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员 > 研究人员 > 宋瑞 > 宋瑞学术专栏 > 文章详情

宋瑞:从“无景点旅游”看我国旅游业之30年

发表于 chuning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历经巨变,其间诞生若干新生事物与新鲜名词。当下,在与改革开放同龄的年轻一族中便流行起了“无景点旅游”。

所谓“无景点旅游”,并非业界术语,乃媒体俗称,多少有点戏说的味道。虽无人严格界定,不过大致可以将其理解为:不跟随旅行团走马观花,不追求去知名景点到此一游,而是选择一个地方,随意而行,随性而游,随机而停。用践行者的话说,就是“每天睡到自然醒,拿着地图漫无目的地游走,看到有趣的就歇下来欣赏,碰到好吃的就停下来品尝,遇到合适的就留下来住宿”。

传统上,景点是旅游活动的最初动力源,正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山大川吸引人们走出家门外出旅行;景点也是旅游产业发展初期的核心所在,正是围绕诸多景点才构筑起了日渐完整的产业链条。恐怕最初的人们很难想象,没有了景点,特别是知名景点,人为什么还要去旅游,又到哪里去旅游?没有了景点,旅游产业的链条该怎么衔接,又从哪里开始发端?世事变迁,旅游也与时俱进,而今包括“无景点旅游”在内的各种新的旅行理念和旅游方式层出不穷。

“无景点旅游”,看似说的是景点,其实是我国旅游业整体发展中的折射。

从需求方来看,“无景点旅游”的兴起,既反映出国人旅行经验的日渐丰富和旅游理念的不断成熟,也透露出普通游客的几许无奈,可谓是有喜有忧。曾几何时,出门旅游还是件稀罕的事情,既非人人皆可,更非年年能行。人们的出游机会极其有限,自然会首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并以去过多少知名景点为目的,留此存照,引以为傲。而今,旅游已是家常便饭,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对于国人来说,去过多少知名景点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否真正获得放松、舒适、自由和惬意,因此景点似乎并非必去不可了。从这个角度看,“无景点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超越,是对其形式的背离和实质的回归。与此同时,由于假期制度、休假方式和旅行习惯的原因,国人出游大多集中在某个时段,尤其是黄金周,在此期间景点爆满,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不免令人望而却步,游兴渐失,于是选择绕开景点,或纵情山野,或四下闲逛。加之近年来景区景点门票涨声一片,价格不菲,也令不少出游者不堪承受,干脆用脚投票,避之不进。从这个角度看,“无景点旅游”是民众对现有旅游环境的不满,是个体自发形成的民意表达。

从供给方来看,“无景点旅游”的涌现,亦是有喜有忧。可喜之处在于它显示出旅游竞争的演进轨迹,可忧之处在于它说明旅游景区存在的一些不足。我国旅游业发展之初,一个地区旅游竞争力的强弱主要表现在其所拥有景点的知名度大小以及知名景点的多寡。对于以接待国外游客为主的旅游地来说,坐拥兵马俑、长城、漓江,就能够日进斗金;对于以接待国内游客为主的旅游地来说,修个园子,建个亭子,盖个大门,就可以坐收渔利。那时的旅游业,依靠的是点的吸引;那时的景点是一块“飞地”,与周围环境相隔离。随着旅游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单凭某一个或某几个景点的吸引力,已经不足以支撑旅游地的长久发展,必须谋求旅游产业多个要素(如食、住、行、游、购、娱等)的共同发展,并进一步扩展到包括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文化特色、环境卫生、市民素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环境的不断提升。要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不仅要有好的景点,也需要好的环境,因为游客的游览活动是连贯的而非断点的,是立体的而非单点的,有关一个地方的旅游记忆不会因为景点大门的关闭而中断,周围的景观、人群、风貌乃至映入眼帘的一切,都是构成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想象,如果一个游客在路途中经过了脏乱的街道,看到了退化的植被,见到了失去本土文化而被“空心化”的古镇,那么他或她一路跋涉最终所看到的那个“景点”的审美和文化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因此,跳出景点发展旅游成为必然,整体环境的整治和完善,也使得“无景点旅游”得以开展。

与此同时,30年时间里我国景点数量剧增,A级评定工作有序进行,景区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在经营管理上尚滞后于民众旅游需求及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一些景点身份含混,究竟是营利性企业还是公益性事业似乎并不那么明确,不仅公众难辨其身,就是专家学者也难理论清楚;不少景点缺乏市场意识,甚至还保留着浓厚的衙门习气,对游客持有“门朝南开,爱来不来”的心态;大多景点基本上没有摆脱门票经济的窠臼,把收门票、涨票价作为实现其价值的主要手段。总之,景点在社会责任、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相对落后,也是促使游客选择“无景点旅游”的重要因素。
几年前在欧洲数国旅行,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里绿草茵茵、景色秀丽、民风淳朴、民生悠然,景点就是城镇或乡村天然的组成部分,二者浑然一体,看不出景点与非景点的边界,或者说整个城市、整个国家都是一个大景区。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未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无景点旅游”也终将成为一种趋势,而真正的“无景点旅游”并不是排斥景点,不需要景点,而是说不以某个景点为单一的吸引力来源。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样的“无景点”也可以看作为“处处是景点”。那时的景点不再是块“飞地”,不是刻意为旅游者划出来的、与周围环境隔离的区域。不管是植被绿化、设施建设、环境营造、建筑风格,还是本土文化、当地人的生活,景点与非景点的界限逐渐模糊,景点与非景点的差别不复存在。或许有围墙,甚或还要收取门票,但景点终究是从整个社会肌体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再是硬生生地“镶嵌”进去。或许“没有”景点,便是旅游的最高境界。

作者:宋瑞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中国旅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