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战略年会2015”在天津财经大学召开
12月29日,在即将迈入“十三五”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天津财经大学共同主办的“财经战略年会2015”在津召开。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高校的200余位嘉宾,以及新华社、中新社、《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央电视台等30余家权威媒体受邀出席了本次年会。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迈向‘十三五’的中国”,旨在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会议精神,组织财经领域顶级专家就当前重大财经热点、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解读展望,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财经智库的作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天津市副市长阎庆民亲切会见与会专家学者,来自相关部委、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咨询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年会。年会通过收集观点、梳理形成可操作性的意见,进一步把脉中国经济发展方向,为政府决策献计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致辞,他简要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工作宗旨、秉承理念和成立四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他指出,2015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与改革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既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开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开局之年。如何谋划“十三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同志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此次会议围绕迈向“十三五”的中国经济主题,共同探索和交流,对于共议经济发展与改革大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最后他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主持开幕式。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致欢迎词。
在总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中国财富经济研究员名誉院长陈宗胜、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丁俊发、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以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白重恩等著名学者先后作主旨演讲,议题包括:当前中国经济的重要问题、供给侧问题表现与解决途径、“十三五”构建高层次开放性经济的前景、新二元经济与财政政策调整、用“互联网+”与“供应链+驱动产业升级、短期经济增长问题等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主持总论坛。
本次年会还围绕“国家战略与新型智库建设”、“财税运行‘新常态’”、“创新创业与经济新引擎”、“金融体制改革与风险监管”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研讨,邀请学科前沿的权威专家学者开展深度研判,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内的思考、创新和实践,共同探究新形势下我国财经领域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改革发展路径。
财经战略年会集全局性、权威性、前瞻性和影响力于一身,深入分析财经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解读国策趋势。作为高端年度盛会,财经战略年会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以精心选择的议题和精湛的学术演讲,吸引了大量政经高级官员和经济领域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产出诸多高端学术成果,国家智库作用日益凸显。
天津财经大学近年来一直注重瞄准国家及天津发展战略,紧贴社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先后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共建“国合天财发展战略研究院”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滨海新区合作共建“天津市自由贸易区研究院”为天津自贸区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与东丽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天津市科技金融研究院”和“天津市科技金融学院”,围绕科技与金融融合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承担决策参谋、政策智库和产业融合促进的服务功能;牵头组建了“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战略;与武清区合作成立京津冀一体化研究院,服务京津冀一体化战略。
本次年会成果丰厚,在短暂的会期内,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的40余位嘉宾发表了精彩的演讲,10余位评议人对演讲进行了透彻的点评,相关观点得到了与会学者广泛而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