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评论 > 学术顾问 > 高培勇 > 高培勇重要观点 > 文章详情

高培勇:不妨沉下心来理性面对中国财政收入增幅回落

发表于 cjyyzb

一则有关“前5月财政收入增幅回落近两成”的新闻报道,又把人们围绕当前财政形势的心绪搅动了。说担忧也好,言焦虑也罢,这一次被搅动心绪的人,恐不在少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大有山雨欲来、风云压顶之势。
的确,咋一看到或听到这样的消息,即便对于始终追踪中国财政收入变化轨迹的专业人士来说,也不免产生触目惊心之感。然而,沉下心来,把财政形势的前因后果、变化规律以及所能做的事情仔细过滤一番,还是可以有一些新的发现。
在讨论财政收入形势时,人们常用的参照系是去年同期指标。以去年同期指标做参照系,便往往会有今年财政收入增长多少或增幅多大之类的判断。但与此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个、且可能对于研判财政收入形势更为重要的参照系,则常常被人们所看漏。这就是当年预算指标。以当年预算指标做参照系,我们所得到的,便往往是今年财政收入超收多少或超收幅度多大之类的判断。
不妨以这一次的例子说明两者的区别。今年1—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2.7%。操用前一个参照系指标计算,这个数字,较之去年同期32%的增幅,确实回落19.3个百分点。但是,换用后一个参照系指标,这个数字,按照今年9%的预算收入增幅指标计算,则就不是所谓“回落”,而是“超出”3.7个百分点。同样是12.7%,站在不同的角度或操用不同的参照系指标,所得出的结论确是有所不同的。
其实,更实质的问题还不在这里。循着上述的分析进一步看,我国今年前5个月财政收入的增幅回落,无论涉及多大的规模,都不过是在“增幅”范围内的回落。它只不过表明,相对于以往的、持续多年的高增长速度而言,今年的增长速度变得低一些了。或者,至多还隐含地表明,照着这样的势头走下去,今后的增长速度有可能更低一些。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意味着,迄今为止,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势走向,不过是以往增速的放缓,而非负增长,更非低于预算指标的增长。它所能影响的,至多是超收收入的多与少。它所能带来的,至多是超收收入规模的减少或超收收入幅度的下降。故而,它绝对没有达到可能动摇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基础的地步。
说到这里,笔者不能不再次提及叶公好龙的故事。之所以人们在财政形势的判断问题上一再地跳出预算框架而追求脱离预算基础的实际增速,无非是因为,在很多人的眼中,预算指标特别是预算收入指标不过是当年叶公所爱好的“龙”的翻版。它的作用,充其量就是当画看,做摆设。一旦画中人真的要走下来了,一旦做摆设用的物件真的要有点作为了,便不免会去伪存真,将当画看、做摆设的东西丢在一边,而上演全力追求或全力保证收入实际增速的一幕。
再进一步,对于今年的经济形势和财政形势,分别于去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3月举行的“两会”已经做出了全面的、客观的分析。应当说,迄今为止,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放缓,都是在预期之内的事情,甚至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事情。无论是7.5%的经济增长计划指标,还是9%的财政收入增长预算指标,都属于在此基础上的相关安排。既然发生在既有预期和相关安排范围之内,我们大可不必为当前财政收入的增速放缓而惊慌失措,自乱阵脚。沉下心来,理性的加以面对,特别是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的既定精神落到实处,才是上策之举。
作者:高培勇,中国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