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咨询 > 政策解读 > 文章详情

财政资金透明可控决定政通人和

发表于 cjyyzb1
近日,中央再次发文部署党政机关进一步落实厉行节约的要求。去年2月,中央曾下发类似通知,提出了八项要求。时年5月,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又发出通知,要求党政机关经费缩减要量化。在不到一年半时间里,中央对此三次下发文件,显示了坚决制止奢侈浪费的决心。

翻开我们党的历史画卷,关于“厉行节约”的例证比比皆是。淮海大战中,国民党大将黄维被俘后亲眼目睹了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这些布衣将军后,幡然醒悟:“在下不光败在战场上,更败在作风和精神上。”然而,星移斗转,在经济向好的时代,节约反倒成了奢侈品。中央下发厉行节约文件频率之快,恰恰印证了党政机关奢侈浪费势头之迅猛。就“三公”消费之一的公款出国而言,“邀请函是买来的、护照是因私的、项目是编造的、花钱是摊派的、审批是违规的、时间是超期的”成为公开的秘密。各地纷纷开展的公车制度改革,尽管探索精神可嘉,但收效甚微。南京周久耕因一包“九五至尊”而东窗事发,锒铛入狱。近日山东济南又再曝一张12个人一顿总共吃掉14810元的“天价账单”,在账单的宾客名称处,赫然印着“粮食局”三个大字。

一个浅显的道理是,行政开支占政府支出比例过高,将不可避免挤压用于民生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山西平遥,一个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从成功申报世界遗产之后,政府最多一年有10万人次的公务接待让其不堪重负,仅门票一项就少收入1200多万元。去年,这个县财政收入是7.3亿元,可支配的还剩下2.9亿元,再剔除不可想象的公务接待费用,可以用在老百姓头上的钱屈指可数,情急之下有单位甚至挤占、挪用扶贫款。一边是政府“打肿脸充胖子”,另一边却是百姓不能获得基本生存所需。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如果各级党政机关以及领导干部不能深刻认识到这点,政通人和几乎无从谈起。

事实上,在中央提出厉行节约要求后,后续配套措施也有及时跟进。比如,在严格控制因公出国方面,6月9日,中央纪委印发了《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用公款出国(境)旅游及相关违纪行为作了规定。这必然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厉行节约更关键的因素在于,一切财政资金全部纳入预算范围,透明可控。但在实践中,总有一部分财政资金游离在政府预算之外。在很多地方,以土地收入为主要来源的预算外收入甚至超过了预算收入,形成了地方主要依赖预算外收入的怪异格局。预算外收入不透明,自然也就不可能奢望所有支出都能和盘托出。几乎可以肯定,自预算外资金诞生之日起,其内在基因就决定了这么一笔完全由政府自由支配的钱来得不清不楚,花得不明不白。就公共财政预算的改革而言,今年可谓名副其实的“预算年”,继全国“两会”要求公开部门预算之后,关于取消“预算外资金”的实质性举措被讨论中的《预算法》(修订稿)纳入。这似乎让人可以预期,预算外资金,这个在中国公共财政史上存续50多年的制度或许将在某个时候走入坟墓。然而,如同公开政府预算这一天然正义的命题至今仍步履蹒跚一样,预算外资金要真正纳入统一化的预算管理,必将遭受超乎想象的阻力。

我们应该打造一个真正有限的政府,一个预算统一公开的政府。征程可能艰难,但唯望这天不会来得太晚。

 

2010年07月06日 09:20:16  来源: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