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于2016年8月18日9:00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九层学术报告厅召开“2016年《“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发布会”,并正式发布《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本次发布会将邀请业界领袖、专家学者及主流媒体,结合“三农”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轨迹,共同探索互联网金融助力“三农”的本源与未来之路。
2016年《“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主编王弢:
尊敬的高培勇院长,尊敬的蔡继辉副总编,尊敬的王思聪董事长,尊敬的杜跃进总编,来自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建院、国研智库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媒体朋友们,还有热心“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易经》讲到“龙虎相济、形风布雨、助力三农、无上大德”,我作为本书的主编,我们同时感觉到今天这场雨对我们这本书来说也是一个洗礼,我也诚惶诚恐,一方面担心这样一部作品不能让学术界觉得很解渴,另一方面也担心不能有效化解社会各界人士对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误解。但是我们一直也相信,通过出版“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让大家意识到“三农”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有所为,还能大有所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天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此次会议全程由联想控股成员企业——北京同城翼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嘉宾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高培勇院长,经济参考报社杜跃进总编辑,社科文献出版社蔡继辉副总编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徐洪才部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冯兴元研究员,中国乡村建设设计院李昌平院长,国研智库国际研修院首席经济学家李溦院长,中国保险报社杜宗良总经理,最后是我们的主人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先生。还有我们的媒体就不一一介绍。
今天我们还请到中国网对本次会议进行全程图文直播,感谢大家的到来。
第一项,有请高培勇院长代表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热情的欢迎并且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蓝皮书的发布会。我们今天的蓝皮书名曰《“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勇坚研究员告诉我这是全国第一本“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研究互联网金融非常普遍,也有各种各样的著述,但是在互联网前加上“三农”两个字,以“三农”互联网金融作为主题的蓝皮书,我们是全国的第一本。
这本书是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室主导编写的的。大家知道,财经院是一个智库色彩非常浓厚的多学科的的研究机构,我们总共编制加起来是85人,再加上聘用的人员合起来是一百人左右,这一百人左右的研究队伍大致覆盖了十几个学科,因为我在人民大学做过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科建设比较熟悉,在我印象当中应用经济学领域的绝大部分学科,财经院都是覆盖的。这十几个学科当中互联网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室,我们说它的历史可以往前追踪到本世纪初,那时候这个研究室叫电子商务研究室。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适时把电子商务研究室改建为互联网金融研究室。
社科院的很多学科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虽然人数非常之少,但是以社科院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影响力能够起到辐射和牵引作用。我们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室身处财经院多学科的背景,或者说它能做到什么呢?就是我们一直作为财经院研究特点,并且努力彰显的一个机制,叫做多学科会诊问题。互联网经济研究室只是一条主线索,由互联网金融研究室可以至少牵引和辐射财经院的这十几个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包括我们今天谈到的金融问题,谈到的“三农”问题,谈到的其他方面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恰好我自己一直认为契合互联网+经济,再+若干个应用经济的学科,这样一个新的时代。
今天这样一个主题,勇坚研究员也告诉我,这是非常契合今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精神的。每年中央都要围绕着“三农”问题发布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了互联网金融。根据这样一种新的精神,并且植根于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我们今天以“三农”互联网金融为主题举行这样的发布会,实际上就想汇集各方面的智慧来贡献我们对于“三农”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主题的智慧。我们也深知,对于各方面的经济问题,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很多,贡献的带有智库色彩的观点和建议也如雨后春笋之势,但是在其中其实最需要的是那种真正学有所长,而不是票友,真正能解决问题,而不是万金油似的那样的真知灼见。所以专业化的研究加上真正意义专家的结合,其实是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最需要的。其他的经济领域的研究如此,“三农”互联网金融研究领域其实更是这样,也很希望能够借这样一个蓝皮书发布的机会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对于今天这样一个新主题的研究的心得。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预祝今天的会议能够圆满成功!再一次感谢大家莅临财经院并参加我们今天的会议,谢谢大家!
王弢:
感谢高院长的精彩致辞。而且高院长刚刚在致辞中有一点说得我们特别感动,为什么?我们做这一部《蓝皮书》绝不是用票友的态度对待它,是一个以专业的精神面对一个纷繁错综的“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情况,所以我们相信我们以依托中国社科院这么大的智库能够将第二部《“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做得更好、更精彩。今天,我们很有幸也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教授。
下面我们邀请《蓝皮书》的娘家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发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
尊敬的高院长,尊敬的各位专家,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们,首先我代表社科文献出版社对这本蓝皮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因为在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的今天,这本蓝皮书出来,我们有一本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但是涉及“三农”的这是第一本。同时我们社科文献出版社是整个皮书系列品牌的打造者和维护者,首先跟各位专家简要介绍一下皮书的情况。因为很多专家和媒体朋友都知道,但是今天还有很多第一次参加我们皮书发布会的专家学者。
皮书系列是我们社科文献出版社打造的著名的学术品牌和图书品牌,主要是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从出版情况去年已经达到339种,从上世纪90年代末出版,到今天已经20多年,我们出版的品种数累计起来接近2000种,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力都出来了。在皮书系列当中关于经济、社会、金融、法制等等各个领域都包括,在皮书系列里关于“三农”问题研究的还不多,我们最著名的《农村绿皮书》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编的,这跟国家统计局农调司合作,其他涉及“三农”问题的蓝皮书和绿皮书相对少一些。
无论是农业问题还是农民问题,当然归纳起来是“三农”问题,它的重要性这都不用再赘述,我们希望通过这本蓝皮书的出版能够让农民也能享受到整个互联网发展的红利,也能享受到现代金融的红利。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参与到“三农”问题的研究当中来,比如经济学家更多的研究农业、研究农村经济,研究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问题,社会学家更需要关注目前农村的社会问题,包括结构问题和农村教育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等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刚才在贵宾室的时候一位专家说做蓝皮书是需要情怀的,研究农村问题也是需要情怀的。当然有情怀是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专业性的精神,专业性的学术研究能够加入到“三农”问题研究当中来。
关于我们“三农”互联网金融,无论是从实践当中还是从我们蓝皮书的研究当中,我们也希望能够一方面对农民这种风险意识的提高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在监管和政策制定方面加强研究。因为互联网金融本身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金融本身都存在很高的风险,再加上互联网这中间的风险,风险程度比传统的金融更高一些。另外在农民的风险意识、现代金融意识有待加强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我们无论是学术界特别是我们业界要做更多的工作,一方面是提高这种风险意识,另一方面从政策制定、从监管的角度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从蓝皮书编纂出版和评价的角度,这本蓝皮书作为第一本,从昨天下午一直到刚才都在翻看和学习过程中,整体来说是比较扎实的,比较厚重的,里面有很多大量的数据,有一线的调研,是一本很好的蓝皮书,应该说作为第一本起点非常高。当然作为第一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空间和不足,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跟课题组沟通交流。从目前我初步的感受,还有几方面简单说一下,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我们共同把蓝皮书做好。
第一,选题上希望更宏观一点,现在具体的微观非常多,非常厚实,如果在宏观上再加强一点影响力会更大一些。我们现状分析更多,将来在战略性、长远性的主题上,议题设置上如果能够再加强,可能影响面更大一点。因为我们整个蓝皮书最早的定位是希望影响公共政策,把它定位为一种智库产品或者应用对策型产品,如果在政策和监管层面产生更大的影响的话,对于现实的推动会更大一点。
第二,在篇章架构上考虑再设计,目前是比较合理的,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探讨,在“三农”互联网金融里面有生产性的金融服务,也有生活性的金融服务,站在农民角度投资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我们可以分专题进行研究,把这一块研究深入一下。
第三,提醒一下,我们的蓝皮书是以学者的视角,以学者的立场,通过扎实的基础性的学术研究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既不是政府的工作报告也不是企业的商业投资或者广告,这中间当然我们翼龙贷的老总也在,他们对这本蓝皮书的编纂出版提供大力的支持,他们一定站在另外一种视角来编纂、出版这本蓝皮书,真正站在学术、智库报告的角度来把这本蓝皮书共同做好。
最后,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我们蓝皮书工作的支持,感谢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媒体的报道。今天是发布会,我们也希望广大媒体界的朋友们真正把皮书上优秀的成果传播出去,共同无论在学术界还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在企业界产生影响,真正为我们农村、农民朋友“三农”互联网金融或者是整个农村的发展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谢谢大家。
王弢:
感谢蔡总编,刚刚在致辞过程当中有一句话让我感受很深刻,蓝皮书是社科文献出版社品牌性代表性的著作,一个系列,我们为什么已经有了互联网金融这本蓝皮书还要出一个“三农”互联网金融呢?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呢?可见社科文献出版社这次正儿八经投入到农村里面有情怀还要接地气,“三农”互联网金融这本蓝皮书也是接地气的事情,而且蔡总编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一定要最后在结构上包括篇章上再进行调整,我们相信在各位学者的努力下,通过我们专业的视角,通过社科院这个平台专业的视角将蓝皮书做得更好、更完善。刚才蔡总编也提到一点做农业是要有情怀的,今年3月份我们很有幸跟一位有情怀的人去了浙江,去了浙江的杭州、金华、衢州,看了看翼龙贷公司在浙江的发展。而这一个有情怀的人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们有请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先生。
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
感谢我们的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还有我们一直关注“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朋友们。今天雨比较大,贵人出行多风雨,想起了在2013年是一个值得我们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要记住的年份,大家有的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互联网金融的元年我认为整个中国互联网金融如果说2013年定为元年的话,有几个事件不能忘掉。
第一是新闻联播报道翼龙贷,2013年的3月底我印象当中我去跟监管机构沟通,得到了一个消息,说中央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做一个调研,那时候因为翼龙贷是温州政府的试点单位,他们说你们抓紧跟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我找到了有关部门,而且写了12万字的报告,那个报告当然现在回想来看可能很粗浅,但是我相信中国的P2P互联网金融肯定是从我们翼龙贷这个报告,监管机构包括政府包括高层得到了一些东西,那个报告的主题叫P2P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监管。那时候写得很粗糙,是温州政府让我们写的,写完之后我想对于政府了解互联网金融P2P会有一些参考。5月11号新闻联播有一个2分多钟的报道,这个报道对于整个行业包括主流媒体,因为那时候的主流媒体事实上对P2P对互联网金融是有一点质疑的,每次报道都是要后缀是质疑这个行业,5月11号新闻联播播出来以后,至少我作为从业者能够感到完全转向了。转向之后,过了一两天以后有一个领导的秘书跟我说,王总,播完你们以后,你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事情?我说做什么事情?因为作为从业者来讲,主要是低头做事情,没有考虑到有些更多的东西。他说你是不是应该为这个行业代言做一些事情。
后来我一想做什么呢,我就召集那时候对P2P互联网金融有所研究的这些人,比如黄震、易欢欢成立了一个千人会,成立千人会是7月份的事情,但是6月份的时候我就召集这些人,因为那时候不认识别人,在我身边找了这些人成立了一个千人会,千人会的成立对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23位发起人,我们当时定了一个调子,任何人在场合上演讲都要提互联网金融,而且还都要带着这23个小伙伴,所以才出现元年。还有一个现象,余额宝,余额宝是在六七月份上线,余额宝的上线对于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业态确实又是一个推动,所以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恰到好处的定位。
翼龙贷,在互联网金融当中是不可或缺,我认为互联网金融P2P难离开翼龙贷,我对我们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我相信不会有这么好的势头。因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是世界第一,现在我看了以美国为主,以另外一种声音提到科技金融,事实上我觉得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还有一点本质的不同,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是每一个人都要享受到金融的服务,科技我觉得就像IT似的,IT不等于是互联网,互联网也不完全说是IT。翼龙贷的模式在农村我们也是从一开始就是做农村,而不是一开始做城市和其他产品我们转到农村,从翼龙贷成立的哪一天我们2007年给予互联网做金融信息,我们2009年做P2P的交易,我们2009年是在天津郊区发的第一批养鸡养鹅的贷款,从2009年到现在在战略上没有改变说要做其他的业务,一直以来就关注的是农村。所以从翼龙贷来看,我们定位是“三农”。而且这个定位也得到了联想控股的大力支持,我们曾经也想过说是不是做一些其他产品,但是从刘总和朱总认为说“翼龙贷,思聪我们还是把农民的事农村的事先做好再说”,所以得到了上下的一致认可。
到目前为止,我们帮助了60万个农村的家庭用户,从李博士包括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数据来看,翼龙贷又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就是覆盖农村的弱势群体,扶贫,因为到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全国有700多个县是扶贫县,翼龙贷覆盖了一两百个,有可能我们这个速度还要继续加快。
翼龙贷独特的模式我们叫做1.0,这一次我们CEO毛向前投了翼龙贷以后,一年多的时间对翼龙贷做了整个平台级的定位和升级,叫做战略2.0。我的时代就是定位1.0。1.0是什么?是用了加盟模式,加盟模式大家都知道跑马圈地,但我理解这是一个符合互联网思想的。你怎么先做到覆盖,网点的建设,在互联网领域里你做一个小而美,而且在整个商业模式当中就覆盖那么一点,不足以是一个模式。所以说互联网就要做大做强,能不能快速做大做强,这是当时我的一个思想,所以我们没用多久在全国到目前为止是超过50%的省、市、县、乡、村,这一点任何一个互联网机构和其他机构都没有做到。我们的1.0更多的是说我们先把这做起来,把网点建起来,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做到了,利用加盟的模式。
这个模式我们也理解,做了一个2015年的回顾和总结,发现确确实实这种模式有它的一点问题,就像很多的人说翼龙贷是一个奇葩,监管机构到时候说翼龙贷是独有的模式。但是从今天来看,确确实实我们加盟模式需要渠道升级,怎么升级?我把这个也正好略微讲一下。把我们2015年以前所有的新进盟商变成合伙人,以前是背对背的弱关系的合作,2016年以后变成合伙人,合伙人是强关系,强关系就是有利于资金的放出,也有利于资金的管理和回收。所以我们在战略2.0当中也谈到了很多的升级。再有是风控的升级,我们提了全链路大数据风控,通过反欺诈、通过多维度的爬虫技术,从目前来看我们团队建立了很高的团队叫做大数据团队,这个团队到目前为止如果让我总结的话,翼龙贷如果从第一天就有这个团队的话,到现在至少给翼龙贷省3个亿的资金。现在也不晚,因为一开始也没有那么多的数据,现在数据也越来越多。从产品上我们也升级了,升级到什么呢?
