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NAES,以下简称财经院)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共同举办的“NAES宏观经济形势季度分析会(2018年1季度)”在京举行。与会著名专家学者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2018年1季度经济走势,研讨了应对经济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财经院课题组报告认为,2017年经济增长受供给侧改革、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净出口改善等因素推动,这些因素在2018年1季度继续保持动能,推动工业生产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民间投资增速略有提高,基建投资增速仍高于16%。
汪红驹研究员代表课题组做主题报告
在供给侧改革的持续作用下,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迹象初显。产能利用率提高,新产业新产品引领作用增强,服务业持续增长,新动能和消费相关行业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增长,消费市场新业态新消费迅速发展,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涨幅收窄,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好转,财政收入状况好转,金融运行平稳,金融风险得到控制,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储备平稳增长,就业总量保持稳定。初步预计2018年1季度GDP增长6.9%,消费物价指数上涨2.1%。2季度受外部冲击影响,美联储加息提高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难度。中美贸易摩擦为中美贸易带来阴影,美国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加大了金融市场的调整压力和风险。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是6.5%左右。决策层已经相对淡化经济增长目标,更加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本轮经济回升的重要因素,如房地产投资、出口增长都已经基本进入后半程,预计今年经济增速将出现小幅调整。首先,从投资来看,在防范金融风险、金融供给收缩的情况下,国内投资需求面临下行压力。其次,贸易与外部需求方面,当前外部经济表现持续向好,但当前两大因素可能对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构成影响,一是美联储加息过快导致全球货币金融条件持续收紧,中央银行线性收紧货币条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货币金融条件的持续收紧可能最终影响到经济基本面;二是贸易争端加剧给经济增长和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构成风险。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稳中趋好,虽然存在经济下行的预期,但不存在显著负产出缺口,宏观政策的重心是深化供给侧改革,提高长期潜在产出。我国从改革开放到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总体上没有出现过古典式经济危机,期间虽然经历过一些经济波动,但都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化险为夷,取得的经济增长成就举世瞩目。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实现“新三步走”战略目标,并不需要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只要保证不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宏观调控失误,在未来三十多年只要保持高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着力于解决好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就能顺利实现。
(图中左上为财经院汪川副研究员,右上为冯明博士,左下为刘霞辉研究员,右下为吴庆研究员)
财经院副院长夏杰长研究员主持会议。财经院院长何德旭研究员做总结发言,并对2018年宏观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做了分析。财经院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红驹研究员代表财经院课题组做了主题报告。财经院副研究员汪川、助理研究员冯明分别就2018年1季度的中美贸易摩擦、结构性物价上涨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刘霞辉研究员、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吴庆研究员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