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两会专题之聚焦财政预算监督 > 现状分析 > 文章详情

王敬波:厉行节约,关键是厉行法治

发表于 cjyyzb
  反对铺张浪费只是厉行节约的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建设节约型政府。公务接待中的奢侈浪费之所以成为痼疾、顽症,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行政权力的无序行使。   最近,中央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一时间,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再次受到社会的口诛笔伐。中国政府的行政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公款消费,公款浪费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诟病。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勤俭建国的方针从未改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并严格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但是随着比排场、讲阔气的奢靡之风日盛,厉行节约成了领导干部口头上常喊的口号,有关部门在年节之时必发的一纸通知而已。从实际效果看,吃喝之风、攀比浮夸在行政系统中并未得到根本遏制。依靠中央三令五申提倡节约的政策只能兴起一时的节约之风,运动式节约,不仅难以见到实际效果,而且不可持续,难以持久,厉行节约,必须厉行法治。   2012 年10 月1 日实施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规范机关事务管理的首部行政法规,明确提出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该《条例》第6 条明确规定,“机关事务工作应当遵循保障公务、厉行节约、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厉行节约作为机关运行的法定原则被确定下来。《条例》中规定了经费管理、资产管理和服务管理的原则和制度,对于控制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益具有重要作用。贯彻和落实《条例》规定的制度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完善制度、细化标准、理顺程序。   首先,树立政府运行绩效管理的观念。政府不是市场,从事的都是公共服务,但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成本核算。中国政府缺乏行政成本核算的概念,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消耗大量行政成本,效益不显著,热衷形象工程,修建大而无当的公共设施,都是具体表现。   其次,推动机关后勤、公车使用等社会化改革。公车费用庞大,已经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公车改革在部分地方已经起步并且取得明显成效,当下的问题是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全国范围的彻底的公车改革,严格限制公务配车,利用GPS 等科技手段,加强公车使用监管,力求杜绝公车私用等违法行为。   第三,深化公共财政管理,促进公共财政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公共预算反映政府的政策选择,作为公共资源配置的结构,公共预算不纯粹是财政技术问题,更是政治民主和依法治理的基础。为促进政府的良好治理,保证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保证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必须进一步发挥人大的作用,切实提高公众公共财政管理的参与度,促进公共预算的科学民主决策。   第四,构建机关资产的统筹配置制度。机关运行必然需要办公用房、公车等公共资产,这些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手中,各自为政,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配置、闲置,因此,建立机关资产的统一管理体制,统一登记、编码,统筹配置、科学使用,发挥公共资产的最大效益。   第五,完善财政预决算制度,提高预决算的科学性、权威性、执行性。实践中,政府工作的计划性不足,财政预算的编制比较随意,实施起来经常变动,这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预算的权威性和政府工作的计划性。   第六,加大财政信息公开的力度,全面构建公共财政信息公开的机制,打造阳光政府。公共财政信息的公开,不仅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公务人员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同时也推动政府厉行节约,讲求效益。近年来,政府三公经费的公开不断深化,亟待通过三公经费公开作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公共财政信息的全面公开。   第七,严厉追究违反公共财政法律制度的责任,对于违反公共财政法律制度的行为,要严厉追究有关机关和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于超标准接待,公车私用等违法行为都要追究责任,对于拒绝公开公共财政信息和造假等违法行为,相关部门要启动责任追究。应当说,反对铺张浪费只是厉行节约的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建设节约型政府。公务接待中的奢侈浪费之所以成为痼疾、顽症,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行政权力的无序行使。资金、项目等公共事务,个人升迁等私人利益都在公务接待中解决。于是公款接待的规格越来越高、财政开支越来越大。   因此,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高效的政府,必须从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严格规范行政权力等深层次问题入手。 来源:法制日报时间:2013 年2 月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