以前我们是完全服务于投资人,到2016年我们产品升级的时候,怎么样去服务于借款人和农户,大家都知道农民的金融需求和企业和我们城市人群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座的专家都是研究农村的,农村农民的金融需求是什么呢?借完钱以后有几个大难点,有时候你不电话催一催他都不还你钱,有时候你不到他家里拿,他都不还你钱。我相信阿里、京东其他以外的纯互联网模式,目前来讲三五年之内可能还是戏不大。
另外,农村还有一个现象,种土豆和西瓜,一定是在那个时期卖完了才行,如果没卖,还钱也确实很难。所以造成翼龙贷,我强调逾期率很大,损贷率很小。逾期率是什么?有可能猪和羊卖掉了才能还你钱,所以造成互联网这个行业又有一个特性,每月必须投资人得拿到钱,主流P2P都是这样。以后我们也希望做到能不能5个月还一次利息,或者一年再还一次。可是现在主流P2P互联网金融要求用户体验,是每个月都要拿到利息,这下农民就惨了。有的没办法,羊不到卖的时候就卖掉了,有可能蔬菜还不够完全好的时候就卖掉了,做互联网金融翼龙贷确确实实是跟所有的金融产品不一样,这时候会造成投资人的用户体验不好,说怎么我的利息又没到帐呢。后来我们也解决了。翼龙贷先垫付一下利息,造成我们给盟商的垫付力很大,但是传统金融记账的财务的审计和记账方式是什么呢?3个月或者多长时间,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现金流包括逾期和垫付,翼龙贷不是,我觉得一个农民真正还上钱一旦这次还不上,很有可能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一年以后又有一个问题,你每个月都要去他家一趟,或者每三个月去一趟,如果真一旦不去了,农民还有一个现象说我还还钱吗,他的法律意识和履约意识不强,我教育我们的盟商不管他给不给钱,每个月去他们家一趟,去一趟的目的是说你现在还不上这个钱,你还要记着还我钱,如果三个月或者半年不去,农民说这个钱你们也不要了,我也不想还了,因为本身你也不找我了,这就是做农村的金融和任何商业模式的痛点,非常的难。所以今年我们提出来一个口号,在产品上我们跟农民怎么办,通个APP,比如这个月不还钱,在你的APP里,比如说说一句话,分享一下你们家养的、种的是什么东西,或者说你分享完了以后,你每个星期签个到,我这个月给你减少50块钱的利息,为的是什么呢?让农民有一个守法履约,让他记住有这样的事,如果不行就麻烦了。我们在产品上做了一个大量的改革。
我们对于农村的模式上也有一个更多的思考,把盟商变成我们的合伙人,我们以前是发现一个现象,我们的盟商也有,但是报道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盟商把钱放出去了,他不给你收了,由于成本问题等等跑了,不管了,我们发现是很大的问题。同时也把这个地区害了。从行业现状来看,这是李老师和王老师给我们的数据参考,说农村还有3万多亿的缺口,我只知道说农村的“三农”金融有二三十万亿,三万多亿的缺口足可以翼龙贷或者京东、阿里去做,有很广阔的市场。
我再讲讲全国农村是怎么样的现状。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农村金融的需求是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是刚需。为什么呢?如果这个村要落后,谁也不用钱,当这一个村一两个户用钱养了羊、养了猪和种了蔬菜的时候,这个村很多人都效仿他们,都去借款。所以我在学金融的时候曾经听过老师说过一句话,金融这个需求是创造的,是刚才需,从农村的来讲确实是这样的。如果整个村要借款的话,就形成一个什么呢?小的计算地,比如种桃、种梨的计算地。
现在大家都知道,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绿色环保问题,再由于我们中国的消费群体的中等收入的提高,对这些无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我们看农村机会非常多,比如微电商和电商,如果说中等规模的产业基地都卖得非常好,包括基于农产品电商或者微电商,基本上创业都非常赚钱。
所以我认为,农村是一个历史上目前最好的时代,可以说你到农村去创业,只要增加一点销售行为,金融服务和技术投入,没有不挣钱的。什么灾害、水灾,包括自然灾害,事实上现在我们防止这个灾害产生的手段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好,没有想象说像以前农村不好,农村的创业非常艰难,其实不是。还有是政府对小农业的支持,小农支持也很大,比如保险政府的支持等等都很好。有的人如果去农村的话,翼龙贷是非常好的选择,金融服务。其他的我觉得由于今天的日子不便于多讲翼龙贷的事情,我只是说翼龙贷在“三农”互联网金融当中解决的不是农村金融贵的问题,我们是解决农民农村金融借款难的问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趋势发展,每年至少应该降两三个点,翼龙贷现在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的交易额又增加了一倍,现在每天我们能达到两个亿的交易额,实际是一个亿多,因为也存在着债权不足,翼龙贷的债权相对还好一些,也存在着不足,翼龙贷的资金受行业的整顿和调整,我们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所以我也希望翼龙贷对于我们蓝皮书的2.0继续提供支持,同时也希望我们的专业学者、媒体的朋友跟我们去农村,因为我们现在工作是一个常态,有可能我们每一两个月都要满足社会各界跟随翼龙贷去农村、去农户看一看他们的状况,也是一种邀请。谢谢大家。
王弢:
感谢王总。王总刚刚用了比较长的篇幅跟大家分享翼龙贷在最近从2007年到2016年将近十年的时间,从1.0时代升级到2.0时代的想法和一些具体的做法。回到今天的主题,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互金助力“三农”、信用支撑前行”。为什么选这个主题呢?这是和我们这本蓝皮书的宗旨相关系的,互金助力“三农”,“三农”需要人才,更需要资金,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农业与生产的散户,他们在生产上特别需要一些资金,尤其是几万块钱的资金,事实上我们调研过程当中发现信用社和按一些正规金融机构所能够提供的贷款非常有限,而且受制于手续非常复杂,以及需要担保等等各种形式,所以农民需要钱却找不到钱或者用不到钱,怎么办?我们想用互金这种方式解决,蓝皮书也提到。
回到思聪董事长提的问题,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蓝皮书第91页,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蓝皮书,对于我们所有翼龙贷的借款户和投资者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它的数据库里抽取150位投资人和借款人,同时特别对男性和女性比例分析一下,我们想翼龙贷因为有思聪董事长在,思聪董事长也是一个品牌和标志,如果翼龙贷升级到2.0时代,我们想通过这种形式可能会增加更多的由于思聪董事长个人魅力和情怀会增加更多的女性投资人。
回到第二个主题,信用支撑前行,金融的核心和本质是信息,对农民来说,他的信息能不能让他贷到钱或者找到钱,很遗憾,他有没有信用,没法儿转化成信用,这些研究我们怎么样给大家呈现出来,我们今天正好另外一个主编李勇坚博士在这里,我们把时间交给李博士,有请。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主编李勇坚:
尊敬的高院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我代表我们课题组把蓝皮书主要的设想汇报一下。书已经出来了,不能改变,我们所谓后现代性的文本和作者问题,书出来不属于作者是属于读者,我不想做过多的解读,由读者来进行解读。我想说的是我在蓝皮书写作过程当中的思考和调研中的思考跟大家分享,顺便对支持我们蓝皮书的人也表示感谢。为什么我们蓝皮书没有跟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融合呢?这主要是我的一点小私心,我做一个广告,因为我马上要出一本书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尽管蓝皮书有一个条件,是要求原创的,如果蓝皮书出来以后,我的专著就没办法出了,涉及到重复率的问题,这里就缺了这样的章节,如果媒体朋友或者各位学者感兴趣的话,新书大概在10月份会出来了,到时候也可以跟大家进行沟通。
今天主要是讲“三农”互联网金融首先是为什么,二是凭什么,三是如何成长,这是我思考的三方面问题。先看题目,“三农”互联网金融是三个词,“三农”、互联网、大金融。我先讲一下我对互联网的理解,我认为这个世界上让的产生以来,三个苹果改变了人类世界,第一个是亚当的苹果开启了欲望情感,第二个苹果是牛顿的苹果开展理性与科技,第三个苹果是图灵的苹果,开启了计算与网络,大家知道苹果手机的图标是有一个苹果缺了一口,大家很奇怪为什么有那么一个很奇怪的图标,其实这个就是为了纪念图灵的,图灵是整个计算科学、信息科学伟大的奠基者,但是这个人可能在个人品行方面有一些问题,所以可能坐过监狱,在牛津大学当教授以后坐监狱了,坐监狱以后感觉自己心里不平衡,所以就在一个苹果上面注射氰化钾,咬了这个苹果一口就死了,之后留下来就是缺了一口的苹果,乔布斯把图灵作为他的偶像,他的苹果手机也是苹果缺一口,是这么来的。整个图灵在网络计算科学里是绝对的奠基者,当然现在还有第四个苹果,就是AlphaGo,AlphaGO我也专门做过一个演讲,就是最可能导致知识和物质的消亡,但是仍然还有三个苹果在那儿,我倒不担心这个问题。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把互联网通过四个时代,第一是信息海洋时代,挑战信息差行业。第二是电子商务时代,对金融行业来说有大数据的基础。第三是社交网络的时代。这时候我认为未来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肯定是标配,未来的发展,众筹、P2P的模式会流行起来。最后是兴趣网络时代,金融行业一定会走向个性化和社区化,也就是刚才思聪讲的小而美的问题,我觉得这是未来金融的一个方向。(图)这是互联网的一些数据。
回到正题,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背景,“三农”金融为什么这么难。二是“三农”+互联网金融能不能加进去。三是“三农”互联网金融如何成长,四是对未来的展望。里面有的东西书里没有。
第一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背景问题。“三农”金融一直是有问题的,我们调研里面刚才思聪董事长也说了,农村金融是一个特有的高风险的情况,我们调研也重视了,而且人民银行的数据也证明,一般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农村金融大概是城市金融的五倍,这是有全国数据的。第二方面是由于“三农”金融的特殊性,我们传统金融的评估模型在“三农”是用不上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那么多农村三万亿的金融缺口,为什么商业银行,甚至农村信用社都不愿意占领这个缺口?因为它的模型在农村用不上。而且因为它的模型用不上,所以我们实地调研发展,我们跑了全国六个省市做了调研,外面的图有两个没有写上,一个是湖南、一个是贵州,我们都实地调研了,但是没有加上。为了解决这个信用成果问题,就有很多奇葩的规定,比如说要有正规营业执照,要有两个以上公务员的担保奇葩的规定。因为是用的原来的模型会附加很多奇葩的条件。
第三是“三农”金融的缺口。其实3.05万亿只是一个方面,我认为是三个方面的缺口。第一个是物理缺口,物理缺口就是硬机构,在农村金融机构很缺。我做了一个数据,广义的农村地域面积,就是除了城市以外的面积,城市的面积大概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农村占99%。狭义的说耕地的话,也占了中国国土面积的15%,农村的人口占比是44%,农业占GDP的比重是9%,我们农村的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6.4%,我们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大的人口、这么大的产业,整个来说它的平均数字达不到。农村是存在物理性缺口。二是业务缺口,我们实地调研当中对这个问题感触特别深,农村的金融网点主要是吸储,对于新型金融业务的拓展第一没有动力,第二没有方式,第三没有手段,第四基本不做。世界银行也说了一句话,要避免狭隘的农业信贷取代更为广泛的农村金融。这是典型的业务缺口问题。三是数量缺口,刚才思聪董事长已经说过,我们书里专门有一节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大家可以参阅。
第二,“三农”+互联网金融能不能契合?
