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评论 > 学术顾问 > 李周 > 李周重要观点 > 文章详情

李周: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

发表于 sunkaizhao

 ———在第五届湖湘三农论坛上的学术报告

    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聚在一块儿交流。刚才红宇跟铁军都已经讲了,有一些也是很纠结,比如日韩台的问题,可能农民生活的不错,但是农民的竞争力并不是很强,要靠非常大的保护。现在像中国这么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做这个事能否找到更好的办法,可能还是需要我们去做一些思考。这些问题,我想就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问题来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主要讲五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第二个是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的变化;第三个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第四个是中国农业科技投资收益的变化;第五个是农业科技跟农民对科技的诉求是什么。大概从这五个方面来谈谈。

 一、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虽然技术进步的速度有趋缓的迹象,但是技术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是逐步提高的,目前已经超过了50%。也就是说在30多年来,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是大量地减少,特别是中青年减少的比例更大。第二个,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转成非农用地的耕地数量也是非常多的,这一过程中大量的水资源的利用转向非农也是一个形势。所以说,从水土资源和劳力资源都有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农业能够保持一个持续的增长,特别是最近八年是连续递增,一定有它的动力所在。 你要去观察中国的变化,第一个显著变化就是隐蔽性失业基本消失了。几千年来很多农民可能是头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在做,并非他们的劳动都是有效劳动,就是说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和他们投入的劳动力其实是有差异的,几千年的这种现象在现代是基本消失,这是中国农业生产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第二个变化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机制作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动力和水土资源的使用成本都在不断提高。比如2004年,水稻、小麦、玉米的亩产用工分别是11.85个工日、8.1个工日和9.97个工日,到2011年,已经降到了7.82、5.64和7.33个工日。同时,亩均的劳动用工成本分别从171.44元、111.84元和140.49元上升到266.58元、178.83元和235.1元,与这种变化相对应的就是机械和化学与替代劳动和水土资源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这是从物价部门所出的用工量和用工成本来看,非常显著。从水稻、玉米跟小麦这三种用工量,2010年跟04年比,是下降了30.5%,而用工成本是增长了60.6%,这就是比较显著的变化。(它)带来的中国机械化率的逐步提高,从1978年到2011年期间,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率从不足20%增加到50%多,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增加了1.5倍。其实在78年时候的20%,当时的很多农业机械,比如拖拉机是以跑运输为主,现在可能更多的农业机械在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由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使用,带来整个的劳动力需求的下降。比如2012年,1万多个农机作业队、150多万的农机手21天就完成了全国的小麦收割,为农民节省了126.9亿元,同时减少了遗撒损失约3%,机手获得了28.8亿元的收入。我们与农民讨论,机收跟人头差多少?初一想觉得差不多,就是能省点力。比如,收购1亩小麦是80块钱,我一天也能割1亩小麦,后来再想想,一天能够把小麦能割倒,但是机收是把小麦装到麻袋里去,那没有两三个工是做不下来的,显著的机械跟人工相比相差非常大,这是机械替代劳动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大量的机械替代劳工我们才能看到,也经常在讲三八、六一九部队,其实真正的农业生产的主要工作是真正的职业化农民做的,是他们完成的机耕、机播、机收等等工作,留在农村的老人、妇女更多的是扮演地主人的角色,他们在管理着他们的那块地,但真正的很大的主要劳动是外请的职业农民做的,这是中国之所以能够产生“八连增”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由于整个机械化的推进,就业方式也变多了。比如现在很多东北地区很推崇深松,通过深松小麦可以少浇一遍水,这个可以增产100斤,深松的成本正好跟少浇一遍水的成本是等价的。

  这次我根据有关资料做了一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率的变化图,非常显著。这是中国农业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个变化之一,我把它列在这个地方(图)。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是在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有快速上升的特征。

