可能对内低税负——保护欧洲本地企业产出与就业,对外高税负——抑制商品与服务进口。从欧洲的进出口结构来看,中国主要承担了该地区的一般商品供给,日本、新加坡等国主要承担了该地区的服务贸易供给。客观来讲,相对低层次的一般商品供给所受冲击小于服务行业,因此中国对欧贸易的复苏速度或许更快。不过,平均升高税率依然是中国商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减弱的现实威胁。


  中国需要关注欧洲统一财政的近期动向


  统一财政的欧洲不仅有全方位的长期转型,在局部层面也有与中国相关的近期动向。欧元区统一债券的推出与欧洲财政协调的扩大是两大主要内容。欧元区统一债券很可能成为中国外汇储备的又一选择,其间的收益与风险都需要谨慎应对。欧洲扩大财政协调主要基于其内部的财政协调拓展,大型经济体保持相对一致的财政政策方向将是其中的关键内容。


  首先,统一的欧洲财政意味着统一的欧洲债券为时不远,更具价值的债券类投资品值得关注。德、法提出整合欧洲财政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用欧洲统一债券来消除各成员国肆意发债的违规行为。走向统一的欧洲财政一定会以本地区统一债券的形式修复市场信心。有了德、法等欧元区大国的信用保证,欧洲债券的市场吸引力将有很大提升。统一债券要以统一债权为保障,因此财政管理的一体化将就此起步。财政赤字与预算的控制,将大大削弱成员国债务违约的可能。同时,伴随欧洲复苏进程的巩固,未来的欧元区统一债券不仅是欧洲财政联盟的基石,而且也有希望成为替代美国联邦政府债券的另一选择。


  其次,做好对欧投资的风险防控。中国应当有选择地参与欧洲财政与金融活动,也应防控好中国商业银行的投融资风险。购买发达经济体主权债券依然是中国外汇储备乃至商业银行投资的重要选项,欧元区债券仍然在备选之列。过去一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投资者带来的恐慌短期难以消除。但是,如果有了统一的财政作为支撑,欧债信用等级必然大大提升。随着债务发行、偿付以及预算控制链条的完善,欧元区统一债券将具有新的投资价值。因此,简单地否定欧元区债券并不妥当。在资本流动性的充裕度允许的情况下,我国应该积极做好投资欧洲债券的准备。还应注意的是,在我国稳健货币政策以及高存款准备金率之下,各大银行抵御风险的资本承受能力已经大为降低,防控投融资风险显得比以往更为重要。


  此外,统一的欧洲财政很可能会同时加快扩大对外合作的步伐。财政政策的沟通机制是全球近年来应对经济波动的重要经验。各大经济体在多边与双边场合已经有了涉及财政政策的沟通。统一财政的欧洲很可能会同时加快对外合作的步伐。对此,我国应当在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注意保持与欧盟等经济体刺激经济的节奏大致同步。目前来看,走向统一的欧洲财政,除了整合财力、改革管理和树立信心之外,很可能会启动财税政策工具刺激欧洲经济。应该说,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财政刺激经济的行动始终未曾退出。


  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自然也不能轻易松弛。只有保持与主要经济体财政政策方向一致,才能保持自身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更大格局下中国应该注意的问题


  外部环境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欧洲财政大变局触及很多深层次问题,带来诸多连锁反应,在这种大格局之下,中国理应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第一,密切关注欧洲财政的反复波动,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风险。走向统一的欧洲财政不会一帆风顺,英国态度反复就是例证。长期来看,欧洲的整合经历了50 多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统一市场和统一货币。涉及主权的财政统一将更为艰难。因此,欧洲财政的波动或将长期持续。只要财政没有完全统一,财政联盟的约束力就不会完整,本轮欧洲主权债务风险的根源也不会彻底消除。为此,中国仍有必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对待已经持有的欧元区债券,适度参与欧洲重建活动,避免欧洲财政乃至经济波动的过度影响。


  第二,保持市场的灵活性,巩固实体产业实力,维持贸易地位,应对欧洲财政变化的传导效应。中国与欧洲必将长期保持紧密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关系。中国持有的欧洲市场份额与欧洲占有的中国市场比例,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走向统一财政的欧洲所做的复苏努力,不仅将深刻影响欧洲的未来,也很可能影响中国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的来看,中国还是应该立足国情,保持市场的灵活与稳定,保持自身既有的产业优势,逐渐弥补科学技术、品牌推广等“软实力”的不足,维持对欧贸易地位,拓宽交流领域与合作范围。


  第三,有针对性地参与全球财政协调活动,保持与世界经济的适度同步。财政协调的策略有很多,作为世界经济一极的中国必须做出相应准备和选择。放眼全球,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的经济政策交流与合作已经起步并有所发展。财政政策特别是应对全球经济波动的刺激政策协调就是合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全球的不均衡增长模式不仅存在于国家间,也存在于各国内部。财政政策协调就是要扭转这种不均衡,让经济回归正轨。因此,这样的协调可称为适时之需。我国的情况不同于各发达国家,我们的发展压力来自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参与财政协调主要是利用减税和补贴等措施支持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当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当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政策的关注方向。



来源:《中国财政》;时间: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