一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终于有一个合法身份。刚才高院长已经强调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说了。国家也有一些政策,比如说普惠金融规划也说了互联网金融的事情。有了正式的合法身份以后,互联网金融要突破服务的物理极限,这是第一个契合的可能性。一个固定的银行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固定成本是200万,这个我们也调研过,阿里也调研过这个问题,我们数据都差不多。单笔贷款的运营成本大概是5000块,这样高的成本肯定会在物理上限制农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突破物理限制。
二是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这一点是各大米……银行中国区的总裁高善先生,我跟高善先生一起调研的时候,他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说原来的金融服务都是富丽堂皇的门面,高大上的东西,农村感觉很自卑,不敢去享受这个金融服务,互联网能够使你有这个平等感,能够享受金融服务。
三是从熟人征信到互联网征信,在书里讲了很多,这也是我们下一个蓝皮书的主题之一。
四是互联网金融更符合农时的需要。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的农作物长成,撒农药的时间窗口是三天,三天不撒可能就绝收了。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买农药绝对三天批不下来,这个灵活性更高。
第三,“三农”农村金融的成长。
一是有了发展的基础。这个发展基础非常薄弱,中国2000家P2P平台,现在是一千多家,正常运营的是不到两千家。专注于“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平台不到十家。我们让学生一家一家去统计过。
二是我们的基础数据现在“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整体规模是120亿到130亿,在2015年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缺口的0.4,相当于我们互联网金融总体规模的1%,是这样的概念。
三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具体模式。首先是线下风控的P2P的模式,再就是…供应链产业链的模式,众筹的模式,公益模式。目前说真正的具体模式就是这五种模式。
从风险来说,第一是刚才说的农业它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本身不能改变农业的高风险,只能发现风险,发现风险,现有的模型肯定是不行的,不符合农业的需求。我们需要全新的由下到上的风控模型。第二是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产品,目前很多金融产品部太适合农业的需要。比如刚才说的农时的问题,农业金融产品灵活性的问题都不行。第三是风控的能力和成本之间的平衡。这个我们调研过,第一个大家想一下,我们的这些服务对象,三农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他是中国金融机构,中国金融机构还享受着政府的优惠政策,他都不服务了,这个成本肯定是高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还看到它的风险特征是不明显的,这个成本就非常高,我们调研里面发现在三农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线下贷前调查的成本是5000元一笔,大概是城市的4-8倍。城市的线下风控像宜信做的好的话,宜信大概也是900块钱一笔,这样的话我们在翼龙贷去调研的话,发现他们一笔贷款的调研成本线下风控调查成本是5000块。
第四,理解未来:“十三五”的展望。
一是三农互联网能不能活下来,这是我很关心的问题,我也分析传统金融机构,我认为有几个优点,有三大优势和两大劣势。第一个就是新添的性能优势,像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都在农村驻了好多年,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农村的储户还是金融消费者都对他们特别信任。二是低的融资成本,吸储的成本很低,基本上一年期就是2%,体系化的支持政策,我们对于整个“三农”金融,国家的支持政策是非常成体系的,我们书里专门有一章说这个问题。它有什么劣势呢?我认为有两点:一是体制比较僵化,二是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硬信息,恰好农民的硬信息非常少。
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三大优势和三大劣势,第一是数据,利用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分析。第二是技术上有优势。第三是体制上比较灵活。我们刚才说你到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大概需要半个月时间,互联网金融如果数据比较齐全的话,可能三天就能计算你的风险特征出来,这个特征能够决定。它也有三方面的劣势,第一是没有政策支持,虽然中央一号文件写了,目前大的格局来说缺乏明确的监管体系,缺乏明确的税收、财政等支持政策。像我们调研过程当中发现,想把扶贫资金和互联网金融结合起来,发现政策上难度很大。第二是高的融资成本。第三是基础信息和数据无法共享。目前来说金融机构的成本它不共享给我们。
二是“十三五”发展的环境,主要是四点。 附加说明,理论上的创新。其中我们有三个问题比较重要,第一是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我们有一个很大的趋势是不太正确,我们强调投资者保护,对于借款人的保护强调得不够,农民作为借款人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一个弱者,我们需要有特殊的保护政策。现在我看到互联网金融对于借款人保护是非常不健全的。而且像我在网上经常看到把借款人的信息给公布出来等等,这种不太恰当的手段,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第二是互联网金融参与扶贫的理论与实践,这是我们这本书一个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第三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体系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
后要致谢,第一是我们这本书作为“三农”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第一本蓝皮书,财经院领导是高度重视,高老师一开始许说,合同上面还写了高老师。夏老师在书里面有了,夏老师是常务院长,他非要做主任,我们财经院两位领导都亲自担纲。第二个我们财经院的新的研究室都参与,像汪老师的政策研究室也有两位研究院参与了这个研究,因为我们副部长经济研究室人很少,就三个人,还有一个在美国,实际上只有我们两个人。翼龙贷对于调研和数据方面的无私支持,还有翼龙贷在案例写作方面派人亲自操刀参与写作。我们到全国各地调研的时候,包括借款人对象,包括在当地的运营中心、合作商对我们的支持。最后还有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各位领导和编辑为了我们这本书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因为这本书历时九个月到现在出版,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要汇报的就这些,谢谢。
王弢:
后要致谢,第一是我们这本书作为“三农”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第一本蓝皮书,财经院领导是高度重视,高老师一开始许说,合同上面还写了高老师。夏老师在书里面有了,夏老师是常务院长,他非要做主任,我们财经院两位领导都亲自担纲。第二个我们财经院的新的研究室都参与,像汪老师的政策研究室也有两位研究院参与了这个研究,因为我们副部长经济研究室人很少,就三个人,还有一个在美国,实际上只有我们两个人。翼龙贷对于调研和数据方面的无私支持,还有翼龙贷在案例写作方面派人亲自操刀参与写作。我们到全国各地调研的时候,包括借款人对象,包括在当地的运营中心、合作商对我们的支持。最后还有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各位领导和编辑为了我们这本书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因为这本书历时九个月到现在出版,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要汇报的就这些,谢谢。
现在进入第二环节,嘉宾发言环节。首先有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徐洪才先生,另外徐先生也是央视经济评论员,有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徐洪才:
首先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我们有关“三农”问题的互联网金融蓝皮书的首发仪式。因为参加这个活动说实话很不容易,我在路上待了三个小时,因为今天一号线瘫痪了。应高老师的邀请来,我一定要参加,而且这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借这个机会讲四个观点,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宏观经济现在遇到了空前未有的困难,大家看到7月份的数据很多数据有点出乎大家的想像,特别是一些金融数据。贷款4600多亿,工商企业的贷款是0,不仅是0,而且是负的,这种情况以前没有见过,当然不光是中国这种情况,全世界的情况也很糟糕,全球现在目前出现了有13万亿的长期国债是负利率,这种情况也是很超越我们的想象力。也就是说,借钱免费让你用,用上个十年以上就不用还利息,13万亿,这显然是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全球都存在着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中国也是一样,权威人士也讲未来“L型”的,很多专家说如果我们不努力,改革不到位,改变“L型”还很难实现。
到底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现在讲得比较多的是创新驱动,这是对的,但是中国基本的国情还是二元经济的社会,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仍然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主题,是我们的重头戏。这种城乡分割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城市的这种先进的生产要素资金、人才、技术很难流到农村和“三农”领域,出现了两张皮的情况,三中全会决定里讲得很清楚,要建立全国成效统一的市场,现在看起来很难有很多体制机制的障碍很难突破。因此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资产泡沫,农村现在空心化,资金流不进去,包括蓝皮书也讲我们农村金融的缺口有3万亿,这么大的需求缺口,我们金融的供给是严重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互联网农村金融是应运而生。我们是找准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个正确的领域,就是服务于“三农”,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提升我们的服务效率,传统的金融业不愿意干这种事,因为出力不讨好,成本很高,不愿意干,而且大家都愿意挣快钱像这样一种相对来说风险比较高,而且成本比较高的金融服务,我们现在以翼龙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这种机构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这一块,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之所在。
第二,这两个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是现在市场经济的核心,总体上看我们并不缺钱,但是我们整个的金融体系出现结构性问题,现在讲得比较多的是传导机制不通畅,通俗的讲动脉血管里面血液比较多,流动性泛滥,但是毛细血管供血不足,这是严重的问题。怎么样通过金融的创新、制度的创新让资金和土地城乡之间这种要素能够顺畅的流动,这是我们未来改革的重要任务。这是第二个观点,需要金融的支持。传统金融支持传统的像银行、保险和直接融资、资本市场,但是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我们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重要的有益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三农”的互联网是方兴未艾,潜力巨大。过去几年时间里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很快,但是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P2P金融服务领域,大家感觉到P2P是一个偶然事件,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能够正好匹配,这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怎么能够拉郎配,能够发现正合适是很难的,现在翼龙贷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比较好的完成了这样一个操作。我初步了解一下,看他们是把众多的资金供给方、投资人给吸引到这个平台来,当然涉及到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跟需求方之间形成一个撮合,借鉴了证券交易所公开的撮合概念,把供给和需求的信息都集中在这个平台上。当然还有线下的支持和服务,因此在全国各地搞了有上千家加盟商合作伙伴,打造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互联网的虚拟空间网络和有形的服务的网下的网络相结合,虚实相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特别是我感觉到中间通过加盟商提供一定的保证金,信用保证,再加上进行田野调查,直接的金融服务,为农户和“三农”服务,提升了我们金融服务的针对性。这是很好的金融创新。当然这种创新现在还是初步的。
第四,对“三农”互联网发展提几点期望。一是要降低成本。现在供给侧改革要降成本,你们最终的金融消费成本有20%以上,这还是偏高,刚才王总也讲到是解决了资金的可得性问题,没有解决资金的成本,这个问题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二是便捷性。让我们普通的农户需求方能够比较便捷的得到这些服务,这方面还要继续努力。因为目前你的客户空间还有很大的潜力。三是产品创新。“十三五”期间金融产品的创新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互联网金融,一个是资产证券化,这两个方向都是刚刚起步,我们大量的沉淀的资产并没有流动性,能够通过证券化的手段创造二级市场的交易,能够转让,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当然这种转让是基于标准化产品的设计,基于市场参与者信用等级,信用可控、信息透明度,治理管理规范,产品的创新,因为现在我们有一些底线,不能搞资金池和平台担保,有一些底线不能突破,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推动产品的创新有很大的潜力。四是希望规范经营,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因为这里是P2P,本质是信息提供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中介,是信息中介,怎么样把信息中介和金融中介有机结合,当然我们要共同推动我们金融监管政策的创新,提供这种生存发展的空间,这也是需要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我提出这四点期望。
