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外贸今后的主要任务是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外贸同整个国民经济一样,发展方式也有粗放和集约之分,前者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实现发展,后者主要依靠生产要素质量提高实现发展。一般说来,在经济和外贸发展的初级阶段,以粗放方式为主;在中级阶段,逐步向集约方式为主转变;达到高级阶段之后,则以集约方式为主。在这三个阶段中,中间阶段最为艰难。或者说,由粗放方式为主转为集约方式为主是极其艰难的。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了这个转变问题,但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其外贸仍以粗放方式为主。
我国外贸同其他经济领域一样,长期存在粗放式的数量增长型特点。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外经贸部针对我国外贸出口重数量、轻质量,档次低、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提出并实行了“以质取胜”战略;到了90年代后期,又提出了“科技兴贸”战略。进入新世纪,中央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论在宏观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都要求以科技进步带动外贸发展,实施科工贸(或科农贸)一体化,使外贸真正转到集约发展的轨道。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建设贸易强国,需要从多方面努力,最根本的是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科技兴贸战略把科学技术放在外贸发展的首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外贸发展来说,科学技术是第一推动力。高质量的外贸产品从何而来?只能由具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劳动者使用先进劳动工具制造出来。没有先进科技,就谈不上高质量的外贸产品。而把外贸产品推向世界,则离不开优秀的社会科学所创造的品牌、营销、保险、金融等软实力。依靠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制造出高质量的外贸产品,依靠优秀的社会科学成果将产品推向世界,这就是建设贸易强国的法宝。
科技兴贸战略是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为指导的战略。马克思认为,在国际市场上,商品按内在的国际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或者说商品的国际交换遵循国际价值规律。但是,不同国家创造等量的国际价值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劳动量)是不同的,甚至相差悬殊。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劳动复杂程度高,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也高,因而创造等量的国际价值耗费的劳动时间少;发展中国家创造等量的国际价值则要耗费更多的劳动时间,而这种多出来的劳动时间在国际交换中是不被承认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要成为贸易强国,唯一的出路就是坚持科技兴贸。
科技兴贸战略吸收了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成分。我国的科技兴贸战略除了以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为指导,还吸收了其他国际贸易理论的科学成分。但不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以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都应增加一个合理内涵,即科技兴贸理论。不仅如此,还应把科技兴贸置于首位,以之引领对外贸易发展。这是符合当代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新特征的。当今世界,贸易强国无不是科技强国。只有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对外贸易,我国才能成为贸易强国。
作者:杨圣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