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财经院时讯 > 文章详情

财经院召开2015年度第10次“双周财经论坛”

发表于 cjyyzb
201563日星期三下午,2015年第10期双周财经论坛在中冶大厦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陆旸作了题为“起飞、延续和长期可持续——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的报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夏杰长主持,财经院和人口所30余人参加了论坛并参与讨论。

报告共分五个部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过去30年我国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未来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势作出判断,同时,从多个角度分析改革红利如何对经济增长率下降趋势予以改善。

在报告第一部分,介绍了林毅夫、EichengreePritchett and Summers等在经济增长预测领域较为重要的文献,并阐释了其研究方法与其他文献采用的传统的外推法、增长的“趋同法”、增长的“中断论”、增长的“趋中律”等经济增长预测的方法的不同。即通过预测潜在增长率,推断未来可能的经济增长轨迹,克服其他方法忽视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阶段差异重要性的弊端。

在报告第二部分,分析了过去30年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劳动供给产生的直接效应和对潜在的资本形成率产生的间接效应。通过测算得出结论:过去30年我国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24%-25%,且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年下降,从1978-1980年的44%下降到2001-2010年的10%左右。因此,未来拉动经济增长还主要需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在报告第三部分,采用标准的 Cobb-Douglass 生产函数,加入人力资本,对潜在GDP增长率进行估计,并通过中速潜在增长率模拟得出结论:潜在增长率决定实际增长率的长期趋势(1980-2010),人口红利转向人口负债。

在报告第四部分,测算潜在增长率的可能区间(2011-2050),发现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不可逆转的过程,但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对下降趋势有所改善,即释放改革红利。报告进一步分析了放松人口政策、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减税等改革措施释放的改革红利,分别分析了单项改革措施和综合改革措施释放的改革红利对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改善的程度。

在报告第五部分,重申报告得出的各项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尽快放松人口政策、提高TFP,从国有企业、金融、户籍等供给侧发力,使供给增加,在现有的减税空间内进一步减税。

该报告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与报告人展开热烈讨论,进一步说明人口与经济增长的话题在当前我国备受关注。

IMG_5116


    (科研处于树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