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采用定性与定量、空间分析、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以陕西为西部先发地区的代表对步入城市型社会所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研究表明: 1) " 三大差距" 不断拉大使得社会矛盾不断聚集; 2) 村庄人口持续减少提出了重构农村居民点体系的要求; 3) 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给城镇承载能力提出了更多诉求; 4) 生态环境恶化、灾害威胁严重为安全生态城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培育增长极和城镇发展轴、制定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重点、注重城镇化承载能力的提升、优化城镇生态环境并强化城镇安全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型社会; 形势; 策略; 西部先发地区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城人口从人户分离状态到融入城市并享受城镇设施和福利、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过程。城市型社会是以城镇人口为主体,人类行为、非农产业活动布局在城镇,城市环境良好、空间结构合理、社会组织健全、社会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城市化的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社会形态。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 27%,第一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已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正式进入城市型社会。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率达到50% 是城镇化从加速推进转变为减速推进的重要拐点,一旦越过这个拐点,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强化城市管理将成为城镇核心发展问题。
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东部地区城镇化率早在多年前就已超过50%。然而这些地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与城市型社会相悖的共性问题,如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严重、城市建设" 千城一面"、城乡差距扩大等。
一、西部先发地区判定
由于起步时点、发展基底、创新能力、政策扶持等诸多方面原因,西部发展基础较好、政策扶持力度较大的地区率先发展,成为先发地区。后发是相对先发而言的,后发地区则由于起步较晚、发展阶段滞后、生产效率较低、要素质量不高、竞争能力较弱等原因成为发展较落后地区。先发与后发地区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工业化程度、财政收入水平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 。
( 1) 经济总量上,四川、内蒙古、陕西、广西、重庆等生产总值已突破万亿元大关。
( 2) 工业化程度通常从人均GDP、工业化率、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率来衡量。内蒙古、重庆、陕西、宁夏人均GDP 已超过5000 美元,达到了中上等收入地区的水平; 内蒙古、青海、重庆、陕西、四川、广西、新疆工业化率超过40%,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内蒙古、重庆、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10%且第二产业比重超过50%,工业对经济发展已起到支配作用; 内蒙古、重庆、宁夏、陕西、青海、新疆、四川、广西城镇化率已超过40%,步入初级城市型社会。
( 3) 财政收入水平上,四川、陕西、重庆、内蒙古、云南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均已超过1000 亿元,具备较强的财政保障能力。
( 4) 创新水平上,陕西、四川、内蒙古的省会以及重庆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总产值已逾1000 亿元,其中陕西西安为4288 亿元,居西部地区首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66 家,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二; 新疆、内蒙古、重庆、陕西大专及以上人口比重均超过10%。
可见,陕西、内蒙古、重庆、四川在经济总量、工业化程度、财政收入水平以及创新能力上均处西部前列。因此将其划入西部先发地区,而其余省( 市、自治区) 则划入后发地区。
二、研究区概况
陕西位于我国地理版图的重心位置,在区位上具有承东启西之便。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陕北榆林北部风沙区与鄂尔多斯南部及宁夏东北部同属毛乌素沙地,陕北明长城以南地区与陇东、陇西南同属黄土高原,陕西中部关中地区属渭河平原,陕南秦巴山地与四川东北部山地地貌类型相似,多样的地理特征使得陕西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上,陕西经济总量突破了万亿元,人均GDP 已逾5000 美元,远高于西藏、贵州等西部地区,且高于海南、黑龙江、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中、东部省份,进入了中上等收入水平地区行列; 2011 年陕西GDP 增长率位居全国第三,仅低于内蒙古和贵州,增长潜力巨大,能够为城镇化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 在当前47. 3%的城镇化水平上,若按照历史数据以年均1. 5%的速度增长,到2014 年左右城镇化率将超过50%,进入城市型社会。
因此,文中以陕西作为西部先发地区迈入城市型社会的代表,在回顾近几年城镇化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对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西部先发、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与引导。
三、材料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文中资料数据来源于2001 - 2012 年《中国统计年鉴》、《陕西省统计年鉴》、《中国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陕西省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以及西部各省区相关统计资料。部分城建数据来源于2000 - 2011年《陕西省城建统计年报》。
(二)研究方法
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判定相结合、区域对比、历史数据对比等方法来综合分析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并以GIS 空间分析方法对陕西城镇化空间差异进行了可视化表达。
