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咨询 > 重点关注 > 文章详情

戴学锋:从黄金周看旅游业的作用及未来的政策取向

发表于 xiameng
        刚刚过去的黄金周被媒体戏称为“黄金粥”。如何看待这个现象,这个现象背后又能解读出什么信息,今后国家对国内旅游应采取什么政策,这些都值得认真的研究。

        一、中国旅游业大有前途

        据全国假日办发布2012年第8号中秋节、国庆节假日旅游信息通报,9月30日至10月7日中秋、国庆节长假期间,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34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96%;旅游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4.96%。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国内旅游人数增长极为旺盛。

        我国的国内旅游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正式拉开序幕的,此前国家对国内旅游的政策曾经是“不提倡、不宣传、不反对”的态度,1993年,国家旅游局给国务院上报了一个关于加快发展国内旅游业若干问题的报告,国务院以国办发(1993)75号文件的形式向各地和各部门批转了这个报告,正式拉开了国内旅游的序幕。此后,国内旅游迅猛发展。1998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旅游业被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产业。2009年末,国务院出台了41号文件,提出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内旅游更是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黄金周的最大意义是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意义。

 

图1:1994年以来国内旅游人数统计(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2:1994年以来国内旅游收入统计(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按照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3.5亿人次,旅游收入将超过3.5万亿元(见图1,图2),大大超过国家旅游“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国内旅游达到3.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1万亿的水平。旅游业将对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带动经济转型,改善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黄金周“乱象”的看法

        黄金周的确是过于拥挤,由于过于拥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此不应回避。但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很重要,现在有很多说法比较简单化,对舆论有严重的误导。

        其一,景区管理水平太差。

        中国的旅游景区管理在世界上是属于较好的,比如我们的A级景区标准,这个标准是以人为中心的,与国际上很多国家以物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完全不同。再如,北京旅游委在此次黄金周期间推出的景区监控系统都很先进,试想在北京如此多的人流,却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这本身就是奇迹。这些做法都对提高景区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我们的景区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但是,黄金周旅游人流过于集中,垃圾来不及清理,服务跟不上,景区的游览效果变差等等,对这些问题不应回避,但这些问题都是人流过于拥挤造成的,并非是景区管理水平差造成的。

        其二,景区利用黄金周提价,并以多接待人多收入为目的,这是景区拥挤的重要原因。

        这个观点实在是不了解景区。只有适量的旅游者才能给景区带来更大的收益,过多的旅游者只能提高景区的管理成本。事实上,旅游景区为了维护社会效益,难以把门口的旅游者拒之门外,否则旅游者会极度不满,因此产生的隐患可能更大。不可否认,黄金周期间的确有景区涨价,但是更多的景区是在黄金周之前降价。国庆节前夕,发改委发布两批共174家降价景点名单,其中,第二批降价的景区共94家,平均降价幅度为25%,4个景区实行免费。第二批降价景区中,5A级景区14家,其中,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3家。第一、二批降价景区中,4A级景区共约140家。

        其三,中国旅游者的素质差。

        这种说法,好像我国的老百姓平时素质都很高,旅游时素质变差了。这显然不是事实。旅游时,仅仅是把平时的素质表现了出来,是平时素质的再现,不过是旅游作为一个窗口行业更多被关注罢了。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越南胡朝创建者胡季中文造诣极高,其诗《答北人问安南风俗》道:“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中国曾经是周边国家礼仪的楷模,只是这些年斗来斗去,人心不古,素质越来越差,如果我们不去反思这些年对文化传统的破坏,而一味要求人们在旅游时提高素质。这一方面非常荒唐,另一方面,假如真的旅游者做到了,不是更可怕吗,比“绣花枕头”还坏。假如因此能让全社会更加关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重现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传统美德,这可能是黄金周给我们的意外惊喜吧。

        三、对调整黄金周的建议

        我国从2005年调整双休日,1999年开始实行“五一”、“十一”黄金周,2005年在一些人的提议下,取消了“十一”黄金周,变为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小假日,保留“十一”黄金周。然而,从统计数字上看,1999年增长黄金周后国内旅游业的增长幅度并未迅速提高,1999年到2001年国内旅游年均增幅分别仅为3.45%、3.48%和5.38%,低于1999年到2001来5.92%的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调整节假日后,2005、2006两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47%(这样计算是为了剔除2003年“非典”之后2004年报复性增长,造成2005年增长幅度偏低的问题),反而略低于2001年以来的国内旅游12.91%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国内旅游业大发展的阶段,与是否调整黄金周无关,黄金周仅仅是使得旅游人数更为集中了,也就是重新排列组合的旅游人数。

        另一方面,为什么大家愿意集中在黄金周旅游,值得研究。我国并非无带薪假,国家也一再强调要更严格地执行带薪假,但为什么效果不佳呢?这不能简单归咎于单位领导不仁,更不能归咎于中国人更爱加班。其中,中国人更注重亲情,更愿意与家人同游是最重要的原因。黄金周提供了与家人共同出游的可能性。特别是学校不可能有带薪假,而亲子游是最重要的旅游市场,因此大家明明知道黄金周拥挤也不得不在这段时间出游。

        因此,解决黄金周拥挤的途径,一定要以“放水”为第一选择,放水的最好方式就是增加黄金周。

        我个人的建议是:第一、恢复“五一”长假;第二、在夏秋交接季(我国最好的旅游季节)增加一个长假;第三、学习国际惯例,给学生们增加春秋两个小假期——春假和秋假,以真正释放家长的带薪假,让我们的国人享受旅游中的天伦之乐。

        从而真正落实国务院41号文提出的,把旅游业“建设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目标。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财经院旅游与休闲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中国社科院财经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