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关注价格体制改革的深化 > 关注食品价格走势 > 文章详情

黄季焜等:提高农业生产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发表于 wangzhenxia
  一、建立适合我国新时期国情的国家粮食发展新战略  根据对我国粮食等农产品市场的预测和趋势判断,未来我国农产品需求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在受到自然资源限制和生产结构变化约束的情况下,建议中央根据新时期我国的国情重新审视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时期对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和战略做适当的调整。  实施国家食物安全新战略:三个转变、四个目标。三个转变,即从“粮食安全”观念向“食物安全”观念转变,为保障国家粮食(食物)安全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供给渠道;从“粮食安全”向“口粮安全”转变,把中心任务转向口粮安全,切实保障在危机时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大米和小麦的国内供给能力;从“进口畜禽产品”向“进口饲料粮”转变,隐性进口“土地和水资源”,提升畜禽产品国内生产能力,增加国内农业就业和农民收入。四个目标(到2020年)是:使我国食物总体自给率保持95%以上;大米和小麦自给率基本达到100%;作为饲料粮的玉米自给率保持在85%以上;肉蛋奶保持基本自给。  二、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粮食和食物安全的技术保障。根据国家中长期和“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在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切实推进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的改革,加速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现代生物技术的产业化速度,创造优越市场条件吸引大型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并使其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使农业科技进步成为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增长的驱动力。  2.实施国家农业基础设施更新和完善工程。农业基础设施是保障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安全的物质基础。加大对农业生产和市场的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能力、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在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投入的同时,提高对市场物流和食品安全监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三、改善国际粮食贸易环境,构建全球与区域食物安全治理机制新时期,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为了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来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我国应该积极参与并改善国际粮食贸易环境和治理机制。  1.积极参加全球和区域的食物安全治理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和推动联合国粮农组织、G20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倡议的建立全球和区域粮食储备体系、粮食安全治理机制和禁止粮食禁运等行动计划,这些计划要求粮食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应建立一定水平的粮食储备,在全球出现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时,按各国承诺的比例释放粮食库存;同时禁止粮价上涨期间粮食出口限制措施。  2.促进国家间的技术转让。推动发达国家通过无偿或有偿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  3.建立和完善同北美和南美国家的玉米和大豆贸易伙伴关系。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是我国大豆和玉米等粮食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可以考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这些国家签订中长期的粮食贸易协议。  4.积极促进非洲粮食生产发展。促进非洲粮食生产有利于缓解国际粮食市场的供需矛盾和减少我国进口粮食的国际政策压力。我国应加大对非洲粮食生产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援助,提高非洲国家的粮食生产不但能提高非洲粮食安全,而且对我国自身的粮食安全保障也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来源:《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