总而言之是给大家奉献了一本非常好的精神产品,我要回去好好学习,同时也祝愿我们翼龙贷能够趁势而上,趁着市场有很大的需求,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谢谢各位。
王弢:
刚才徐部长提出四点期望,这四点期望是逐渐水涨船高的非常有意义。最后一点是规范发展,2016年对于我们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尤其是P2P来说是一个合规发展之年,究竟怎么样发展,是否需要借鉴国外一种发展模式和模型呢,我们可以请另外一些专家进行介绍。第二位我们请的是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的冯兴元研究员,冯教授原来做过农村浙江民间和会和孟加拉格莱美银行的一些研究,有请冯老师。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冯兴元:
感谢主持人,祝贺我们财经院和出版社发布了这么一个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因为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金融创新工程的首席研究员,但是我们自己没有这么去做,竟然有人免费给我打工了,我真是感到非常感谢。9月份我陪魏厚凯所长去波兰参加农业现代化研讨会,我的题目是写一篇英文的论文,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没想到我们确实有两位杰出的研究人员给我打工了,但是我建议两位跟我一起完成这一篇论文,这个论文也是划时代的,它的数据最前沿的,非常齐全,而且基于调查和自己的计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祝贺两位主编。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我自己研究的农村金融是结合理论和实践两部分。2014年一下子出了四本书,翻译除外。我很自豪的,其中有一本是中国民间金融风险研究,出来以后,刚才有位资深的研究人员以及主讲人说过,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但是2014年是次年,第二年,出了这本书发现这本书已经老了,因为已经不全了,缺了互联网金融这一块,互联网金融和农村“三农”发展,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关注互联网金融与“三农”的发展,写了一些比如精准扶贫跟移动互联的关系,互联网金融怎么发挥作用。我们农村金融的研究界绝大多数人的知识已经老化了,跟不上了,现在李勇坚老师和王弢老师是站在最前沿,我变成了你们两位学生,这是第一点。
从农村金融的体系来看,我们一般区分为准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正规金融就是接受审慎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民间金融是完全不接受监管的,准正规金融是介于两者之间。像翼龙贷之类的就相当于准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大民间金融的概念。以前我们总结的民间金融的特点都失效了,原来说民间金融的半径比较窄,基于熟人关系,像我专门写过一本书是《钱会》,各种互助会。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为什么一出来大家说是颠覆性的,因为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一出来实际是两边急,一边是像我们研究农村金融的急,因为我觉得我们落后了,一边是金融机构急,他们也觉得落伍了,他们一个是最初的抵制支付宝,抵制余额宝,抵制各种互联网金融+。但是国务院李克强总理他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是很坚定的,包括参加微众银行的开张,包括支持各种微筹、微金融的运作,包括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写入了要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本身一边抗拒,一边是自己建立了互联网金融的部门,等于是金融互联网化。这两边凑在一起,不断地跨界,一个是互联网金融,一个是金融机构的金融互联网化,两者凑在一起跨界。
我写过一篇文章在中国农村观察,那篇文章还是很有名的,从局部知识的范式Local Knowledge范式看农村金融的多元化,这个Local Knowledge是海耶克提出来的,当然最初是别人用的,是佛朗尼有一本书叫《Local Knowledge》,海耶克用了这个概念把它作为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社会当中无数的主体存在着大量分散的知识,分散在无数的主体当中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这些知识,计划者、监管者和大的银行没法儿加入,你需要用市场机制来利用它,局部知识不是障碍,是资源,你要用起来。
这里就存在两个人,两个世界管,两种看法,两种结论。一个人是左翼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第二个是右翼的,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海耶克,我翻译了海耶克的两本书,最近今年还有一本海耶克的书在社科出版社出,我自己也写了一本书,是《海耶克与中国》,还在出版。
我们P2P平台、翼龙贷很多互联网金融做的,你会发现恰恰是利用了海耶克的局部知识范式,这个局部知识范式不仅适用于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也适合于我们整体的金融有巨大的空间,包括其他的P2P也有巨大的空间,所以现在很多人把P2P妖魔化是完全错误的,你去看看2016年的P2P的报告,可以看到有好几类,一个是国企的,国企有国企办的P2P,背后有国家的信用,应该是比较安全的,有兜底。第二类是上市公司的,一般搞P2P的上市公司也是财大气粗,还有搞风投的,风投的可能会差一点,但是也是有力量的。还有银行自己下面也有办P2P的。包括翼龙贷是第五种类型,它也是安全的。如果农村是一个大市场,很多农村的产品,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农业就是弱势的。一个贫困的妇女给她3000块钱让她养几头羊第二年卖掉,回报率为200%甚至更高,所以纯粹讲农业是弱势产业,这是存在偏见的。
翼龙贷,农村的市场,你去看看支付宝的利用率,在整个中国是四点几个亿用户,农村也不少,农村现在互联网30%左右,移动互联以后扩展空间巨大,越是扩展厉害,像翼龙贷是信息中介再加上自己还有各地的盟商,书里写的合作商,都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利用了局部知识,实现了海耶克讲的知识的分工,所以未来的翼龙贷和P2P包括其他互联网金融在利用局部知识形成不断扩展的扩展秩序,人的合作的扩展秩序,这个前程远大。祝贺我们财经院,也祝贺翼龙贷,感谢大家。
王弢:
冯教授给大家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全新的思维。海耶克的分散知识或者局部知识的理论,我们很多人可能不熟悉,比较陌生,但是我们可能熟悉碎片化知识,手机上看到很多东西是碎片的,碎片化知识和分散知识或者说局部知识有没有关系,有,但是局部知识和分散知识也有系统性。这对我们翼龙贷来说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对于我们作为研究来说,对于我们蓝皮书作者来说也是具有理论价值的。冯老师的点或者这个创新的理论对我们非常有启发意义,我们下来会再琢磨琢磨。
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教授。有请。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
各位同仁、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交流,首先祝贺我们两位作者,不光是两位,是众多的团队的研究成果。这本书是比较全面,我也是读了一下,学到很多东西。
第二方面,谈谈我自己对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想法。说四句话:第一,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和手段。这在书里面作者也有谈到,普惠金融反过来讲是排斥性金融,要实现普惠就是减少金融排斥,而排斥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地理的排斥,互联网实际上在克服空间的障碍当中它的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支付性的金融服务。我们看到国际上互联网金融发展比较快,用得比较深的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偏远地方,因为偏远地方的物理网点比较缺,所以用互联网在某种程度是替代物理网点。在支付包括借贷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更普惠性的相对比较低成本,不依赖于物理网络、物理网点的服务。
第二,“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机会和优势并存。书里面也说的很清楚,“三农”金融有很多的缺口,这个缺口需要填补,填补的手段很多,互联网金融是重要的手段。同时我们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发展非常快,现在很多的农民朋友都用微信,也发红包。这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也面临着挑战。虽然我们说已经有一定的信息基础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移动互联的发展,但是依然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有问题的,我们到农村调查,很多地方没有信号,到了一定的地方连电话都打不了,到了半山腰联系都联系不上。如果没有信号,没有这种基础性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农村肯定是有挑战的。同时,农民在网上交易的习惯和能力现在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如果没有信息、没有交易,互联网的信息积累是很少的,这也制约了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开展。同时农民的交易习惯,购买的习惯,包括对于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和理解、接触和使用,综合的覆盖率,我看有一个数字是整个上网的渗透率是30%,综合的渗透率到底是多大,我现在还没有这个数字。总而言之,覆盖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针对这些问题,互联网金融是面临着一些挑战的。
第三,面对机会和优势、挑战,互联网“三农”金融的现实选择。这个现实选择是建立在现在目前的农村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信息结构,刚才冯老师已经介绍海耶克的分散知识和局部知识的概念。目前我们看到农村的信息流通结构依然社会网是主导性。互联网金融的选择要正视这个现实,我们看到很多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在农村还是采取的线上线下结合。比如翼龙贷,它这种模式不管是加盟还是王总介绍的将来的合伙制,目的是充分利用农村的局部知识,利用社会网络,利用线下的渠道,将来可能有渠道的扩展,但是目前仍然还是利用线下的渠道。它的好处是把城市里面的资金从资金端通过互联网融通,真正的资产端更多的还是利用目前的农村的局部知识和社会网络。所以一个好的模式,至少现在现实的模式的选择还是线下线上结合,还是充分利用相对比较传统的农村的社会网络。第二个模式,王总提到将来他们从渠道和业务的创新来讲,在农村要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不仅仅是互联网金融,可能要利用互联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农村的电商也好或者互联网交易也好有它的特点,一个特点是很多的产品交易的频率比较低,不像城市,交易是比较低频的。它的很多交易不仅仅是交易完了就结束了,比如化肥、农资、种子,等他把种子用好了,种子高产了,有收益,才能偿还你的还款,不能单单提供金融服务,还要提供农业的推广和农业技术的使用,甚至农产品的流通,包括农产品的收购。如果没有相应的服务,单单靠金融你的风险可能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农村互联网金融也要提供更多跨界的服务,不仅仅是金融,要包括生产资料、技术的使用、产品的流通。刚才王总在展望的时候提到,我在这儿说,这也是现实的选择,面对农村的问题,面对农村的社会问题和农村的综合性服务的需求,现实的选择就要提供综合性的跨界的服务,才能够保证金融服务的有效性。
第四,展望。如果有了这些逐渐网上的服务和信息积累,大数据,将来才能真正依赖于大数据提供服务,这也是降低成本的办法。我们说现在成本很高,这是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现实,不仅仅是我们互联网金融,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利用传统渠道做金融服务的他们的成本也依然是很高的,因为面临着交易成本很高,面对分散的客户,它的贷前调查需要很高的成本,贷中的审查、贷后的管理都需要很高的成本。我们李老师介绍的时候也说到农村的调查成本一笔要花5000块钱,跟城市相比是城市的4-8倍。这些成本必然会引发我们服务的成本比较高。将来如果真正有了现在逐步的推行互联网化,有了数据的积累,真正能够利用大数据提供一些金融,特别是信贷产品的服务,这个成本降低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寄希望于我们大数据的积累,寄希望于包括现在供应链金融的在线化,包括利用在线的互连网络以及群来开发一些目前现实当中的合作社或者互助金融,如果真正有了在线互连网络的发展,能够打破原来局部知识的局部限制,能够开发一些基于互联网的互助金融。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谢谢大家。
王弢:
谢谢马教授的精彩讲解。马教授在中间提到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农村找钱其实更多的是找人,是一种社会网络。根据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学界的研究,中国社会学是世界学科里面是最靠近或者最贴近于社会前沿的学科,中国社会学的研究,社会网络关系或者社会关系对于中国这种金融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通过调研过程当中认为在农村存在两种关系,一种强关系,一种弱关系,线上线下结合的过程,线上是一种弱关系,线下更多是一种强关系,如果发展“三农”互联网金融,我们更期待的是将弱关系变强,将强关系做得更强。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有些时候需要我们更脚踏实地做一些事情,需要要有很好的人和很好的案例。
下面我们有请中国乡建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李昌平先生,李昌平先生在2000年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还有农业真危险”。到底怎么危险,以及李先生最近几年来一直在做的农村内置金融的发展情况,我们有请李先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李昌平:
