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重要会议 > 财经战略年会 > 文章详情

财经战略年会2019:新中国财经理论与实践70年

发表于

“财经战略年会2019”在东北财经大学成功召开

 

 

20191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东北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财经战略年会2019:新中国财经理论与实践70年”在东北财经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年会以“新中国财经理论与实践70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围绕“新中国70年财政理论与实践”、“新中国70年金融理论与实践”、“新中国70年贸易经济和服务经济理论与实践”等议题展开充分研讨交流,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高校及媒体的200余位嘉宾应邀出席了本次年会。

116日上午,会议在东北财经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朱佳木研究员,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夏春玉教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教授,原内贸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丁俊发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宪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所原所长金碚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长何德旭研究员七位专家学者先后作了主旨演讲主旨演讲由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吕炜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研究员共同主持。辽宁省政协研究室主任张连波、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方红星教授出席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高培勇教授致辞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吕炜教授主持开幕式及主旨演讲第一环节

高培勇致欢迎,他对70年来中国财经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历史逻辑进行了总结,提出要从实质层面探究中国特色新型财经智库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学理支撑和方法论支撑作用,并提出四个基本判断:一是成功的财经实践离不开背后成功的理论支撑;二是成功理论的原产地就在中国,而并非来源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三是中国的成功背后必然有一系列根植于国情才能生成的特殊因素;四是中国的成功背后一定有我们做对了的经验,需要我们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概括。最后,高培勇强调,中国经济学具有实践性、全局性和专业性的特色,并提出进入新时代,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财经理论研究必须具备时代性,一方面要契合时代主题,另一方面也要站在时代前沿,用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从事新问题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朱佳木研究员作主旨演讲

 

朱佳木在题为“陈云经济思想的几个要点”的主旨演讲中,阐述了陈云的财经思想和方法论。他说,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经济思想中的核心的基本的内容是超越时代的,他提出的建设和改革都要摆在民生的基础之上,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要建立在按比例和高质量高效益的基础之上,搞活经济要建立在宏观控制的基础之上,对外开放要建立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之上等等观点,至今仍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用鸟与笼子比喻市场与计划的关系,指出“笼子”可大可小,可以跨省跨地区,甚至可以跨国跨洲,形象地揭示了处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要义,对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夏春玉教授作主旨演讲

夏春玉主旨演讲题目为“商贸流通70年”,对改革开放之前三十年和之后四十年的商贸流通发展进行了回顾。他指出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商贸流通实现了服务生产、服务消费和服务分配,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和发展,支撑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之后的四十年则通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流通、大量消耗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他还对商贸物流70年的学术与学科史进行了系统回顾。最后提出,新时代的商贸物流应该思考如何实现新发展:一是流通产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思考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学术与学科要思考如何进行整合与突破。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教授作主旨演讲

王忠民主旨演讲题目为“冬天里的一把火:服务以及服务的服务”,阐述了服务业在经济下行时期的惊艳表现和发展规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不确定增加,但也孕育一些机会。产业的并购重组机会在增加,行业和企业重新洗牌,这对于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也对金融业工具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美贸易摩擦始于贸易,终于服务,中国需要在服务贸易方面提升实力,应对竞争。数字化时代使得全部产业要素、生产和消费等环节相互关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改写了生产和消费模式。

 

                                                

   原内贸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丁俊发研究员作主旨演讲

丁俊发主旨演讲题目为“供应链管理的历史使命”,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时代背景、战略内涵和创新模式。当前,供应链时代已经来临,未来中国经济出路之一是决战供应链。供应链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治理和效率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组织型态。供应链发展应从国家、产业、城市与区域、企业四个层面展开,企业供应链是基础,产业、城市与区域供应链是重点,国家供应链是根本。数字供应链是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赋能供应链的创新模式,让数据实现供应链可视化与在线决策,颠覆了传统供应链的思维方式与运作模式。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发展,中国企业供应链的数字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研究员主持主旨演讲第二环节

 

国家统计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宪春教授作主旨演讲

许宪春主旨演讲题目为“中国新经济:作用、特征和挑战”,他认为在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新经济正在中国迅速成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新经济的快速成长在减缓传统经济的下行压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预期,新经济对未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所原所长金碚研究员作主旨演讲

金碚主旨演讲题目为“关于中国财政贸易的理论思考”,论述了如何以经济学域观分析范式看待贸易全球化、大国财政与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系。现代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沿着牛顿力学或机械论的隐喻发展起来的,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术范式体系的基本构架,但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术范式存在局限性。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来的实践表明,必须以新的理论范式来观察全球化的新时代,要认识到世界并非唯一“常态”,而是多“常态”域观的。中美贸易摩擦的底层逻辑就是常态不是唯一的,应在深刻理解全球化的“全域时代”、区域发展和世界性域际关系涵义变化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利益协调,多种制度衔接和多元文化相互理解,互学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长何德旭研究员作主旨演讲

何德旭主旨演讲题目为“新中国金融70年:回顾与展望”,对新中国金融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余年金融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回顾,并认为对金融的五个认识得到了深化:一是深化和拓展了对金融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要正确理解金融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深化了对金融的本质和运行规律的认识,金融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要发挥其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作用;三是深化了对金融风险危害的认识,防范系统性风险是永恒的主体;四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金融的认识,中国的金融发展有其共性和一般性,也有中国的特殊性;五是深化了对金融改革必然性的认识,深化改革和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是金融发展的动力,扩大开放是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下午三个平行会议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美团研究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新中国70年财政理论与实践”、“新中国70年金融理论与实践”、“新中国70年贸易经济和服务经济理论与实践”三个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互动交流。

本次年会期间主旨演讲和三个分论坛的30余位嘉宾发言精彩纷呈,6位评议人点评深入透彻,与会学者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迄今,“财经战略年会”成功举办了八届,已成为汇集中国政经学界知名人士,共谋财经改革战略,共议中国发展道路的年度学术盛会,在把脉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方向,引领中国财经研究前沿,为科学决策献计建言,共绘中国财经发展蓝图等方面形成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