四、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2000 年以来,陕西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 年陕西城镇人口达1770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7. 3%,分别较2005 年增加了385 万人和10. 1 个百分点,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城镇化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产业,尤其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其产值占GDP 总量的90%以上; 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也扩大了城镇的就业容量,使得城镇化的产业和就业推动效应愈加明显; 城镇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内外交通建设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然而,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陕西城镇化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设施承载、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型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以往城镇化发展不同,新时期陕西城镇化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一,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的汇聚使城镇化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二,村庄人口持续减少提出了重构农村居民点体系的要求; 三,高速度、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给城镇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诉求; 四,两型社会和安全城镇建设给城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结果分析
1.新时期" 三大差距" 引起的社会矛盾的汇聚使城镇化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 1) 区域差距扩大。一方面,陕西人均GDP 与全国水平的差距虽在波动中不断下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省域内部差异也十分明显,从陕西内部区域( 陕西三大区域是指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杨凌; 陕北地区包括榆林、延安; 陕南地区包括汉中、安康、商洛) 来看,关中地区经济基础雄厚,陕北地区囿于近年来资源开发而迅速积累财富,而陕南地区受自然条件约束较大,经济发展滞缓,人均GDP 比例为1. 89: 3. 53: 1; 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也较大。
( 2) 城乡差距扩大。西部先发地区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主要是以西安、成都、重庆等特大城市发展为支撑,农村地区则由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生态制约而仍显落后。以陕西为例,城乡居民收入差额由2000 年的3680 元扩大到2011年的13217 元; 2011 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更是占据固定资产总投资的95%以上,城乡资金投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使农村生产效率愈加低下,农村发展进一步滞缓。
( 3) 第三,贫富差距拉大。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居民之间的生活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为居民收入差异逐渐扩大,住房分异现象日益加剧。如西安曲江新区以高品质住宅吸引了省内外高收入人群的聚集,而保障住房却往往布置在区位、交通条件较差的城市外围区域,居住空间分异进而导致的社会分化现象严重; 再以陕北、陕南地区的农村居民为例,陕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543 元,是陕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 3 倍,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将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2.村庄人口持续减少提出了重构农村居民点体系的要求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进入城镇,致使村庄空置、土地浪费现象严重。此外,由于服务人口规模过低使得现有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面临关闭,且配套设施向部分农村地区延伸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2000 年至2011 年间,陕西农村村庄人口平均每年减少45万人,村庄平均规模由991人/村减少到804人/村,200人以下的自然村占到了45. 24%。村庄规模的急剧缩减使得相当一批农村中小学因生源减少而撤并,医疗等其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也因达不到门槛人口而难以正常运行,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使用率低下。农村居民点体系亟需重构。
3.高速度、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给城镇建设提出了更多诉求
2011 年陕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扩大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 63 倍,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希望提高收入、改善生活质量的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的根本动力。在现有农业资源、科技水平下,有1318 万农村劳动力可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而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可见,未来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十分巨大,将会给城镇承载能力带来巨大挑战。
4.两型社会和安全城镇建设给城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西部地区属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得本身环境容量较小的城镇更加不堪重负。因此,它必然面临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城镇规划建设等问题。近年来西部先发地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案例并不鲜见,出现了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案、四川泸州电厂燃油泄漏污染长江水体事故、陕西凤翔" 血铅" 案等环境恶性群体性事件。此外,西部先发地区自然环境复杂,灾害频发,如汶川地震、安康7·18 洪水、陕北干旱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这又为城镇防灾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讨论
(一)虽然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但如果不能逐渐缩小" 三大差距" ,经济发展将不能惠及广大民众,社会发展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城镇化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制约。首先,社会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市场选择往往会形成严重的马太效应,进入弱者更弱、强者更强的怪圈,区域差距愈演愈烈。长期以来以西安为核心增长极的关中地区凭借优良的资源、资金、人才、技术、政策迅速发展,陕北能源开发带来的资本快速聚集逐渐改善了区域生存环境,而陕南地区在发展基础、资金实力、人才引进等方面往往欠缺吸引力,这对依附于经济增长的社会发展影响甚重。其次,受行政审批、户籍约束等各种政策限制,农村居民很难获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生存与竞争环境,不能与城镇居民共享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设施及基本公共服务。第三,社会分化现象日趋严重。近年来陕北地区高强度大规模的能源开发产生了一大批财富集团,从社会学角度看,这部分人的" 一夜暴富" 会招致社会底层人群的心态失衡,容易导致社会分化,不利于城镇化的健康推进。