谢谢有这样的机会来这里交流。今天的蓝皮书我是昨天晚上花了几个小时认真看了一下。我觉得对现状的研究,对未来的趋势判断都很认同。我是一个实践者,看书的时候觉得对我有帮助,我觉得这个书对我有帮助。这个蓝皮书对未来几年的农村金融的发展肯定是产生一些积极的指导性的作用。但是我也对这本书觉得有一些判断,觉得保守了一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比这个书中判断得要更好,基于我自己的实践是这么认识的,比如信贷的缺口是3万亿,我觉得只要有相应的体制性障碍突破的话,我觉得那个判断就是太保守了。说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几年以后是3000亿,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很多年以前去日本东京大学或者大阪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在台湾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认真学过日本农协的发展史和台湾农会的发展史。以台湾为例,台湾一个乡农会2000农民,农会的农信部给农民提供多少贷款呢?我问过很多人,说你想像看,一般问乡镇的干部,他们都说2000万?不是的。台湾一个乡农会为2000农民一年提供的贷款有多少呢?20个亿到50个亿的人民币,是一个乡农会。我们现在一个乡是几万农民,能够为农民提供多少金融服务呢?提供多少贷款呢?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还大得很。
中国农村的金融创新未来很有前景,这是第二次跟王思聪先生见面,第一次在博鳌论坛上,我们两个作为嘉宾,今天是第二次见面。农村的金融理论创新,我们两个有区别,他是高大上的,做互联网金融的。我是做村社内置合作金融的,我是最土的,是跟农民一起来做村舍内部的合作互助金融。为什么要去做村舍内部的合作互助金融呢?我觉得农村的金融市场要把它激活,两样东西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能不能够让农民的土地、农民的房屋成为我们金融的抵押品。我差不多花了三十几年的时间从我的导师对我的误导中间走出来,因为我的导师跟我讲,只要土地私有化了,给农民发了产权证了,农民拿着这个产权证到银行抵押贷款,农民的贷款难就解决了,农民发展没有钱的问题就解决了。后来我花了很长时间去读书,我也花了很长时间去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朝鲜、越南很多地方都去过,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越南的土地已经私有化,能够抵押贷款吗?不能。日本的农地、台湾的农地、韩国的农地是在银行里进行抵押贷款了吗?不是的,是在农民村舍内置金融里抵押贷款的。这个词是我发明的,叫“内置金融”,一个社区里面的农民的合作互助金融里面的农信部,就能够接受农民的土地及其财产的抵押,东亚小农的农民的农地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正规金融的土地抵押品的。
我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以后,十几年前开始做实验,首先第一个村子在我自己的村子里拿了10万块钱回去,做了一个养老资金互助社,把养老资金互助社建起来之后,我出了10万块钱,我的收益分配给老人,我在村里面拿了30万块钱,产生的收益也分配给老人,每个老人出2000块,年轻人要贷款,要跟老人小组去申请,老人小组觉得这个后生很靠谱,你来贷款,用你的承包地抵押。一下子把这个贷款难的问题解决了。
后来我又写了一个非常穷的村子,就是现在很有名的村子,叫蒿滩村,现在是全国最有名的示范村了,中央电视台也多次报道过。我带5万块钱,找政府要了10万块钱,就这15万块到蒿滩村去,蒿滩村的每个老人出2000块,七个乡贤每个人出2万块,14万块,我们组建养老资金互助社,也是一样的。我对外的名字叫“村舍内置金融”。我建起来之后,农民很简单就用自己的林权、承保地抵押贷款。土地就可以抵押。我们最高贷款规模达到多少万,达到700多万。蒿滩村因为有了村舍内置金融,可以把各种资源集中起来,因为可以把土地当存款使用的,你可以把你的房屋当存款使用的。比方说你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屋,你出去打工了,你的土地闲置了,你可以把土地、房屋当成一个存款存进来,你存20年我给你2%的回报,你存30年我给你3%的回报,你存40年我给你4%的回报,这样我把资源资产打包,再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改造变成一个旅游村。不仅解决了农民的贷款难,是把农民征信体系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以后农民要什么服务就给你什么服务,比如要种子就给你种子,要肥料就给你买肥料,要饲料就给你买饲料,要什么给你服务什么,因为你有征信体系,不担心你不还钱。所以这个内置金融是村舍内置金融,又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按照村舍的组织能够为农民提供很多的服务,改善了乡村治理。所以地方政府都很支持,都愿意拿钱建村舍内置信用,蒿滩村建立起来以后,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以后、旅游村以后,一天有几千人去做旅游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贷款的数量跟我们的王总不一样,蒿滩村最高的贷款资金规模是700多万、800万,今年350万,蒿滩村我们村社的内置金融最高的存款多找呢?700多万,实际上现在要存钱,利息是4.5,在农民的合作信用里面4.5,蒿滩村有钱,可以接受8000万甚至更多的钱,问题是村舍内置金融,我这个钱用不出去。
我的研究、我的实践证明,任何人想去干农村,两种能力是核心的,必须具备这两种能力,第一是组织农民的能力,能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无论是谁找不到组织农民的办法不要去搞农村。村舍内置金融是新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组织农民的方式。第二是农民组织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核心能力,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能不能为农民提供服务,内置金融村舍及其联合社的新体系是最有服务农民的一种服务组织。组织农民的能力以及农民组织服务农民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是任何的机构,任何的投资者去农村里面想去开辟市场所必须的两个能力,有就干得起来,没有就事倍功半。我是一个土八路,我带着正式员工是80多人,我们提供金融土地抵押,规划、设计、改造、营运以及农民的培训系统性的改革方案,我们只投智不投资,一年也有三四千万的收益,跟农合的研究机构都不一样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我也不申请任何基金会的一分钱,我就凭我提供的产品到市场上去卖钱,我能够卖到这么多钱,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服务有价值,所以我与王思聪说希望好好的谈一谈,我要是跟他一起合作,未来的前景就更好了。我的前景也更好,思聪先生的前景也更好,农村的金融市场的规模就不是所谓三万亿的规模,再乘一个十也不够。谢谢各位。
王弢:
昌平老师的发言真的是很有感染力,而且一看就是对于农村工作是非常了解的,可以这么说,在做农村工作刚刚李老师总结两个点,一是组织农民的能力,二是为农民提供服务的能力。我们还要想到第三个点,是下面一位嘉宾要提供的,我们讲你要内置是向内的,还要向外,怎么向外,我们要走出去,下面有请国研智库国际研究研修院李溦院长给大家做发言。
国研智库国际研究研修院院长李溦: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李溦。在这儿首先要感谢我们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先生,这么多年来我从王总身上学习到了一位优秀的企业家独具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感。在这儿还要感谢我们蓝皮书,可以说没有翼龙贷就没有我们的蓝皮书,但是没有我们今天的蓝皮书也就没有今天的研讨会。这几天拜读了蓝皮书,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受到了很多启发。还要感谢今天我们在座的发言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还有今天没有到场的平时也能够给我以启发和启示的国内外的朋友和专家们。
受大家的启示,受大家的教育,在这儿跟大家谈一点自己的体会。题目叫做“天合之作,与龙共舞”。跟大家交流三点想法,一是天合之作,二是与龙共舞,三是三点建议。
天合之作里面有几点想法,首先农业是具有铺会性质的公益性产业,互联网金融也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公益性产业,他们的合作是一种天合之作。
我想明确提出农业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公益性或者是共享性产业。农业的普惠性和公益性首先表现在农产品的共享性、福利性、社会性和公益性上。例如世界粮农组织所提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这里的“所有人”既包括有钱的富人,也包括没钱的穷人,要让穷人也买得起粮食,粮价就不能够完全由市场决定,需要受到政府的调控。仅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产品就有了它的普惠性、共享性、公益性和社会性。
受大家的启示,受大家的教育,在这儿跟大家谈一点自己的体会。题目叫做“天合之作,与龙共舞”。跟大家交流三点想法,一是天合之作,二是与龙共舞,三是三点建议。
天合之作里面有几点想法,首先农业是具有铺会性质的公益性产业,互联网金融也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公益性产业,他们的合作是一种天合之作。
我想明确提出农业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公益性或者是共享性产业。农业的普惠性和公益性首先表现在农产品的共享性、福利性、社会性和公益性上。例如世界粮农组织所提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这里的“所有人”既包括有钱的富人,也包括没钱的穷人,要让穷人也买得起粮食,粮价就不能够完全由市场决定,需要受到政府的调控。仅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产品就有了它的普惠性、共享性、公益性和社会性。
再来看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它也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公益性产业。诞生于工业化时代以银行为典型代表的金融系统,所有的运营体制和机制都是围绕着有效伟大规模、集中化、市场化、竞争化、甚至是寡头化的大工业服务,因此而成为人类工业化时代得以快速发展的有力资本支撑。相反,为共享、公益、普惠、分散、生态型的农业服务,则与金融系统的本质与作为相错位,从而成为他们的弱项或者短板。无论是我们今天上午相关的发言和讨论还是这么多年来大家的相关发言和讨论,都对我们今天的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对“三农”的这样一种支撑有异议的看法,有抱怨,有否定的看法,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以农行为代表的金融体系它本身就不是为“三农”服务的,它是为大工业化服务的,它的整个机制体系,它的制度根本没有办法去适应“三农”,它的主要责任和任务也不是为“三农”服务的。所以它们之间有着相当大的错位。好在于21世纪人类开始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互联网具有普惠、共享的社会公益性质和精神特征,以互联网为本质和精神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也相应的具有普惠、共享的社会公益服务性质。朋友们,最可喜的是说21世纪一个全新的以普惠、共享、公益为本质和特征的金融系统和金融时代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而来到了。也就是说,我们的“三农”有救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从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可以是指数式飞速发展的缘故,互联网金融业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如果为我们“三农”来讲就是我们的“三农”互联金融。
我的结论是21世纪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具有普惠、共享、公益特性的“三农”互联网金融,与同样是具有普惠、共享、公益性质的“三农”的携手与合作不能不说是当今时代一项志同道合、门当户对的天合之作。既然是天合之作就是时代来临了,一个大的浪潮来临了,或者用雷军的话来讲,它是一个大风口来临了,我们今天的“三农”,我们今天的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三农”的互联网金融已经站在这样的风口上,我们已经开始飞扬起来了。
二,与龙共舞
这里面首先想跟大家讲我们“三农”的诚信和风控保障的社区文化性。刚才李昌平院长提到的。第二是翼龙贷同城O2O,也是社区文化风控模式。三是与龙共舞。
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探讨风控,前提是某种程度上讲金融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我做金融已经几十年了,在这个行业里我体会的特别深,什么叫金融,金融就是经营风险,所以金融业的诚信管理或者风险管理是它的核心业务。谈到风险管理,特别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在这儿首先应该探讨的是我们“三农”本身它的一个诚信和风险控制的特点,我把它总结为社区性和文化性模式。
农业生产对象的生物性、自然性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的区域性和空间性,千百年来彼此之间的诚信和风控保障,很大程度是依赖于自己的社区和社区文化。这和我们工业时代它的风险保障主要是靠法律,靠市场是不一致的。农学原论的作者日本的祖田修教授也论述了三农的“地域空间”的概念。他认为,农业综合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空间场所,在那里人与人的关系显著增强,市场适龄的问题得到解决,极端工业化的弊端得以纠正,市场生活的逻辑受到重视,形成了多样、安定、可持续的社区生产生活文化空间。既然是为“三农”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我们再来以翼龙贷为案例看看翼龙贷的社区文化风控模式。翼龙贷自己把它叫做同城O2O或者线下P2P,这体现在翼龙贷具体来讲就是它的1.0版本,也叫加盟商模式。翼龙贷的风控首先是由各地的加盟商完成的,他们是怎么完成的呢?首先是到农村进行家访,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和生活基础,走访乡亲邻里,调查农民的诚信和品格为人,从而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借贷。按照董事长王思聪的说法,就是叫做泥腿子+互联网,我把这种翼龙贷的风控模式叫做社区的风控模式。社区风控模式的背后是什么?其实是一种文化的风控模式,所以李昌平先生您提到您的内置金融,它的一种风控特征,以我的视角来看,我认为它就是契合了农村的社区性,农村社区的一种文化性,您把金融有效的契合进去,所以它有着显著的效果。
