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会议 >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2014:将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发布会 > 嘉宾发言 > 文章详情

高培勇

发表于 cjyyzb
高培勇:

今天是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一次例行的重大成果发布会,同时也是进入马年之后,财经院在马年举行的第一次重大成果发布会。

今天日期选择无心插柳,和西方情节人和元宵节碰到一起,这么多好事巧遇,也有一番意义。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特邀的几位嘉宾: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欧文汉先生,在财政部的司局设置当中,综合司是政策研究和综合协调的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所以欧司长今天的参会对于今天的财政政策报告的成果应用和传播意义非常重大。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社长贾杰先生,财政政策报告从2003年,每年一本来编写,到今天进入第11个年头,都是在贾杰社长的任期之内完成,2002年上任,2003年开始资助我们编写中国财政政策报告。

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苏明研究员,财科所和财经院以及我们原来的名称财贸所始终拴在一起,基本上在每个会议上每个重大课题研究当中,有财科所就有财贸所和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朱青教授,人民大学是我的母校,工作十年时间。朱青教授是我的直接领导,当时是教研室主任,毕业的时候,他安排我留在那里。我们今天开这样一个会,有几位重要嘉宾加盟会开得很好。

说一下会议的主题背景,今天发布会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年起,有一个约定,每年选择党和国家关注的中国财政领域大事做系统完整的研究。2013年到2014年,财政大事无疑就是财税改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当中,财税体制改革居于重要的位置,重要到什么程度?有必要做一点说明。

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当中,对于财税改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定义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柱,联系到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一句话,这次的改革不是某一个领域的改革,也不是某几个领域改革,而是全面、全方位改革,全面改革也好,全方位改革也罢,最终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因此,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实际上对应的是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应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如果财政是国家的重要基础和支柱,我们理解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和重要的不同很有可能就是财税体制改革。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第二,财税改革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是改革当中的一个重点和重心,当我们今天谈论财税改革的时候,往往立刻提及是1994年财税改革,这次财税体制改革和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在意义、作用上、在种种方面究竟有什么不同。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重要目标,当时的表述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这次财税体制改革细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如何表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联系到刚才我们讲的这次财税体制改革对应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由此不难理解,如果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着眼点在于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匹配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这次财税改革的主要着眼点是匹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匹配的是全面深化改革。

这样说来,这次财税体制改革所对应的范围比1994年更广,这次财税体制改革牵动整个经济社会的格局,要比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要深、要广,意味着在下一步的财税体制改革整体方案设计当中,有可能作为整个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主线索。

鉴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对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做了系统部署,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时间表,2020年是完成之时,今后的七年时间当中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内容,逐步地落到实处。这是当前财税改革最重要的关注点。

今年政策报告锁定一个题目,研究财税改革,但是不是研究一般意义的财税改革,而是研究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财税改革的推进战略,如何把三中全会的改革内容落到实处,包括改革的行动路线、行动方案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这是这本报告的重要着眼点,也是我们这样的国家级学术型智库应当做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关于智库建设八个字要求“服务决策、适当超前”,以八个字作为指导方针建设高质量的国家智库。鉴于财经院的定位、学术专长,所以今天在这里,将全面深化财税改革落到实处作为一个主题来发布今年的财政政策报告。请大家品头论足。

接下来先请财政部党委委员、财政研究室主任,也是报告的主编之一杨志勇教授对这本报告的主要方向和内容做一个主体说明,大家欢迎。

高培勇:

“财税体制”四个字用了多年,理解财税体制改革大家可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解释,对于“财税体制”四个字,很多人解释起来相当复杂,可是毕竟还有它的基本限制。财税本身就是政府收入与支出,构建之一收入,构建之二就是支出。再进一步看,这样一种收入和支出要纳入一个制度体系加以管理,能够把收入和支出纳入到一个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就是预算,第三个构建就是预算。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政府分不同级次,政府收支一定包括不同级次政府之间资金往来,因此还得有一个不同级次政府之间关系如何处理问题,财政体制加以规范,四个基本构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预算管理、财政体制,简单地概括为收、支、管、体。