 第二个就是测土配方施肥得到了普遍采用。中国于2005年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7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7亿元,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农业县。2011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已经达到了12亿亩,惠及了全国2/3的农户。因为化肥使用和水要有一个很好的配合,在很多山地、旱地的话,它是由于缺乏水资源的话,也很难用化肥,这可能是少部分的土地没有进入测土配方施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据农户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情况,小麦、水稻、玉米的亩产平均增产3%-6%,增收30元以上,蔬菜、果树等作物要增收100元以上。截止到2011年,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全国累计减少了不合理的施肥700多万吨,相当于节约燃煤18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的减排4700多万吨。我把有关的农业部材料做了梳理,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测土配方施肥的面积有一个快速上升的趋势(图)。由于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进,就可以看到过去的化肥投入是以袋为主,现在可以看到,在2005年-2011年,氮肥的增长是5.6%,显著低于化肥的投入增长,也低于钾肥、磷肥的增长,更低于复合肥的增长速度。你到农村可以看到,由于现在搞了测土配方施肥之后,在专门的化肥厂生产的肥料,如果不能满足一个地块需要,现在又出现一个再把厂家生产的肥料按照比例重新调整成适合农户生产的肥料,所以又有一个把肥料进行再包装过程的,就是再混合再包装的过程。证明从整个化肥再组装的产业的产生,可以看到测土配方施肥是真正发生的事情。从构成上来讲,氮肥占化肥的比例从46.8%降到了42.5%,复合肥的比例由27.3%上升到了32.4%。

 第三个是灌溉面积的持续上升。中国的水利存在很大的问题。整个的灌溉面积是在上升的,尽管有波动。那么现在农业的水利灌溉问题,根据我的分析,主要的问题是在于用地下水替代地表水,就是整个地表水的灌溉体系由于人民公社之后缺乏一个有效的组织,农户采用打井的方式利用地表水,这可能是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或者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会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怎么通过地表水的水利设施灌溉体系的建设,这是我们必须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

 再一个是地膜覆盖面积,也是非常显著的上升。(图)从表上可以看到,地膜的覆盖面积从93年的不足600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1600多万公顷,翻了一番多。因为在西北缺水的地区,通过地膜的覆盖来增加,保持产量的稳定,这可能也是整个西北地区粮食增产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它调整减少了地面蒸腾,既保持了稳定,也减少了蒸腾量。

 可能还有更多的原因,比如说工厂化的育苗,特别是在东北地区,通过工厂育苗来替代田间育苗,可以为大田节省两个星期,使整个大田的生产周期延长两周,再通过机械化插秧等等手段,可以把东北地区相对比较冷的地区生产的季温有效的增加,这也是东北地区产生大量水稻生产的一个原因。当然,对于东北的水稻生产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对水资源的消耗,东北的水资源能否支撑水稻的快速增长,可能是需要做讨论的。 

但总的来说,整个的农业技术进步包括机械替代劳工、土质结构改善等等,这可能使中国农业发生的非常大的变化。虽然中国现在还是小农经济,但是现在的小农经济跟历史上的小农经济有本质性的不同。一个是大量的职业农民全面地进入到小农经济里面去了,再一个是没有阻挡技术进步,小农经济没有成为阻挡技术进步的约束。也就是整个机械化的使用,比如蔬菜大棚的建设,农民会通过土地的项目调整来达到蔬菜大棚的整齐归一。因为蔬菜大棚要通风等等,必须方向同一的,农民的承包地并非是这么规整的,农民会通过他们方式来解决生产当中面临的问题。这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二、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的变化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在这儿主要讲一个粮食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因为农业的产品太多、太复杂,相对来说粮食这块是一个同质性会更强。从这里可以看到,2001年到2011年,全国31个省份的粮食综合技术效率平均为0.864,纯技术效率是0.917,规模效率为0.946。按照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来看,有13个省在前沿面上,证明中国的农业技术效率就很强的差距,综合性的效率大于1大于0.8的有10个,在0.6到0.8之间的有7个,真正低于0.6的就只有1个。这是从技术效率来讲,基本上还是相对比较好。因为任何情况下,总会有好中坏之比,要消灭差异,可能既伟大也很庸俗,这个差异是很难消除,一定会有差别的,不可能都达到一个理想状态。从规模报酬来看,整个规模报酬不变,递增的是比较多的,整个规模报酬在递减的只有在浙江、山东和河南,这可能也是我要报告的一个方面。