面对这一形势,西部先发地区要积极培育具备强关联带动作用的西安、成都、重庆等领头的增长极和陇海- 兰新发展带、长江上游成渝发展带、呼包兰西发展带等区域性城镇发展带以及陕西宝鸡- 咸阳- 西安- 渭南关中发展带等省域城镇发展轴带,吸引带动周边城镇发展,发挥集聚效益,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农村人口的减少使得在农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已不适应新时期基于规模效益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且在现有居民点格局下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度越来越大,且延伸的必要性也有待进一步考究。因此,这必然推进以村庄迁移合并为重点的城乡居民点体系重构。
面对这一形势,应制定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重点。在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的地区应注重提升城镇功能,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将公共服务延伸至农村地区,如陕西关中平原、四川盆地、黄河河套平原等;在高原、山地等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地区,城镇化重点应放在生态、扶贫、灾害移民上,减小地形因素的不利影响,将人口向中、小城镇集聚,避免人口的大量涌入对大中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如秦巴山地、黄土高原等区域。
(三)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必将给城镇化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第一,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不仅给城镇住房、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带来巨大压力,而且由于人口快速聚集造成了生活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问题,这对城镇建设水平较低( 表6) 且已出现很多" 城市病" 的城镇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扩容、增量、提质的要求。第二,陕西现有产业是以门槛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且随着技术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投资对劳动力需求将进一步减少,多数农村劳动力则只能选择从事有限的对劳动技能要求较低的行业,如餐饮、销售、建筑业等,这对扩大城镇就业空间和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拓展城镇承载空间将成为今后推进西部先发地区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关键。
面对这一形势,应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摒弃传统只顾发展速度不顾发展质量的城镇化道路,解决进城人员的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问题,提高西部先发地区人口承载能力;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城市居住证" 制度,逐步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过程中的制度障碍问题; 加强进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城乡间统一的就业服务管理网络和体制建设。
(四) "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的两型社会以及灾害频发对西部先发地区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是两型社会道路的必然途径。2000 年英国比尔·邓斯特在贝丁顿创建零碳社区,继而美国、欧洲也开始了低碳实践。2010 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后,低碳真正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新世纪以来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管理者的重视。资源型产业涉及资源潜力和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也涉及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布局的改革。
面对这一形势,应贯彻低碳理念,优化城镇生态环境,加快宜居生态城市建设; 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彰显城镇自身特色; 完善城镇防灾减灾体系,改善城镇发展环境,提升城镇化品质。
六、结论
西部先发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要着重考虑" 缩小发展差距、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建设生态安全城镇" 等问题。
(一)在步入城市型社会的新时期,区域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西部先发地区要积极培育具备强关联带动作用的增长极和区域性城镇发展轴带,吸引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农村居民点人口的持续减少既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使得基本公共服务向部分农村地区延伸的成本增加。因此在不同类型自然条件、不同人口密度、不同规模城镇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重点,注重提升城镇功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大量农村人口进城给城市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就业供给带来巨大压力,也造成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因此应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解决进城人员的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问题,提高城镇的人口承载能力。
(四)生态环境恶化、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了安全、生态城镇的建设。因此应注重优化城镇生态环境、传承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完善城镇防灾减灾体系,使西部先发地区能够在人口、空间、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城乡关系等方面以高质量的城镇化迈向城市型社会而非仅仅数字上的城镇化率过半。
时间: 2015-01-18 来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作者:吕园 刘科伟 沈丽娜 牛俊蜻 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