在这儿我的结论是由于翼龙贷社区文化式的风控体系,契合“三农”的本质和特点,“三农”的风控本质和特点也是社区性和文化性。所以它具有历史的因为我们的“三农”是历史的,具有和谐的,因为我们的社区应该是和谐的,社区性和文化性,而不是只用工业化的金融体系那种强势的市场性和法律性。因此我认为这样的一种风控体系能够保障翼龙贷的业务发展可以在规模上不断扩展,时间上比较长久,模式上比较可持续。特别是更加合理而坚实的基础能够保障它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上更加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因为既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就是以“三农”为主的。朋友们,无论是大家正在路上或者准备同行的“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同行们,既然大家同行,既然翼龙贷这样一种社区的风控模式,文化的风控模式能够契合“三农”的本质特点,为什么不可以同行,为什么不可以大家携起手来与龙共舞呢。大家注意我这句话它的背后暗含这个行业未来的大规模的并购重组。
三,三点建议。
一,政府的智慧。二,翼龙的坚持,三,掀起诚信文化的大潮。
1、政府的智慧。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已经知道传统的以银行为典型代表的金融体系,是大规模市场化工业时代的产物,本质上无法将普惠、共享、公益性的“三农”服务的职责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那么只有刚刚诞生的同样具有普惠、共享、公益特性的互联网金融才能够担当普惠金融的时代重任。因此,我建议政府应当顺应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哲学内涵,明智的减少甚至放弃将“三农”减税和补贴主要用于传统金融的做法,转而智慧的将“三农”互联网金融在严格规范的同时纳入国家金融体系的主干道,并且通过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的方式帮助其渡过幼稚期,顺理成章壮大,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向“三农”。刚才有专家提到我们现在的宏观局势,我们的金融局势现在都处在一个低谷,而我认为它不是处在一个低谷,是处在一个时代的转换的转折期。这个转折期意味着什么,工业化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相匹配的以银行为特征的一种金融系统正在退出历史的舞台,银行时代过去了,我们必须要建立这样一种明确的概念,没有这样一种概念,我们只能随着这个时代的逝去而自己也将逝去。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转折时期来临的是什么?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是普惠时代,是生命时代,生命时代它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三农”,所以“三农”的互联网金融和“三农”时代来临了,我感觉到这个时候我们的“三农”互联网金融是智慧的,我们坚持做“三农”是智慧的。如果我们的政府是智慧的话,就应该把用来支持“三农”这方面的税收优惠和它的金融补贴由传统的银行转向我们今天的互联网金融。就好比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原来政府身边有一个急需做外科手术的患者,政府说了,我这边没有别的专家,我只有导弹专家,好,导弹专家做这个手术,导弹专家说,我可不擅长,没关系,我给你一万,说我真不会做,说我给你十万,说我真做不来,给你一百万,最后效果还是不好。可是现在外科手术专家来了,这个患者可以治疗,政府只要给一万元,就可以把这个手术做得非常漂亮,非常的有效果。我认为政府的智慧是特别需要的,现在已经开始有了这样智慧的曙光。
2、翼龙的坚持。我们翼龙在我们十分艰难的状况下要坚持三个坚持,要坚持社区文化风控模式的“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典范精神,要坚持申请得到政府相应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要坚持主动申请进入互联网时代国家金融体系的主干道,一定要坚信这一天不久就会来到。
3、掀起诚信文化的大潮。翼龙贷做风控,小额有六个程序,大额有8个程序,这样就导致了翼龙贷成本的运营是处在很高的水平上,我认为翼龙贷高成本的运营模式实际上承担的是诚信文化在当今中国缺失所造成的社会成本,骨子里所担当的则是高扬和重建中国当代诚信文化的一种社会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高成本问题,我们翼龙贷正在做有形建设方面的努力,比如说推出2.0版本,比如大数据、反欺诈的内部运动等等。除了这样的有形的努力,我认为必须要匹配无形的建设。因为在我们互联网时代,大家很看重大数据,但是我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是大数据是有形的,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建设是互联网哲学内涵的一种本质,是互联网时代它的一种精神特质。我们在做“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时候,特别也要注重它的一种哲学内涵和精神特质,就是文化建设。既然是一种文化建设,就是一种环境,如果是一种环境建设就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能够担当的,必须是一个行业,而且不光是一个行业,因为它是一个时代的诚信文化,必须有政府、必须有民族的一种环境和一种精神配合。做到这一点,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是建议我们翼龙贷在做自己的“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我们下一步在做风控,除了五级风控、八级风控,就是跟我们今天当今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刚才李院长讲的模式就是一个社区风控模式,当今我们也知道农村政府很重视社区建设,重视文化建设,就跟当地政府在这个契合点上做更加深入的结合。在这个结合的基础上,一个是重建了我们农村的诚信文化环境,这样的话根本上可以把我们企业的风控成本降下来。
最后感谢大家给我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谢谢。
王弢:
谢谢李溦院长的精彩发言,而且我们也感谢李溦院长最近这三年以来为翼龙贷的出海,李溦院长同时近几年来承担很多东南亚包括非洲地区的财政部长以及财政官员到中国参加培训,而这些参加培训的时候,这些人必去的一站肯定是翼龙贷,通过这种船让翼龙贷出海,让翼龙贷这种模式出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邀请到李昌平老师和李溦老师一个向内,一个向外,正好把我们翼龙贷和蓝皮书的价值体现出来。
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采取很好玩的游戏规则,所有的媒体朋友们提问之前通报一下媒体的机构。每个人限提一个问题,提完问题之后可以点是哪位嘉宾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开始。
金融时报社记者:
我想对这本蓝皮书的问世表示深深的致敬,因为我们报社两次参与这本蓝皮书的调研活动,我是参与了通辽的调研,我的同事参与的是陕西的调研,通过我们亲身的参与,我深深感触到这本书写得不容易,以及翼龙贷服务“三农”互联金融的艰辛,今年1月19号李勇坚老师和王弢老师带领着我们去通辽调研,当时整个北方地区处于湿气寒潮的时候,通辽是零下21摄氏度,有一天我们从通辽出发到下面的一个旗用了六个多小时,在这期间通过走访五六家农户,深深感受到翼龙贷,特别是基层的加盟商和业务人员家访、调研的艰辛,经常会遇到很多突发的情况。给我最大的感受,翼龙贷能够给当地的农户,那些想发家致富、勤劳苦干的农户提供一笔6万-9万的启动资金,这个启动资金很容易让他们发展当地的种植或者是养殖产业,这相比传统的金融,或者当地的农信社,农信社只能提供2万块钱的启动资金,翼龙贷提供的资金比较大,虽然这种资金的利率成本比传统的高一些,但是可得性和快捷性远远高于传统金融。我作为媒体调研,也是对这本书的问世表示深深的祝贺。
下面的问题是想问李勇坚老师或者是王总,这本书里也讲到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五种模式,其中前三种模式是主要的,第一种是基于线下的P2P的模式,以翼龙贷为代表性,还有一个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大数据模式,这个是以阿里、京东为代表,还有一种是基于供应链的“三农”服务模式,书中写的是新希望,还有上市公司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请各位领导评论一下这三种模式的目前进展情况以及未来它的发展趋势,农民互联网金融市场这么大,这三种模式会不会有合作,或者各自发展的前程怎么样。谢谢。
李勇坚:
其实互联网金融我总结有五种模式,你看得很仔细,主要有三种模式,线下风控模式主要是翼龙贷,还有几个小的公司,像江西、安徽都有几个小公司在做,做的额度不大,像江西是做了2个多亿。这种模式是比较符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特点,像刚才李老师说得非常好,互联网+泥腿子,把这两个充分的结合起来,是现实主义的选择,从理想化角度来说肯定是基于大数据那些东西,数据不够大的时候那这个还有什么价值,所以它是很现实的选择。它在“十三五”期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未来至少在五年之内,中国的整个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要发展的话,还是要依赖于这种模式。在别的地方也是一样的。这是未来五年的“三农”互联网金融主要的模式,这是第一点。
第二,京东和淘宝或者蚂蚁在做,京东和蚂蚁两个都在做,他们做的模式又不一样,京东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这一块做得比较多,他们的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为他们只做农业生产资料,刚才马老师也说到农业生产资料买卖不是说一个简单的交易过程,后面包括一系列的服务,决定农业生产资料本身在网上卖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现在电子商务零售的渗透率已经达到12%,但是我们的农资的电商渗透率只有3%,农资的买卖是一个特殊的买卖过程。这是京东的情况,京东步伐走得也比较慢。蚂蚁这一块是雄心勃勃,他们号称今年要做100亿,是依托于淘宝服务站,依托村淘来做,能不能发展得那么好我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是依据电商来做,电商的大数据在农村的普及率不是很高,这样蚂蚁肯定增长速度会很快,因为蚂蚁去年才做1个亿,“三农”这一块。它肯定会百分之百的增长,甚至百分之五百的增长,都可能有,但是要做得特别大可能也会有难度。这是第二个模式。
第三,刚才说的供应链这一块,这是大家比较看好的。供应链做得比较多的,一个是新希望是做得比较多,还有大北农的猪联网,还有海吉星,海吉星是交易市场,这三家是做得比较大,这三家面临共同的问题,所有的供应链金融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供应链里面必须要有主导的企业,这个主导的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这样等于说把整个金融发展的依托在主导实力的信用和实力上,如果没有更多的企业加进来,如果说让新希望做得很快,他们已经做到10个亿,要保持增长速度百分之三百或者百分之四百的速度也是非常难的。供应链金融大家比较看好的原因是因为可以更多主导供应链,供应商加进来,这样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具体的数据在报告里面都有,像电商大数据一共是3200亿的话,电商大数据是200亿,线下风控肯定有很多家,大概2500亿,供应链是500亿,是这样数据的划分。谢谢。
中国企业报记者:
我想提给马九杰老师一个问题,现在国家倡导普惠金融,您认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主体是哪些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对基层金融尤其是农村经济或者“三农”经济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谢谢。
马九杰:
谢谢你的问题。普惠金融本身就是一个让所有金融机构都参与提供服务,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到服务的概念。所以普惠金融的来历从原来的小额信贷到微型金融升级到普惠金融,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不能够提供普惠的金融服务,所以让更多的主体来参与。刚才你讲的普惠金融要有金融体系,要有多样化的金融体系,对于主体,刚才在讨论过程当中很多老师都在提,农村的特点和农村金融的特点,农村都是小、微、分散,所以农村的金融机构应该是符合对农村的季节性,农村的主体小和散。李老师介绍的内置金融,包括王总他们做的基于线下的这种P2P或者互联网金融局势,应该能够切合这个,他们有很好的社会网络的基础,在风险的管控,在客户的服务这方面能够比较好的来做。
“三农”经济的发展包括生产、销售、农民的收入,前面也都提到,有了金融服务它的生产规模、生产的升级包括现代农业的发展肯定会有提升。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会涉及到很多金融的需求,不管是技术的引进,还是机械化,还是其他的生产方式的升级换代,都提出新的对金融的需求。包括流通方式,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供销一体化,还有刚才提到的供应链,这种方式也是需要金融的服务。对于生产方式、流通方式和整个的农村都会有一个促进。有了生产、生活,农民的收入和福利也会改进,这可能都涉及到社会经济的问题。谢谢。
农业银行中国城乡金融报:
服务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业银行的一个重要使命,当然这样一个市场也需要更多的机构参与,刚才在台上嘉宾也谈到当前农村信贷市场是有巨大的资金缺口,未来会产生一种千亿级的市场空间,我的问题是互联网企业在服务“三农”客户的同时,如何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需要怎样配套的政策,换句话说,可不可以展望一下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究竟能够养活多少互联网企业。我的问题想提给王思聪王总。
王思聪:
这个问题事实上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我们认为农村市场由于民风民俗金融生态的不同,城乡差别很大。从农村的数据来看,大数据可能目前还不太结构化。如果从整个中国的信贷,刚才专家也说了从整个中国信贷来看,事实上是在负。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的金融确确实实属于不平等的金融环境,为什么?一个方面,我看到数据是说经济下行,企业的借款意愿不高,这个现象一定要区分,因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占百分之八九十,中国的中小企业的金融环境、金融需求很大,得不到满足。我认为这个报告说的是什么,大中型以上的企业借款意愿不高,因为经济下行,它的投资渠道和项目不是很好。
