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财经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群众路线解析 > 文章详情

人民观点:务实是最质朴的方法论

发表于 cjyyzb
     知难行更难,要想知行合一,既需深谋远虑,也得看准就行动。

  讲实情、谋实效、靠实干,严求实、看落实、重务实。梳理描绘近4个月的发展路线图,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唯实的气象使人耳目一新。如果选取一个字,来概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施政风格,“实”字无疑再合适不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些警句既朴实生动,又微言大义,被不少人记住,并在津津乐道的复述中,成为当代社会的时政流行语。

  朗朗上口的短句,反映了求真务实的为政新风。转作风、动真格,访真贫、问真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人们在这些郑重的表态,更在党风政风切实的转变中,体认着“有勇气、有智慧、有韧劲”的魄力和决心;从文风会风改起,从具体事抓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对中国现阶段国情尤须有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从内部状况看,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从外部视角来看,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我们既有GDP逾50万亿人民币的经济总量,也有PM2.5屡超500带来的环境困扰;既有粮食九连增累积的端稳饭碗的信心,也有社会信任度降低语境下的食品安全难题。复杂而庞大的中国,存在许多难解而待解的结,也并非三言两语就能凝聚起共识,更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在这个意义上,知难行更难,要想知行合一,既需深谋远虑,也得看准就行动。

  “再出发”的动员令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发出。带领13亿人一起爬坡,务实可谓最质朴、也最管用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直面困难、求解药方,找准路径、埋头苦干。求新的行动背后,乃是积极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能看到真贫就值了”,有这样的务实调研,才能作出没有贫困地区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战略判断;“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有这样的务实忧患,才会以“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剑指沉疴痼疾;“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有如此的务实真言,就必定会展示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再深的水也得趟的革新姿态。

  务实作风折射务实理念,务实理念引领务实发展。牵引中国这列动车组,并对高速疾驰中的潜在问题始终保持警惕,殊为不易。但惟其如此,才能在发展道路的规划上、具体政策的制定中,秉持客观、理性,以清醒的头脑砥砺前行。凡事欲成,也需在理想与现实间作出可能的取舍。正因此,新型城镇化这一驱动内需的强力发动机得以加速运转,并被明确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抉择。这既是对城乡、区域两大差距的勇敢直视,也是立足脚下,对几亿人生存状态的现实观照,更是保持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的务实之选。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务实的理念,最终要靠行动的落实去体现。现实治理中,这样的不良习气并非罕见:有时是口号喊得山响,表态格外动听,实功虚做,以中看不中用的表面功夫应付组织、忽悠群众;有时是“唯上”盖过唯实,从字面上生搬硬套“精神”,却全然不顾实际情况,看似跟得很紧,实则错得离谱。如此作风,无疑是贯彻务实理念的巨大挑战。只有从吏治抓起,将诚实、务实、踏实作为考核干部才德和政绩的重要标准,才能力避“空头政治”对求实精神的无形消解,防止“虚应之道”让务实要求“悬在空中”。

  怀抱梦想,风雨兼程。离彼岸越近,可能遭遇的风险和挑战往往越多。而成就中国梦,必须踏踏实实走好中国道路,这是走向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务实选择,也是亿万中国人前进中的共同心声。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3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