 我们使用78-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来利用非参数的方法,测算了中国分省和分地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来分析它的持续增长和空间分布的特征。结论是1978到2007年之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增长率是0.7%,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如果要再具体细分的话,那就是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持续上升的,但农村技术效率的变化是下降的。就是在同样的技术使用当中,还有一定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就会产生技术进步的持续向上的趋势(图),而其它几个是有波动的。证明我们在技术进步的推广方面,我们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如果把整个研究分成四个时期的话,大家可以看到,农业技术变化指数在每一个子时期均大于1,即农业技术是有进步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在每个子时期都小于1,就证明效率在下降,这可能跟整个农业技术的推广存在的问题有密切的关系。不能说我们现在已经把过去的农业技术推广当中存在的问题都得到了实质性的解决,如果得到实质性解决,那么技术效率下降的趋势就会得到扭转。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按照高低来分的话,前十位的东部占了8个,中部占了1个,西部占了1个,整体看来,技术进步快,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快的是在东部,主要是山东、海南、辽宁、浙江、江苏、广东、天津、北京等等。后十位的东部没有,中部有2个,湖南、安徽,主要在西部。这就非常明显,在技术进步方面,东部显著强于中部和西部,而中部又强于西部。这可能在整个农业技术进步、科技进步的一个简略概括。

 整个全要素生产率在上升。技术进步最终还是很显著的,但是由于整个推广可能存在问题,效率并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再一个,就是东中西部来讲,东部情况要比中西部好,中部要比西部好,这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有一个气象的产量,就是气候绝对产量,就是粮食的实际产量减去粮食的趋势产量,粮食的趋势产量可以通过回归的方式做出来,做出来之后,气候产量就等于它们两个之差。这可以看来气候产量对中国的农业影响大部分都是负的,为什么会产生“八连增”?就是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用水和粮食生产有负面影响,在技术进步增长贡献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它对粮食的波动有一个很大的影响。现在,整个农业增长的50%以上都要技术进步,就是说技术进步的贡献化解了气候扰动对它的影响,技术进步最大的作用有可能就是对气候减灾能力的上升。当然,有很多减灾可能是用减缓短期的产量损失而消耗了可持续能力,就是说我们去打非常深的井来灌溉,可能保证了当年的粮食产量的不下降,但是事实上可能从长期看,因为深层地下水跟其它矿业资源一样是不可再生资源,不是说所有的地下水资源都是从地表水逐步渗透的。怎么去保护地下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好多地方还没有这么一个认识上,觉得地下水开采完之后是不是还会通过地表水转换出来,当然会转换一部分,但是大部分是很难转换的。

 总的来看,如果把它分成一个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来看,中国现在的农业增长里面,技术效率是0.795,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改进空间,而规模效率是0.957,改进空间已经比较有限了。我觉得红宇讲的规模经营可以使产量提高非常大的比例,我觉得这可能是少数案例的表现,而不是对中国整个农业生产的真实现状。因为深入分析可以看到,提高技术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粮食的总产量,而提高规模,它的主要贡献是降低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所以说扩大农民的经营规模主要的贡献很难使粮食的单产有一个更快的提高,而是使粮食生产成本有一个很显著的下降。这个,我们的研究结论可能跟红宇讲的有一点差异。从技术效率跟规模效率看,我们不要把规模扩大看得特别重。当然,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随着农民依法自愿流动,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不能强调由于规模效应而人为加快土地的集中。刚才温教授也讲了,可能这种大规模一般就是外生变量的结果,就是选择的结果,包括黑龙江也是外面的人,真正内生出来一个大规模是难度非常大的,一定要知道它的艰巨性。

