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聚焦服务外包行业 > 观点纵览 > 文章详情

新技术变革推动服务外包模式创新与融合

发表于 cjyyzb
  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将引领服务外包的交付模式和价格模式不断创新。通过服务资源的虚拟化调度,可以改变服务商的服务能力及盈利能力,云平台将会提升服务外包的交付效率和效果,基于云的服务外包交易平台的建立也可以提升服务贸易发包和接包的效率。未来云技术和云平台将在服务外包产业得到更多应用。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在亚太区的服务市场地位日趋重要,提升了在全球服务交付市场中的位置。


  这一点也可以从IDC的全球交付指数(GDI)研究中得以体现。GDI-AP是对亚太区主要城市的服务外包能力特别是离岸交付能力进行客观和量化的评估。IDC在亚太地区12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个城市进行当地研究,分析师定期造访亚太区各地的全球交付中心,使得IDC能够直接了解这些中心的设施和能力状况。根据汇编的信息和数据,就每条标准,对每座城市按1到7的分值打分。

  由于起步较早、国际化程度较高、技术/语言能力较强、高端人才吸引力较强,北京、上海和大连三个城市在离岸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三个城市正逐渐成为中国的外包门户地区。矢志发展“总部经济”的北京,“服务外包合同中心”的上海和“服务外包领军城市”大连,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为离岸服务外包第二梯队的城市主要是具备良好的商业环境、充沛的教育资源、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活力的城市,如无锡、南京、杭州、成都和西安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充沛的人才供给加速了离岸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在当地的业务拓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优质企业聚集。

  中国特色的服务外包发展路线,就是促进内需以及各城市间的适度竞争形成错位发展,将有效地发挥各城市的最大效能,实现中国服务外包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的真正繁荣。

  服务外包更加向内需市场渗透,从政策层面也在持续推动,2010年6月的69号文,进一步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加强国内业务的比重,以获得政策支持;2010年9月,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和鼓励服务外包企业海外并购的若干意见》,当前国际外包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规模越大的企业越容易接单特别是大型服务合同,并购整合是关键步骤,在政府的鼓励下,未来几年有望出现航母式的服务外包企业;2010年10月18日,工信部与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确定了率先进行云计算试点示范工作的五个城市。在政府主导的云计算实施工作中,一方面会促使地方政府建设覆盖面更广、性能更强的云计算中心,另一方面也会吸引更多的软件厂商将软件迁移到云平台上。

  从发包方来说,现在也发生了一些转变,特别是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企业充分认识到,引入服务外包不再是单纯的降低经营和业务成本,而是希望通过服务外包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帮助企业实现转型,使其业务更加灵活且更具弹性。企业在竞争和成本压力下对缩减成本的追求是外包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而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寻求差异化定位是外包发展的持久动力。随着外包内容和模式的不断演化,外包逐渐演变成企业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发展战略。

  新技术变革推动服务外包模式创新与融合

  新技术将引领服务外包的交付模式和价格模式不断创新。过去的几年,企业需求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任务集中,建立企业内部共享服务中心,或寻求外包。交付模式是以离岸软件开发,和在岸IT信息基础架构建设和维护长期外包合同形式为主。分散式交付模式,即服务交付人员与最终客户一对一,提供端对端服务。

  而目前,金融危机后催生了企业战略性外包和转型需求,通过ITO和BPO强化核心竞争力,增强适应性,转嫁风险。比如:IT运维往往很难体现IT部门的工作成果,不出问题就体现不出价值,对于企业CIO来讲体现IT部门价值应当在IT创新和帮助业务模式转型和创新上。因此战略转型的动力成为寻求外包的动因。交付模式是分散交付与集中式交付结合,即离岸交付,人员派遣,结合GDC,HelpDesk服务台交付,使远程基础设施管理成为可能。而未来服务外包该往何处去?服务外包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对新技术引进的迅捷性高于其他产业。未来云技术和云平台将在服务外包产业得到更多应用。

  交付模式上将会更多实现基于云平台一对多的交付,以集中交付模式为主。BPO服务基于SaaS平台,比如采购管理外包;软件外包基于PaaS平台,比如测试云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基于IaaS平台,比如商业数据中心服务。服务商的收入从服务商收入与服务交付人员规模紧密相关的线性增长模式,向与资源相关的非线性增长模式。创新的价格模式(SmartPricing)将会得到广泛应用,首先是按照服务使用时间、使用量收费;另外在云外包模式下,IT与业务服务的交付高度结合,使得衡量IT投资对于业务收入的贡献成为可能,因此按照利益分成的模式将得到应用。

