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评论 > 学术顾问 > 张晓山 > 张晓山重要观点 > 文章详情

张晓山:农民工市民化才是合理的城镇化

发表于 xubo
央视网(记者李德尚玉 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从1990年的26.41%快速上升到2011年51.26%,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未来10年,我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预计到201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5%。然而,什么样的城镇化才是合理的城镇化?央视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他表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进城务工人员分享城镇化的成果,才是合理的、真正的城镇化。”

张晓山解释说,大城市需要外来务工人员,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户籍在家乡,不能享受和所在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外来人员不仅在收入上与城市居民有较大差距,而且在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方面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也很大。“一城两制”的格局,造成外来人员对城市缺乏归属感,从而迟滞社会的全面发展。

张晓山进一步表示,由于当前基础设施的限制,加上公共财政支出有限,大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张。“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整,改变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方面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较短的时间内缩小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差距是有可能的。”

“对于在城市短期流动打工的农民工,可适当解决其劳动保险等基本生活保障,”张晓山说,“在城镇已经稳定就业或长期定居的外来务工人员,逐渐让其转变为城镇居民。这部分人员应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来源:央视网

时间:2013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