 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 

中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服务体系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应该说中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基础,农民自我服务组织、涉农公司、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参与,开放了多元化的组织体系。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已经走向了社会化、商品化。讲这么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今后的目标不是说单纯建立一个政府体系,真正发展最快的可能还是公司化的,跟自己的需要利润相关的所对应的服务,这是发展最快的,也是发展最有效的。政府的农技推广服务是20世纪借鉴湖南华容县的经验,推广了一个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科网”,改革以后,83年的1号文件就认为农业技术人员可以跟经济组织签定一个什么合同,并且在征收部分进行分红,有一点像让他们走向市场的意思。85年,在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又强调要实行技术推广的有偿服务,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兴办企业型的经营实体。应该说在改革初期强调的是怎么把农业技术推广走上市场化的道路。88年是针对政府农技推广体系出现的一种线断、网破、人散的问题,国务院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当中指出,要大力扶持各种农民合作组织的技术协会以及民间的技术推广组织来推广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93年,《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之后,依据此法在乡镇的农技推广机构开展了定性质、定编制、定人员的“三定”工作。95年,农业部又把全国的农技推广总站、种子总站、植保总站、土肥总站整合成一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中心,各省市可能也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机构。因为整个农业技术推广如果分得太零散可能很难形成合力。到2006年,国务院又明确提出要逐步构建国家为主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科教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体系,并作出了在一线的农技推广人员不能低于全县的农技推广人员总编制的2/3,而技术人员占总编的比例不能低于80%。这两个比例,以及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的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的规定,这可能是政府在构建这个技术推广体系方面很重要的战略原则。到2009年,农业部就启动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县建设,又通过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户,快速转换通道,全面推进农业技术进村落户,而且规定示范县的示范户不能低于1000户,基地不能少于10个,每年培训的人数不能少于100个,这是政府部门组织要做的事情。与此同时,可能整个农村制度性和商业性服务组织也是在快速的崛起,一个就是科协的推广下,农民的专业技术协会,这发展的非常快。到90年代时,数量最多的时候是16.7万家,现在有14.4万家,会员是有1130万户。这可能是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比较好的,而且辐射影响力很大的一个组织。

 第二方面是受众组织为代表。受众组织分两类,一个是农资的供应商和经销商,一个是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经销商的服务相对来说内容很有限、单一,发展不是很快,龙头企业可能是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面是发展非常快。一般而言,对原料质量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关系越密切的,龙头企业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就越全面。从总体来看,现在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所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有38.5万人,相当于全国现在农技推广人数的39.8%,聘请的推广人员是21.5万人,相当于全国推广任务的27.7%,此外就是整个的农技服务组织,可能也有一个很快的发展。

 第三方面是农业科研院所为代表的研究型的农技推广组织。在这里,可能最突出的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那不是简单的场外指导,而是把跟农民共同创业、共同分享农业推广的成果。到09年底,全国开展特派员制度的试点县已经超过1000,占35%。鉴于科技特派员人数、实力相对有限,福建创新地把科研单位与地方政府整体对接,集中攻关区域产业和科技难题的模式。这是整个科研机构和农业合作。一个是大专院校主要的方式是推广专家大院模式,到2011年,全国有26个省相继成立了专家大院。一般来说,专家推广行为和个人利益联系紧密的,健全的专家大院可能在农业推广的作用很显著。第二个供销社,供销社有一个综合服务设和专家议院,总体上看它覆盖农户的范围还比较小,在技术推广体系难占有一席之地。最后就是农民田间学校,这可能是国外的NGO在中国的推广,就是想通过农民自主式的参与,提出自己的需求,来解决农业发展问题。到2011年,我国累计开办了稻农田间学校三万多家,棉农田间学校700多家。科技研究的统计表明,稻农接受培训以后,农药用量平均减少30%,亩产增加约20公斤,但是现在整个在中国的覆盖和参与的农户比例还非常有限,主要是提出一种新的理念和新的机制。

