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结构的形成与变动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地,制度变革、产业政策、技术进步、城市化进程、收入水平、人力资源政策等是影响服务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在本文,我们将重点分析制度变革对服务业结构变迁的机理与具体路径。因为至少从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看,服务业的结构变迁动力主要来源于制度变革。
一、制度变革影响服务业结构变迁的机理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制度均衡到不均衡,再到均衡的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各种制度的交错变迁构成了一定时期的历史延绵。体制是制度最核心的内容。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一般把体制变迁理解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历史经验表明,体制变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体制变迁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包括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两个方面。体制变革对中国的服务业增长有着关键性与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体制变革一方面通过吸引具有较高效率的新的边际力量到经济体中,扩大了经济体的规模,并提高整个经济体的平均效率;另一方面,民营化改革与竞争程度的加强,也将消除经济体中原有企业的X-无效率,提高经济体中所有参与者的效率。在服务业中,体制因素既促进了服务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又提高了其生产效率。总量增长往往是结构变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总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候才会引发结构实质性变化。服务业的发展也是这样。发达国家的服务业结构从传统服务业迈向现代服务业也是在服务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且基本上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后出现的。
市场经济是我们体制变迁的方向,而市场经济区别于计划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计划经济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许多服务业被包含在工业之中。但市场经济要求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必然要求服务业从工业(主要是制造业)中剥离出来,这些被剥离出来的服务业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专业服务业)。在这里,体制变迁的结果就是服务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被凸现出来,并有可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成为服务经济的主体。追求竞争和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另一个特征。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经济,是按照效率来配置资源的。一般地,传统服务业附加值低,而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附加值较高,在竞争和效率的诱导下,服务业的微观主体必然要竭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比如研发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等,通过发展这些现代服务业来取得竞争的优势。中外实践已经证明,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服务业结构高级化、现代化的程度也越高。
二、制度变革影响服务业结构变迁的具体路径
1.市场化改革对服务业结构变迁的影响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目标。而追求竞争和效率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征。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经济,是按照效率来配置资源的。一般地,传统服务业附加值低,而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附加值较高,在竞争和效率的诱导下,服务业的微观主体必然要竭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比如研发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等,通过发展这些现代服务业来取得竞争的优势。中外实践已经证明,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服务业结构高级化、现代化的程度也越高。
这一点从我国餐饮流通业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餐饮流通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较低,这与当时餐饮流通业主要由国有及集体资本控制有关。在国有与集体资本占主导地位时,餐饮流通业没有置入到一个竞争性的环境中,因此,其发展不充分。在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个领域引进了外来的竞争者,主要是个体工商户,从而促进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但是,自进入90年代后,个体工商户的竞争优势不再明显,其竞争力下降。从对个体工商户的数量观察可以看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户大部分集中在第三产业,其中商业和餐饮业约占个体工商户总户数的60%。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个体工商户的户数不断下降,特别是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个体工商户的户数下降得特别快。这说明个体工商户在这个领域的竞争能力逐步下降。
市场化也促进了我国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新兴服务部门的快速发展。而由于市场化不完全,造成了我国科研、教育、医疗服务业等行业的效率极低,其增加值与其所占有资源不相称。例如,我国的国有事业制科研机构拥有世界最为庞大的科研群体,但是,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贡献。
2.民营化对服务业内部结构变迁的影响
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对服务业内部结构变迁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民营企业作为一种新的市场主体,在其优势领域增加了服务业的供给,从而对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变迁发生影响。
由于产业基础不同,管理体制差异,资本获得能力的区别,使得民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国有经济各有其竞争优势产业(参见表1),而这一点,影响了我国民营企业的产业分布,从而影响了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迁。例如,由于缺乏大规模的资本募集能力,我国民营企业还无法进入到电信、民航等需要大规模资本的产业,也大量进入到科学研发等人力资本集中的产业。
表1:民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国有经济的竞争优势与产业分布
资料来源:王劲松、史晋川《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3.市场准入制度对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服务业的管制政策是逐步放松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存在很多市场准入制度障碍。例如,我国金融业一直受到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的影响,这使我国的金融业在服务业中的地位事实上是下降的,这与国际经验存在着很大差异。又如,由于存在着市场准入限制,我国民营企业在港口、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业进入程度还很低,造成了这些行业的供给明显不足。而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由于完全没有开放,因此,成为了发展很慢的部门,乃至于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4.缺乏有效的政府管制制度与合同强制执行制度使我国服务业的结构发展不均衡
服务业大部分行业都提供无形的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性质存在很多差异,在某些行业,可以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但是,在另一些行业,根本无法建立这样的标准。因此,服务业需要建立差异化的管制政策。如社会服务业,大部分服务都不能标准化,政府必须通过建立管制制度与合同强制执行制度才能得以快速发展,而缺乏这些制度,这些行业就难以发展。最典型的是家政服务业,这是一个应该获得快速发展的行业,因为中国存在着极大的工资差异[1]。但是,由于缺乏很好的管制制度与合同强制执行制度,这个行业没有能够得到很好发展。又如,在医疗服务行业,由于缺乏相应的政府管制制度,造成了这个行业水平参差不齐,而收费又极高。
5.区域服务业发展政策对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影响
自1978年之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被中国所有地区作为最重要的产业加以扶持。但是,在发展服务业方面,缺乏明晰的区域政策拓,尤其是各个地区没有选择有条件的服务业加以扶持,这是造成服务业内部结构无法高级化的一个重原因。因为服务业的高级化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在那些具备条件的地区,才能促使服务业不断提升。
例如,李勇坚(2004)曾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城市规模与金融保险业在服务业内部的地位具有正的影响。这一点说明,金融保险业在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很明显。也就是说,金融保险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金融保险业将更进一步地集中于中心城市,一些大的城市将发展为金融中心,但中小城市并没有明显地提升金融服务业比重的空间。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缺乏对金融服务业有选择进行扶持的政策,这一点直到近几年才有所改观。
三、制度变革影响中国服务业结构变迁的潜力巨大
服务业结构总是与它所处的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因此,正确划分经济发展阶段是把握服务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基本前提。钱纳里等人对世界100多个国家20多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一些基本结论。其基本观点是,现代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实现阶段(包括工业化初级、中级及高级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不同阶段经济社会指标有不同的数量特征。一般运用人均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来描述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对照工业化阶段规律,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结构演变的历史经验,也可以对服务业结构演变规律做基本的判断。一般来讲,在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性服务迅速发展,其中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从这个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我国服务业制度变革与结构变迁还有较大的空间:
一是对知识型服务业的供给制度进行变革,提高其供给效率。当前,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受到了现有制度的制约,如科研的事业单位制度、人才流动困难、户籍制度等。因此,必须对现有相关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才能促进这些产业的发展。
二是对金融保险业、民航业、铁路运输业、电信服务业等有关产业的市场准入制度、投融资体制进行变革,引导民间资本加速进入这些行业,促进这些行业快速发展,并提高供给能力,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对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等重点服务业采取扶持政策,促进这些产业加速发展,促进服务业的整体升级。
总之,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变迁与现状的形成,与中国服务业的制度变革有直接的关系。继续对服务业的相关制度进行深化改革,是服务业内部结构进一步合理化与高度化的重要动因。
[1] 在欧洲,一个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大约相当于普通白领工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在中国,如果普通白领的工资按10000元计算,而家政服务人员的工资不会超过1000元,后者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中国社科院财经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