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咨询 > 经济动态 > 文章详情

财政部网:中国经济仍是促进全球增长最积极因素

发表于 cjyyzb
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再度展现了其艰难、曲折的一面。主要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国际贸易面临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峻的下行压力。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人试图将全球经济的新困局归咎于中国经济放缓的拖累,显然是严重缺乏对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积极影响的客观认识。

  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经济体之一


  2015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实际增长6.9%,比2014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从历史来看也有些偏低。全球经济复苏再度放缓、国际市场需求收缩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2016年1月6日发布)估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为2.4%,这是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复苏阶段以来的最低水平。世界贸易组织快报显示,2015年前11月,全球货物贸易进口同比下降12.8%,也是近年来最差。受其影响,中国出口2015年下降了2.8%(按照人民币计算下降1.8%)。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长达30多年实践里的第二次负增长(上次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对国内经济带来了巨大下行压力。尽管如此,中国的增长率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期表现相比,仍然算得上是不错的成就。根据各国日前发布的统计和IMF预测值,美国、欧元区和日本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是2.4%、1.5%和0.4%;俄罗斯和巴西经济衰退幅度达3%左右。除了印度仍可能保持7.2%的较高水平之外,主要经济体增长普遍显著差于上年。按照现价美元估算,2015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可达13.5%左右,比上年提高。


  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贡献率继续提升


  按照世行数据估算,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1%,比2014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达0.625个百分点,仍高于美国,居全球第一位。2015年中国GDP净增4650亿美元,相当于一年新增了1.5个南非或2.3个越南的经济总量。中国经济仍然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最积极因素,贡献率和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百分点均保持稳定甚至有所提高。国际上也有人期待中国能够像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那样,再度采取大规模刺激计划以提振世界经济。不错,2010年和2011年,受一揽子刺激计划的影响,中国经济迅速回升,拉动全球增长的效果也有所提高,对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但是,中国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到现在还在消化前期刺激政策的负面作用。近两年来,中国正是在总结前几年经验和深刻教训基础上,采取了更具针对性的“精准”调控方式,才能在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为稳定全球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进口使贸易伙伴直接受益


  中国进口对于促进贸易伙伴国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作用。首先,从服务贸易角度看,中国是2015年全球服务进口需求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近年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服务贸易也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15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同比增加了670亿美元,增幅达到18.6%,许多国家因此从服务出口增长中受益。而按照WTO的统计快报,2015年前10个月,欧盟、日本分别下降7.4%和9.3%;美国仅增长3.5%,预计全年水平也将远低于中国。其次,从货物贸易角度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是导致我国进口额下降的主要外部原因。实际上,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多数在数量上是增长的。以石油和金属矿产两类商品为例,2015年进口金额分别减少1028亿美元和450亿美元;但从数量看,前者同比增加了2700万吨,增长8.8%,后者同比增加了2000万吨,增长2.2%。同样作为全球原油贸易的主要需求方,美国和日本在2015年的原油进口量都是下降的。在2015年世界石油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跌的情况下,中国逆势增长的进口数量是稳定市场预期、抑制价格下滑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国为国际跨境投资提供增长新动力


  从对外投资流量来看,2006—2014年期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增加7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7.5%,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增长水平。201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达到118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7%,是连续第十三年增长,并连续4年居全球第三。长期以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逐步崛起,尤其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经济体的严重冲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成为稳定和提升全球跨境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2005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仅占世界跨境投资的1.5%;2014年提高到9.1%;对这一期间全球跨境投资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9.9%。中国的对外投资为全球投资活动注入了新动力,惠及全球绝大多数投资东道国。另外,中国吸收外资的持续增长为其他国家(地区)企业提供了巨大商业机会和增长红利,也是促进全球跨境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格局没有大的变化


  近一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全球汇市和投资者预期的影响成为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综合有效汇率指数来看,2015年中国实际上承受了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全年平均升值9.7%,仅低于美元1个百分点,与印度卢比相近。相比之下,日元、欧元比上年同期贬值了6.4%和8.8%,巴西雷亚尔和俄罗斯卢布则分别贬值16.7%和19%。2015年8月和12月两次汇改举措实施之后,人民币一度连续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加剧了全球市场担忧和中国的资本外流压力。目前这种局面已经得到改善。应当看到,人民币并不具备较长时间内持续贬值的基础和条件。一是因为中国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仍属于较高水平,经济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解决结构性问题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开始加快推进。二是中国经常项目收支的顺差格局仍在持续,2015年货物贸易顺差接近6000亿美元。三是中国没有为扩大出口而促使人民币贬值的需要和动机。四是前两年美联储的政策变化对中国冲击有限,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小,相对于一篮子货币则有明显升值;目前美联储加息步伐趋于谨慎,甚至不能排除转向负利率的可能性,人民币贬值压力将明显减缓。总体来看,人民币今后将可能更多呈现双向波动态势,相对于一篮子货币基本稳定的格局不会发生改变。


  沟通有益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良性互动


  中国汇改和股市波动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充分显示了市场预期的作用。面对不确定性日趋增强的国际经济环境,如何加强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和沟通,恰恰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稳定投资者信心的关键所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全球治理和政策协调机制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中国一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国际规范、法制化的政策制定与信息公开体制,加强面向公众的政策发布和国际交流;另一方面广泛参与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平台的对话活动,做好和国际社会之间的充分沟通。这些举措,对于引导全球市场预期、促进各国合作和共同应对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各国之间的政策对话与交流还不够充分,一些发达国家政策制定者缺乏对别国国情的客观认识和包容,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尚缺少足够经验,全球治理结构改革任重而道远。今年的G20首脑会议将在中国举行,中国需要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学习和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与教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结构改革和规则制定,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与沟通,为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良性互动创造有利条件。


时间: 2016-03-01   来源:财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