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宪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高级统计师)
财产收入作为收入分配的重要方式和统计指标,得到经济学界和社会公众比较广泛的关注。财产收入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但是,对于财产收入的严格定义及其与其他类型收入之间的区别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财产收入
财产收入是反映收入初次分配活动的重要指标,指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这两种类型资产的所有者将其交由其他机构单位支配时应得的收入。金融资产所有者将其提供给其他机构单位支配时应得的收入称为投资收入,自然资源所有者将其交由其他机构单位支配时应得的收入称为地租,财产收入等于投资收入与地租之和。
二、财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的区分
经营性收入是反映生产活动的指标,指生产者从事各种类型生产活动应得的收入。财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的主要区别是:
1.经营性收入是反映生产活动的指标,财产收入是反映收入初次分配活动的指标。生产活动是生产者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货物和服务,创造增加值的活动;收入初次分配活动是根据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增加值的活动。
2.财产收入的获得者是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这两种类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经营性收入的获得者是使用各种生产要素从事生产活动的生产者,这些生产者不一定是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3.财产收入是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这两种类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其交由其他机构单位支配时获得的收入。经营性收入是生产者将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到自己组织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收入。
4.财产收入是相应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所有者的初次分配收入来源,经营性收入并不完全构成生产者的初次分配收入来源。
三、财产收入与持有收益的区分
持有收益指的是资产和负债价格随着时间的变化给资产的持有者和负债的承担者带来的收益价值。持有收益包括名义持有收益、中性持有收益和实际持有收益。资产(或负债)的名义持有收益指的是资产(或负债)价格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而对资产所有者(或负债承担者)产生的收益价值。中性持有收益指的是资产或负债随着一般价格水平变化而产生的价值变化。实际持有收益指的是名义持有收益与中性持有收益之间的差额。财产收入与持有收益的主要区别是:
1.财产收入涉及的资产范围只包括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而持有收益涉及的资产范围包括所有资产,即不仅包括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还涉及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等非金融生产资产以及合约租约和许可、商誉和营销资产等非金融非生产资产。
2.财产收入是资产的所有者将其交由其他机构单位支配时才能够得到的收入,而持有收益只因拥有资产的所有权,而不需要将其交由其他机构单位支配就能够得到收益。
3.财产收入来源于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这两种类型生产要素对生产做出的贡献,而持有收益来源于资产的价格变化。
4.财产收入是收入分配指标,它影响相应资产所有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和可支配收入,而持有收益不是收入分配指标,它影响的是资产所有者的资产价值和资产价值结构。
四、财产收入与资产销售收入的区分
资产销售收入指的是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经济所有权的拥有者将其法定所有权或经济所有权转让给其他机构单位所获得的相应回报。财产收入与资产销售收入的主要区别是:
1.财产收入涉及的资产范围只包括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而资产销售收入涉及的资产范围不限于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而是可销售的任何类型资产。
2.财产收入是资产的所有者将其交由其他机构单位支配时得到的收入,其中并没有发生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经济所有权的转让;而资产销售收入则是以相应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经济所有权的转让为前提。
3.财产收入是收入分配指标,它影响资产所有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和可支配收入,而资产销售收入不是收入分配指标,它影响的是资产所有者的资产结构。
来源:《财贸经济》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