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战略,杨志勇研究员做了全面介绍之后,再把眼光转移到几个基本构建上,先请张斌研究员介绍财政收入体制方面的改革。

高培勇:

我们总再说今年收入多少,今年支出多少,大家特别习惯于从流量的角度去算计、核算当年的情况,家里过日子时常并不把视野停留在当年的流量,必须有存量,除了挣钱之后还有多少存款,除了花的之外,欠了别人多少钱,从存量、流量说出每个人和每个家庭财产收入状况。政府也是如此,对于政府收支核算,可以看到以往总是考虑流量,很少去触及存量。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提了改革要求,就是要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当中肯定包括居民、企业、政府,今天我们讨论的是财政体制改革,自然更重要的去关注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是什么样,政府收入收支流量和存量,和财产资产负债表结合起来,编制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目前只是尝试,先请汤林闽博士给大家做解释。

高培勇:

课题组报告到这里,发布会历来都是发布于研讨同步进行。在课题组将今年政策报告的主要内容做了简短概述之后,接下来请专家结合点评来阐述有关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战略的意见,先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苏明发言。

高培勇:

三位专家回应恰好覆盖了营改增三个方面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实施宏观调控方面效应,倒逼改革的效应,恰恰因为有了营改增,才可能搅动财税体制运行方面出现的很多、矛盾,改革迫在眉睫,不得不向前推进,因为时间关系提问到此结束。

作为主持人提醒大家关注三点:

第一,关注财税改革,这次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发布,全面深化改革系统部署有时间表,2020年这些改革基本落实到位。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启动的第一个年头,在第一个年头选择什么突破口和启动改革非常必要。财税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当中的重点,而且迄今为止总书记提到重点只第了两条,一条是财税改革,另外一条是司法改革。这次财税体制改革和以往的财税体制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原来财税体制改革基本是琐碎的,对应对接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而这次对接的是全面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和支柱来做统一部署,所以绝对是改革重点,而且极可能是改革的突破口。

第二,关注财税改革的推进战略,当我们研究财税体制改革的时候,更多研究改什么,哪个地方该改,哪个地方必须改,更多的是研究这个东西,这属于财税改革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改,涉及到改革的推进战略,所以不管是研究层面还是媒体的传播层面,不仅要关注改什么,而且要关注如何改。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财税改革的方案做了系统部署之后,可能下一步的重点是如何推进。

第三,推进既定的财税体制改革的蓝图,不仅仅是学者的责任、官员的责任,还有全体中国人的责任在其中,特别是媒体责任。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我们发现最难动的是利益格局,最大的障碍是利益格局,如果突破利益格局阻碍,让既定改革方案落到实处付诸实施,恐怕需要借力。2013年开始,小口径财政收入而言,129600多亿,大数是13万亿,最小口径的公共财政收入概念。联想到我们国家13亿人口,也就是2013年已经进入到人均万元的时代,这是小口径。如果大口径还有另外一种算法,人均万元,即便在这个圈子里不认为是小数,三口之家一年三万,我们这个圈子绝不是这个数字,考虑到中国那么多贫困地区,农村地带流转税之外税,基本上不进村,我们这些人人均税收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大家可以设想,做进一步测算。我想说的意思是,在今天中国每个人的生活,已经和财税体制改革紧密相连,我们需要去关注财税改革,更需要以自己的力量去推动财税改革,而推动财税改革恰恰是推动全面改革一个重要的载体。

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财经院、对我们每次成果发布会的支持,今天是情人节,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今天又是元宵节,祝天下所有人合家团员。今天是正月十五,拜年在正月十五指前不算晚,祝大家马年大吉,健康快乐。谢谢大家,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