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财政经济战略研究 > 财政研究室 > 文章详情

何代欣:如何才能保住清洁的饮用水

发表于 cjyyzb
近年来,饮用水安全形势急剧恶化,诸多事件和事实令人触目惊心。从山西长治水污染事件对下游河北邯郸的影响,到北京城里“最会喝水的家庭”已经二十年不喝自来水。工业化和城镇化带给了人们更富足的生活,提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预期,却让人们面对日益严峻的饮用水安全形势。如何才能得到清洁的饮用水?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心和关注的热点。

事实上,与一般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管理不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连基本的饮用水安全都受到威胁,老百姓喝水都胆战心惊的时候,说明水污染治理已经到了不可不为的关键阶段。这里我们不得不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百姓获得清洁饮用水如此之难?有什么办法能立竿见影的解决当前问题?还需要做些什么方能逐步扭转水污染持续恶化的趋势?

首先,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管理治理机制的缺位,导致我国饮用水源质量快速下滑。从环保部每年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来看,2000年至今的13年间,我国饮用水主要来源的淡水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突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这之后,恶性水污染事件并未停歇,被媒体爆出或没爆出的污染层出不穷,很多事件责任人和单位并未受到严肃的处理,有的事故甚至不了了之。我们一方面归咎于经济发展和立法不完善,另一方面执法受阻却屡见不鲜。“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不应停留在制度和会议文件,还有待落实于工作和执法当中。

其次,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和多方监督的联合治理模式,应尽快形成。国际经验来看,工业化国家大都曾经历过饮用水受到污染的困扰,如当年泰晤士的恶臭熏天,莱茵河的重度污染。但后来,这些国家都较为妥善的处理了污染问题,并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主要经验无外乎——严格的立法,污水处理标准不断提高,严厉处罚违规排污,媒体、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监督。如今,我国面临常态化和突发性交织的水污染局面,单从国家立法和环境监控已经难以解决日趋复杂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我们应从公共治理的视角,借鉴诸如治理“酒驾”等问题的思路,齐抓共管,逐步树立国家、企业和社会共同保护饮用水源的长效监管机制。

最后,要保住清洁的饮用水,必须逐步扭转水污染持续恶化的趋势。具体讲,不仅要关注大江大河,还有地下水、支流水系和水源保护地。中国城市化特别是很多北方城市,严重依赖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而实际上,地下水水质恶化问题已经非常严重。长江支流、黄河支流等七大水系支流治理已进展多年,却频出沱江污染,渭河支流污染等事件。虽可归咎于肇事单位恣意妄为和监管不力等,但这些流域大量城市人口用水与急于上马的重化工业之间的矛盾,为何没有考虑到或者没有征询公众及专家意见,值的深思。南水北调的前提是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长期来看,只有丹江口和千岛湖这样的少数优质水源地,并不能承担北方巨大的用水需要,更严格的饮用水保护政策,还要重点从扩大水源地保护突破。

来源:《经济日报》——“水资源保护离不开严格执法”
时间:201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