  作为新技术能够给服务外包产业带来的好处,从后台的反映是服务商端,通过服务资源的虚拟化调度,可以改变服务商的服务能力或者说盈利能力与人员规模严格相关的增长模式,举例来说:比如通过真正意义上的GDC,可以整合跨时区的资源,这样可以实现虚拟化团队的24小时连续协作。而比较直观的效益则来源于业务前端,基于云的服务外包交易平台的建立可以提升服务贸易发包和接包的效率。

  云计算的发展也为IT服务和业务服务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平台,更多的业务流程将会放到云平台上进行,将业务流程和服务功能进行分割后重组,创造出模块化的新业务功能,推动业务创新,创造市场机会,支持业务发展。更多的外包项目中ITO和BPO捆绑外包,尤其是在银行、保险、医疗、能源等领域。

  “整合式外包”在创新、成本、灵活性等方面效益更为明显,将成为未来市场新的增长点。IBM、HP、TCS、Wipro等全球性服务商将业务咨询和技术实施能力更为紧密的结合起来,有业务咨询服务背景的服务商比如Accenture开始提供更多BPO服务。另外,提供纯软件开发的离岸软件开发的服务商,比如文思,软通,海辉都开始做BPO服务,开始发挥在流程,IT方面的优势。传统的单一软件外包服务商需要根据资源能力逐步拓展服务领域,从软件开发向技术支持、咨询、业务信息管理等外包领域不断延展,提升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云模式给服务外包产业带来的变化和机会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客户和服务商,即发包商和接包商;具体的模式和机会体现在公有云平台和企业内部云平台:

  在云模式下,资源充分共享,GDC的交付模式将被更广泛应用,服务商可以选择公共云平台或自身搭建基于多客户的云平台进行交付,而客户也会使用公有云平台为服务外包战略服务。

  目前开放式的公有服务外包云平台主要包括由地方政府/园区建立的云平台,以及由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建立的公有云平台;主要是为发包商和接包商提供服务外包交易平台信息,同时提供交易接口,完成签单管理等,并结合项目管理,服务交付和客户管理等功能,比如IaaS,SaaS;企业作为发包商使用公云平台带来了服务贸易机会,降低了交易成本。

  发包商和接包商双方都可以通过平台缩短交易和项目交付周期,减少交易成本。平台服务商可以独立运营或与园区合作共建平台,合作运营;如万网的梦工厂和TaskCity(智诚)。

  万网梦工厂是一个网站建设服务交易平台并且提供建站工具,面向授权服务商,有标准的服务规格和价格体系,有项目管理系统,提供整个交易流程管理,收取合作伙伴的工具使用费,并且收取最终客户和服务合作伙伴的交易平台费用。这是在原有建站服务和建站工具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TaskCity于2008年在美国硅谷成立,2010年开拓中国市场把整体平台放到中国,是软件开发项目交易平台,提供交易管理以及软件开发工具,对于发包商提供服务商接口信息,同时提供项目监理服务;对于接包商提供项目需求信息,提供交易管理,并且提供开发工具。它是联通、平安和诺基亚重要的合作伙伴,提供大型项目管理,并切分给不同的服务商。它在美国也积累了很多中小型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资源,提供甚至非常小的个人客户的开发平台,真正实现了云资源的整合。

  外包服务商内部云平台主要由服务商自己建立、自己运营;主要目的是为整合其全球资源,并为区域内的客户提供服务,其功能主要包括项目交付、项目进度管理、项目团队管理等,服务外包企业通过构建内部的云平台充分调度内部资源,如GDC模式;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外包服务商通过云平台进行交付可以进一步降低交付成本,提升服务交付效率。内部云平台可以实现外包项目过程中全流程的质量管控,有助于项目各环节的监测和风险评估。

  另一种模式是企业端内部的云平台,主要由服务商帮助其建立,供企业内部使用,也有可能像社区云的存在方式,主要提供客户服务,众包平台等。

  区别于企业内部单纯业务集中处理模式,也就是传统的SSC(SSC体现为后援中心,业务集中处理中心,卡处理中心等等,通过共享中心来实现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整个资金的有效配置)。而内部云平台能打破企业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资源使用壁垒,需要解决应用标准化、模块化的问题,提供更为丰富和灵活的资源配给,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IT与业务融合。

  IDC认为,企业端内部的云平台,在建设层面对服务商是机会;此外,企业端内部云平台外部化会带来一些新的市场机会。基于云平台的服务外包,规模是关键,特别是做为交易平台和开发平台,需要形成客户规模和项目规模,才能够体现出平台的优势。因此,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云平台的整体产业链会越来越完善,各个链条形成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并更好的为服务外包服务。

来源:价值中国
时间:201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