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财贸经济笔会2013 > 嘉宾发言 > 文章详情

夏杰长:全面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

发表于 zhangjixing
  讲三个方面,第一,全面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问题提到战略高度和特别紧迫角度。第二,从我个人研究角度交流一下,全面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思路。第三,全面深化服务业改革突破领域和基本路径。         第一,今年第一季度宏观数据出来以后,大家会发现一个标志性变化,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第一次超过了制造业达到47.8%,比工业高了两个百分点,这个占比达到第一位,至少从时间跨度上来讲,比原来预测的快两年,原来预测2015年中国服务业超过制造业,没有想到2013年第一季度超过制造业大概1.7个百分点。劳动就业角度来讲,2012年中国服务业已经超过农业成为第一大就业部门。2012年还有另外一个标志性事件,服务业对外开放,特别是利用外资,占全国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了48.2%,比制造业高了4.5百分点,从服务贸易角度来讲,过去第八位到第四位,今年到第三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中国经济结构算一个简单账,向服务经济时代递进。         我们对中国改革做一个30多年来的历程梳理,从农业到工业,最后才到服务业。换句话说,从改革的持续选择上来讲,服务业最落后,也是问题最多的。对整个经济改革一些诉求来讲,服务业相对来说不满的问题比较多,矛盾积累也是比较多。比如大家所熟悉的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这“三难”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服务业的发展程度,特别是社会服务业发展程度和改革的这种没有重大突破分不开。所以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我个人觉得下一步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至少有服务业一席之地。         第二,如果全面推进服务业体制改革应该怎么改,去年下半年到现在也花了一些精力做一些梳理、学习、调研。最近在帮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做37个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进三周年总结,通过调研,我们觉得服务业改革至少以下从六个方面着手。        1.老生常谈问题,服务业复杂性、多样性.服务业发展中政府和市场边界,相对其它产业来讲,界定更加困难、模糊,越位与缺位问题上,如何界定、解决,相对难度大一点.我个人觉得政府在服务业发展方面,至少越位问题更加凸显一点,许多本来应该由市场机制管的事情,政府来管,政府总想充当一个大家长的角色,我们通过一些调查研究和一些企业家访谈,觉得他们对政府在服务业发展方面诉求就是三个方面,制定一个公平、透明的游戏规则和服务业的标准,保障公平和普遍服务,适当的宏观调控和产业引导。这方面政府职责,我个人觉得产业政策引导方面,有一些问题。         刚才大多数举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我们在很多地方调研发现,政府在服务业产业政策引导出问题比较多的是文化产业园区。我前两天在德州一个县搞调研,这个县当然有一定的文化元素,借助这个文化元素做了一个其大无比的文化产业园区。因为我们现在把文化产业作为鼓励型的产业政策来做的,到文化产业园区看,发现实际上就是一个地产项目、酒店项目、特色餐饮项目,真正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含量是很低的,现在向全国借助文化产业政策引导,以文化产业园区为名,行文化地产或者旅游地产为实,做这种重复建设,恐怕五年以后,像今年光伏产业一样,反思目前文化产业政策引导的一些负面的作用。         2.如何打破垄断,界定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有序竞争问题。市场准入今天讲的比较多,我们门槛确实在放低,竞争机制确实在加强,但是会发现,我们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局限于原来国有企业分拆之后,他们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原来的国有经济的主体和新的市场主体之间如何来开展有效和有序竞争的问题。         3.服务业投资体制改革,特别是服务业投资审批制度改革问题,如何突破,提高服务业投资效率。我跟我的同事曾经做了两篇论文,服务业投资的动态效率分析,发现一个很重要的事实,1993年以后,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超过了50%,现在比这个数高很多,但是服务业投资效率在下降。比如20世纪90年代,每增加一块钱服务业增加值,需要投入三块钱资本,到了今天,这个数据增加一块钱服务业增加值,需要五块钱投资,证明我们服务业投资动态效率是下降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反映了服务业越来越具有资本密集型的特点,一般理解服务业,更多依赖于制度、人力资本、知识密集,现代服务业越来越资本密集,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做了统计,服务主体来讲,目前服务业投资,国标分类14大行业,只有五个行业非国有经济占主导,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房地产、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非国有经济占主导。余下几个行业国有经济占主导,交通运输和邮政、水利设施和公共设施、教育三个行业,国有经济投资占到80%以上,如何对国有资本占主导的服务业投资领域进行改革关键问题。         四点建议:        1.目前投资审批体制进行改革,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下发一批投资审批权,有服务业投资审批,这是良好的信号和进步。        2.如何打破国有垄断前提下,注入新的主体的这种活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新的一些投资主体,不管外国资本,还是境内民间资本,有钱不少,市场准入或者有一些门槛,或者有一些政策限制。很不容易。        3.鼓励投资方式多元化。        4.财政体制改革,营改增的问题,刚开始我本人对这个工作持观望态度,随着跟财税部门、现代服务企业接触,特别是跟发改委产业司制造企业工作,越来越也感受到营改增工作对于服务业专业化和交易促进作用非常大,鼓励产业分工、细化分工交易问题,每个交易,原来重复交税,实行增值税,重复交税少了,过去理解技术进步是发展动力,分工与交易也是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现代服务业领域表现得特别明显,上海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洼地,这个洼地很大程度上因为率先进行营改增试点工作。服务业进一步改革工作,核心问题,服务业相对来说物质资本投入少,人力资本无形资产投入比较多,因此如何来对品牌、知识产权、人力资本无形资产纳入到一个竞相税额抵扣范围,切实减轻现代服务企业纳税负担,引导很多社会资本流向现代服务业,下一步这个工作应该关注问题。         5.土地垄断,降低服务业的投资成本,这几年,国家搞37个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调研结果,抱怨最多两件事,土地,融资,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不可能有实质性推展。现在有些地方根本制度上改变不了,商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同地同价大制度前提下,可以采用灵活性变通措施,还是有很多效果。比如说对部分服务业用地实行年租机制,对试点集体土地或者划拨土地,原来所有权人能够合作开发,这样做法,起到减轻服务企业投资成本作用。         6.建立起一个激励、约束相融机制,保证服务业有序有效发展,激励机制比较多,税收优惠、返还、零租价,激励机制同时没有约束机制,出现市场不安全,利率恐怖问题,存在监管问题。         7.积极推进服务业对等开放,现在开放力度已经很大,无论利用外资,还是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现在问题不对等。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对服务贸易12个领域做了九项承诺,在160多个分领域,承诺了104项,美国发达国家也不过是108项,这个角度上来讲,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很大,不对等开放。美国服务业机构来中国设立机构简单,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相当艰难。服务业下一步如何实现对等开放。对内对外对等问题,对外开放力度很大,对内开放力度比较小,对内开放力度比较小,归根到底原因,回到财政体制、地方保护主义,不鼓励服务要素在地区间跨区域流动。         第三,改革突破领域和路径,服务业门类很多,传统生活型服务业,这个领域改革力度最大,生产性服务业改革力度也很大,真正难点、难啃骨头肯定是社会服务业,中国服务业下一步改革选择突破口,选择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应该是社会服务业。核心改革是激化要素动力问题,现在很多有动力投资社会服务业,设置很多门槛,不让他投资社会服务业,这个领域垄断很严重,下一步改革突破口。关于突破领域。         改革路径,现在讲的比较多是顶层设计,很多调查表明,应该把顶层设计、自下而上微观主体积极性调动,结合路径,既要顶层设计,激发地方政府、微观主体,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改革主体的积极性。

(摘编自“财贸经济笔会2013”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