 四、中国农业科技投资及其收益变化。

 从表里可以看出来,我国农业科研投资的强度是不断提高的,但是你要跟发达国家比,相差还是非常大。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达国家的平均科研投资强度是2.37%,算最低收入的国家八年平均水平是0.65%,也比我们09年的0.34%要高。所以我们投资的总量是在持续上升,但是投资跟整个农业产值的比值还是处于很低的位置。

 投入机构出现了很积极的变化,从表里可以看出,整个种植业的科研投资还在快速增长,但是比重有所下降,说明国家对其它产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倾斜。比重变化最大的是农业服务业,97年的比重是6%,08年已经提高到16%。

 测算农业科研投资的收益。在这里,农业科研投资总值为农业科研投资的生产弹性系数乘以全国的农业生产总产值,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再讲了,大家都知道。从结果看边际收益,因为整个农业科研投资有一个滞后期,我们从8年和12年的周期来看,整个边际收益和长期的边际收益都还是很显著。第二个是有一个边际收益递减的特征。这个8年、12年都是这样的。

 整个农业科研投资的力度在加强,但是相对来说,它的投资来源相对还是比较单一,以国家投入为主。怎么把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变成在以国家为主的情况下走向社会化,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还是要更加重视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五、农业科技与农民对科技的诉求

 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的评价。农技人员的评价就是3%-4%的被调查的科研人员认为,当前农技队伍知识技术老化,62.2%的人认为存在知识技术老化问题,但并不是很严重,就跟现实的需求来讲并是很严重,3.3%人认为不存在知识老化问题,33%的被调查人员应该对基层的农技人员来进行再教育,简单的培训可能已经不能满足为农民服务的需要。

 哪些因素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根据农民的选择,农技人员就认为可能资金不足、交通工具配置不够跟培训条件缺乏是最主要的的三个问题。从自身需求来说,基层农技人员最希望获得的支持给予更多的资金资源,给予更多的政策,而且政策的覆盖范围要更大,应该有更加充分的人才流动的政策,这可能是农业科技人员的想法。第二方面是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农民的需求是要得到农技人员的指导,这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要降低使用技术的成本;降低使用技术的难度、复杂性,也就是和温教授说的一样,一定要把一个技术要点拿出来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农民知情、会用;投入产出比要高,市场前景好、技术风险低。从这些看,尽管第四个是最综合,但是在农民的打分里面,可能并非是最高的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出现新技术时,1/4的农民可能会马上采用,一般农民可能会做一些小规模的尝试,20%的农户可能要看到别人用得好了才会用。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了。过去可能是一定要示范之后才可以做,现在由于整个农业技术推广品牌做出来了,农民接受程度在显著加快。农民最希望政府加强的三方面工作是加强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兴修水利,改善农民生产条件;加强先进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强优质品种的培育。后面是相对的分值(图)。农民对农业技术培训方式和内容的评价表现在三个方面:73.6%的被调查户反映,培训大都以上大课的形式举行,方式很单一;16%的农户反映培训时间段和农时不匹配,学习的技术不能马上应用加以巩固,也就是说在农闲培育可能并不是农民能够普遍赞同的方式;8%的农户反映,培训内容和实际需要有脱节,2.4%的农户认为是现在的做推广的教授、技术人员可能知识过于老化,他们所讲的东西可能并不适合现实的需要。

 最后想讲讲,我们在农技推广方面,我们老在讲一个农技推广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太低,这可能是一个误区。真正能够转换成生产力的,就像袁隆平这样的杂交水稻,一定是在科研成果中是个非常小的比例,就是科研里面的90%是不能成为(生产力的),如果大家为了提高成果的转化率而去做,可能农民也不会接受。大家不会把精力去做好那个10%、5%。真正对农业生产起作用的可能是5%-10%的科研成果,这些才是真正有大面积推广、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的。所以,我们不要觉得那3%-10%很低,我们的很多成果并不成熟,所以如果要把它转为生产力,可能一定是极个别的农民,反而会影响整个的农产品的安全。

 我就说这些东西,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而成)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时间: 20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