如果在座的专家和媒体要看一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在是饥渴的,当然数据里也看到,以居民的消费 居民借款增长是4000多亿,说明我们的个人借款,居民借款,中小企业借款有非常大的需求,包括我们农村,我们两位老师预测有三万亿,我认为可能还要再翻一倍,这个数据翼龙贷有,翼龙贷服务两三千家中小企业,每一个中小企业有说你才借给我一百万,他希望更多一些。而且这些中小企业都得不到银行的完全服务,我们的大中型企业基本上你要借钱,银行求着你,这些人又不缺钱,本身就不缺钱,经济下行对外的投资意愿不高,肯定是不借钱。但是居民和中小企业和农村非常需要钱,所以我觉得再增加另外一个报告。对行业展望,整个中国的信贷或者说贷款市场有200多万亿,这个市场一定未来要完全互联网化,不管今天互联网化还是明天互联网化,一定要互联网化,有足够大的空间在城市。在农村我认为也有二三十万亿的需求,而且刚才我说了,集中的需求是刚需,而且是创造出来的。跟我们经济似的,未来我认为不只是产生一两家、三五家,可能还要多。因为整个世界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就突破了PC互联网时代的BAT的垄断,小而美,基于O2O、基于智能,终端的商业模式会层出不穷,我觉得三五年的创业在所有行业都有机会,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智能出现,对我们所有传统行业都是一次重构。我认为发展非常大。谢谢。
新浪科技记者:
请问翼龙贷王总,翼龙贷宣布将在今年推行2.0计划,我们发布的蓝皮书里是不是都是1.0里的数据和案例,未来我们翼龙贷2.0如何助力“三农”金融?谢谢。
王思聪:
这本书主要是参考翼龙贷作为蓝本,确实是1.0,1.0有很多缺陷,比如说我们只完成了部分农村地区的借款难问题,比如说借款贵的问题没有解决。通过移动互联网,智能金融,我们没有解决。这一点我们可能要改造。在2.0时期,我们是希望把我们的加盟模式,包括渠道模式要升级,升级到每一个翼龙贷的合作商都是股东。我们发现一个现象,现存的世界上的所有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都是后置的,都是为银行行长、为股东打工,我们发现在新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应该把股权的模式要做得更合理,把公司的架构治理做得更合理。什么最合理呢?我觉得阳春白雪好像对我们未来的人已经不太现实了,我们都在一条船上把生命共同体绑到一起才行。我一直以来试图在想怎么样去彻底解决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盟商结构,大家一直在诟病,我也没有正式的讲翼龙贷这个模式好与不好,我只是说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需要这样。比如在以前农民借完钱以后觉得我们骗他,我们借了钱为什么觉得我们骗你呢,他们觉得有一堆的手段骗农民。甚至有的农民借完钱以后,到提款机上提了一百块钱拍拍自己的嘴巴,看看是不是真是这么回事,这是1.0时期。现在我想由于政府对这个行业的整治,或者说是打击,包括这个行业的信息也对我们金融消费者的教育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反欺诈,从智能手机,智能的技术出现,我觉得在我们的2.0里面可能会非常好。
另外要阐述一下,李老师刚才说的三种模式,我认为这个模式之间的问题还要归根到群体,阿里一定是基于电商的数据支付宝做资产,新希望一定是基于供应链去做资产和客户,翼龙贷挑战的就是最难的,我们不做任何现有的金融生态,我们只做泛社会化的债券和资产,这是最没有数据的,最难的。翼龙贷如果反过来做供应链,我们反过来说再跟京东、阿里或者是有大数据的公司合作,我想我们最容易,我认为中国的金融无论到什么时候还会存在着钱出去了怎么回来的问题。
因为所有的金融机构经营的都是一个0到1的关系,0的所在率就决定你这个企业形成一个闭合性的,1到2或者1到10决定这个企业能不能发展起来,因为你出让的是本金,收益的是一点利息,如果有1%到2%到3%的风险,这家企业就荡然无存。我们翼龙贷在这次1.0当中主要是把我们的渠道优化,把我们渠道变成钱能出去还能收回来,同时把不良资产作为我们主要的管理手段,这是未来翼龙贷的竞争优势。谢谢。
民政部公益时报记者:
提给李主编一个问题,我是民政部公益时报记者。蓝皮书当中指出2020年“三农”互联网金融总体规模达到3200亿,互联网金融成为“三农”的金融缺口的有效补充。李主编在做蓝皮书汇报的过程当中提出一组数据,说全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大概数据是在一千家左右,目前从事“三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不到十家,我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做过一个预测或者计算,大概这3000多亿的市场,涉及到“三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预计应该达到多少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第二是目前现有的国家政策层面下有没有对“三农”互联网平台现有政策的支持。谢谢。
李勇坚:
你提了非常好的问题,3200家到底多少人来分这个蛋糕,这是非常不好回答的问题。事实是第一是做的人特别少,我们写蓝皮书的时候,翼龙贷来没有盈利,没有盈利就没有企业进入。第二其实翼龙贷在原来它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在调研当中也发现也出过很多问题,包括现有的模式也出现很多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完善。具体做的话,未来互联网这个行业有一个特点,寡头垄断比较明显,我们叫数一数二,不三不四,未来可能有两到三家主导性的企业大概占50%的份额,剩下的是区域性的企业或者是特殊性的企业大概占到50%的份额。真正的能够存活下来的玩家也不会超过30家。因为太小规模的话,互联网还是一个规模经济非常明显的行业,所以这一块是我个人的判断。
第二个问题,政策支持的问题。这也是我一直想找的问题,我专门发了两章,在报告当中里面,第一章是现在有什么政策,第二章我们需要有什么样的政策支持,非常遗憾,我们现在“三农”互联网金融书写到中央一号文件,写到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写到“十三五”规划,目前为止,包括最近看的银监会发的一份文件说要提高金融支持“三农”的服务效率什么的,但是这个文件仔细看都没有提到互联网金融,我觉得政策支持目前是一个空白。首要的政策支持是政府实现数据共享,刚才在汇报的时候说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调研成本是5000块,其实真正运营中心去实地调研的人力成本和运营中心的管理成本大概是一半的钱甚至更少,绝大部分的钱是购买一些各方面的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还有一些后期的处理,我认为首要的是整个社会要包容互联网金融,数据要向它开放,这只有政策才能做到,企业是做不到的。包括金融时报记者提的问题,他说有没有合作的空间,我觉得像阿里、京东肯定跟翼龙贷有合作的空间,但现实中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我觉得基本没有。我跟王总的想法不一样,因为现在你要跟阿里、京东合作的话,肯定要求它把数据开放出来,但是阿里、京东可是把他们的数据当成宝贝,这也不太可能。数据开放这个问题,只有政府来推动,把数据作为一种公益性资产,才能真正做起来。谢谢。
王弢:
大家在这么一个雨天来到社科院财经院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和很好的互动机会,最后我们又增加一个小的环节,有请各位嘉宾用一句话对“三农”互联网金融做一个展望。如果最后发言完结束之后,我们以掌声通过结束本次的发布会。首先请王总开始。
王思聪:
农村、土地、农民是我们赖以生存唯一的地方,需要全世界通过我们的手,通过我们闲置的资金资源去支持这个地方。谢谢。
徐洪才:
我还是重申我的观点,未来的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还是在农村,在“三农”领域,因为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我们目前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互联网“三农”金融我觉得潜力巨大,前途无量。谢谢。
冯兴元:
接上徐老师的话,农村的市场巨大,实际上中国下一步真正要继续在经济增长上发力的话,农村有巨大的空间,互联网金融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翅膀。谢谢。
李溦:
祝愿“三农”互联网金融担当起互联网时代生命时代的脊梁这样一种重任。
马九杰:
互联网+社会网,这是互联网“三农”金融的现实选择。
李昌平:
线下的农民的内置金融村社和线上其他的结合才有前途,是线下决定线上,而不是线上决定线下,实践会证明这个。
杜跃进:
“三农”金融功莫大焉,也祝愿“三农”互联网金融一路走路好。
李勇坚:
“三农”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前途是无量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把它做好。谢谢。
王弢:
最后回到今天发布会的主题,大家可以说一定要记住,可以记不住所有话,但是今天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互金助力三农,信用支撑前行。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各位有志于“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朋友们。再见。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16年8月22日
2016年《“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主编王弢:
尊敬的高培勇院长,尊敬的蔡继辉副总编,尊敬的王思聪董事长,尊敬的杜跃进总编,来自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建院、国研智库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媒体朋友们,还有热心“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易经》讲到“龙虎相济、形风布雨、助力三农、无上大德”,我作为本书的主编,我们同时感觉到今天这场雨对我们这本书来说也是一个洗礼,我也诚惶诚恐,一方面担心这样一部作品不能让学术界觉得很解渴,另一方面也担心不能有效化解社会各界人士对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误解。但是我们一直也相信,通过出版“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让大家意识到“三农”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有所为,还能大有所为!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今天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此次会议全程由联想控股成员企业——北京同城翼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支持。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嘉宾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高培勇院长,经济参考报社杜跃进总编辑,社科文献出版社蔡继辉副总编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徐洪才部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冯兴元研究员,中国乡村建设设计院李昌平院长,国研智库国际研修院首席经济学家李溦院长,中国保险报社杜宗良总经理,最后是我们的主人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先生。还有我们的媒体就不一一介绍。
今天我们还请到中国网对本次会议进行全程图文直播,感谢大家的到来。
第一项,有请高培勇院长代表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
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热情的欢迎并且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蓝皮书的发布会。我们今天的蓝皮书名曰《“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勇坚研究员告诉我这是全国第一本“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研究互联网金融非常普遍,也有各种各样的著述,但是在互联网前加上“三农”两个字,以“三农”互联网金融作为主题的蓝皮书,我们是全国的第一本。
这本书是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金融研究室主导编写的的。大家知道,财经院是一个智库色彩非常浓厚的多学科的的研究机构,我们总共编制加起来是85人,再加上聘用的人员合起来是一百人左右,这一百人左右的研究队伍大致覆盖了十几个学科,因为我在人民大学做过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科建设比较熟悉,在我印象当中应用经济学领域的绝大部分学科,财经院都是覆盖的。这十几个学科当中互联网经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室,我们说它的历史可以往前追踪到本世纪初,那时候这个研究室叫电子商务研究室。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适时把电子商务研究室改建为互联网金融研究室。
社科院的很多学科都具有共同的特点,虽然人数非常之少,但是以社科院独一无二的地位和影响力能够起到辐射和牵引作用。我们的互联网经济研究室身处财经院多学科的背景,或者说它能做到什么呢?就是我们一直作为财经院研究特点,并且努力彰显的一个机制,叫做多学科会诊问题。互联网经济研究室只是一条主线索,由互联网金融研究室可以至少牵引和辐射财经院的这十几个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包括我们今天谈到的金融问题,谈到的“三农”问题,谈到的其他方面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恰好我自己一直认为契合互联网+经济,再+若干个应用经济的学科,这样一个新的时代。
今天这样一个主题,勇坚研究员也告诉我,这是非常契合今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精神的。每年中央都要围绕着“三农”问题发布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了互联网金融。根据这样一种新的精神,并且植根于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我们今天以“三农”互联网金融为主题举行这样的发布会,实际上就想汇集各方面的智慧来贡献我们对于“三农”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主题的智慧。我们也深知,对于各方面的经济问题,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很多,贡献的带有智库色彩的观点和建议也如雨后春笋之势,但是在其中其实最需要的是那种真正学有所长,而不是票友,真正能解决问题,而不是万金油似的那样的真知灼见。所以专业化的研究加上真正意义专家的结合,其实是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最需要的。其他的经济领域的研究如此,“三农”互联网金融研究领域其实更是这样,也很希望能够借这样一个蓝皮书发布的机会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对于今天这样一个新主题的研究的心得。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我们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预祝今天的会议能够圆满成功!再一次感谢大家莅临财经院并参加我们今天的会议,谢谢大家!
王弢:
感谢高院长的精彩致辞。而且高院长刚刚在致辞中有一点说得我们特别感动,为什么?我们做这一部《蓝皮书》绝不是用票友的态度对待它,是一个以专业的精神面对一个纷繁错综的“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情况,所以我们相信我们以依托中国社科院这么大的智库能够将第二部《“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做得更好、更精彩。今天,我们很有幸也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教授。
下面我们邀请《蓝皮书》的娘家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发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蔡继辉:
尊敬的高院长,尊敬的各位专家,特别是新闻界的朋友们,首先我代表社科文献出版社对这本蓝皮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因为在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的今天,这本蓝皮书出来,我们有一本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但是涉及“三农”的这是第一本。同时我们社科文献出版社是整个皮书系列品牌的打造者和维护者,首先跟各位专家简要介绍一下皮书的情况。因为很多专家和媒体朋友都知道,但是今天还有很多第一次参加我们皮书发布会的专家学者。
皮书系列是我们社科文献出版社打造的著名的学术品牌和图书品牌,主要是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从出版情况去年已经达到339种,从上世纪90年代末出版,到今天已经20多年,我们出版的品种数累计起来接近2000种,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力都出来了。在皮书系列当中关于经济、社会、金融、法制等等各个领域都包括,在皮书系列里关于“三农”问题研究的还不多,我们最著名的《农村绿皮书》是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编的,这跟国家统计局农调司合作,其他涉及“三农”问题的蓝皮书和绿皮书相对少一些。
无论是农业问题还是农民问题,当然归纳起来是“三农”问题,它的重要性这都不用再赘述,我们希望通过这本蓝皮书的出版能够让农民也能享受到整个互联网发展的红利,也能享受到现代金融的红利。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参与到“三农”问题的研究当中来,比如经济学家更多的研究农业、研究农村经济,研究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问题,社会学家更需要关注目前农村的社会问题,包括结构问题和农村教育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等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刚才在贵宾室的时候一位专家说做蓝皮书是需要情怀的,研究农村问题也是需要情怀的。当然有情怀是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专业性的精神,专业性的学术研究能够加入到“三农”问题研究当中来。
关于我们“三农”互联网金融,无论是从实践当中还是从我们蓝皮书的研究当中,我们也希望能够一方面对农民这种风险意识的提高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在监管和政策制定方面加强研究。因为互联网金融本身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金融本身都存在很高的风险,再加上互联网这中间的风险,风险程度比传统的金融更高一些。另外在农民的风险意识、现代金融意识有待加强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我们无论是学术界特别是我们业界要做更多的工作,一方面是提高这种风险意识,另一方面从政策制定、从监管的角度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从蓝皮书编纂出版和评价的角度,这本蓝皮书作为第一本,从昨天下午一直到刚才都在翻看和学习过程中,整体来说是比较扎实的,比较厚重的,里面有很多大量的数据,有一线的调研,是一本很好的蓝皮书,应该说作为第一本起点非常高。当然作为第一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空间和不足,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跟课题组沟通交流。从目前我初步的感受,还有几方面简单说一下,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我们共同把蓝皮书做好。
第一,选题上希望更宏观一点,现在具体的微观非常多,非常厚实,如果在宏观上再加强一点影响力会更大一些。我们现状分析更多,将来在战略性、长远性的主题上,议题设置上如果能够再加强,可能影响面更大一点。因为我们整个蓝皮书最早的定位是希望影响公共政策,把它定位为一种智库产品或者应用对策型产品,如果在政策和监管层面产生更大的影响的话,对于现实的推动会更大一点。
第二,在篇章架构上考虑再设计,目前是比较合理的,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探讨,在“三农”互联网金融里面有生产性的金融服务,也有生活性的金融服务,站在农民角度投资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我们可以分专题进行研究,把这一块研究深入一下。
第三,提醒一下,我们的蓝皮书是以学者的视角,以学者的立场,通过扎实的基础性的学术研究来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既不是政府的工作报告也不是企业的商业投资或者广告,这中间当然我们翼龙贷的老总也在,他们对这本蓝皮书的编纂出版提供大力的支持,他们一定站在另外一种视角来编纂、出版这本蓝皮书,真正站在学术、智库报告的角度来把这本蓝皮书共同做好。
最后,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我们蓝皮书工作的支持,感谢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媒体的报道。今天是发布会,我们也希望广大媒体界的朋友们真正把皮书上优秀的成果传播出去,共同无论在学术界还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在企业界产生影响,真正为我们农村、农民朋友“三农”互联网金融或者是整个农村的发展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谢谢大家。
王弢:
感谢蔡总编,刚刚在致辞过程当中有一句话让我感受很深刻,蓝皮书是社科文献出版社品牌性代表性的著作,一个系列,我们为什么已经有了互联网金融这本蓝皮书还要出一个“三农”互联网金融呢?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呢?可见社科文献出版社这次正儿八经投入到农村里面有情怀还要接地气,“三农”互联网金融这本蓝皮书也是接地气的事情,而且蔡总编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一定要最后在结构上包括篇章上再进行调整,我们相信在各位学者的努力下,通过我们专业的视角,通过社科院这个平台专业的视角将蓝皮书做得更好、更完善。刚才蔡总编也提到一点做农业是要有情怀的,今年3月份我们很有幸跟一位有情怀的人去了浙江,去了浙江的杭州、金华、衢州,看了看翼龙贷公司在浙江的发展。而这一个有情怀的人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们有请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先生。
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
感谢我们的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还有我们一直关注“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朋友们。今天雨比较大,贵人出行多风雨,想起了在2013年是一个值得我们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要记住的年份,大家有的说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互联网金融的元年我认为整个中国互联网金融如果说2013年定为元年的话,有几个事件不能忘掉。
第一是新闻联播报道翼龙贷,2013年的3月底我印象当中我去跟监管机构沟通,得到了一个消息,说中央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要做一个调研,那时候因为翼龙贷是温州政府的试点单位,他们说你们抓紧跟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我找到了有关部门,而且写了12万字的报告,那个报告当然现在回想来看可能很粗浅,但是我相信中国的P2P互联网金融肯定是从我们翼龙贷这个报告,监管机构包括政府包括高层得到了一些东西,那个报告的主题叫P2P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监管。那时候写得很粗糙,是温州政府让我们写的,写完之后我想对于政府了解互联网金融P2P会有一些参考。5月11号新闻联播有一个2分多钟的报道,这个报道对于整个行业包括主流媒体,因为那时候的主流媒体事实上对P2P对互联网金融是有一点质疑的,每次报道都是要后缀是质疑这个行业,5月11号新闻联播播出来以后,至少我作为从业者能够感到完全转向了。转向之后,过了一两天以后有一个领导的秘书跟我说,王总,播完你们以后,你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事情?我说做什么事情?因为作为从业者来讲,主要是低头做事情,没有考虑到有些更多的东西。他说你是不是应该为这个行业代言做一些事情。
后来我一想做什么呢,我就召集那时候对P2P互联网金融有所研究的这些人,比如黄震、易欢欢成立了一个千人会,成立千人会是7月份的事情,但是6月份的时候我就召集这些人,因为那时候不认识别人,在我身边找了这些人成立了一个千人会,千人会的成立对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23位发起人,我们当时定了一个调子,任何人在场合上演讲都要提互联网金融,而且还都要带着这23个小伙伴,所以才出现元年。还有一个现象,余额宝,余额宝是在六七月份上线,余额宝的上线对于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业态确实又是一个推动,所以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恰到好处的定位。
翼龙贷,在互联网金融当中是不可或缺,我认为互联网金融P2P难离开翼龙贷,我对我们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我相信不会有这么好的势头。因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是世界第一,现在我看了以美国为主,以另外一种声音提到科技金融,事实上我觉得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还有一点本质的不同,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是每一个人都要享受到金融的服务,科技我觉得就像IT似的,IT不等于是互联网,互联网也不完全说是IT。翼龙贷的模式在农村我们也是从一开始就是做农村,而不是一开始做城市和其他产品我们转到农村,从翼龙贷成立的哪一天我们2007年给予互联网做金融信息,我们2009年做P2P的交易,我们2009年是在天津郊区发的第一批养鸡养鹅的贷款,从2009年到现在在战略上没有改变说要做其他的业务,一直以来就关注的是农村。所以从翼龙贷来看,我们定位是“三农”。而且这个定位也得到了联想控股的大力支持,我们曾经也想过说是不是做一些其他产品,但是从刘总和朱总认为说“翼龙贷,思聪我们还是把农民的事农村的事先做好再说”,所以得到了上下的一致认可。
到目前为止,我们帮助了60万个农村的家庭用户,从李博士包括李老师和王老师的数据来看,翼龙贷又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就是覆盖农村的弱势群体,扶贫,因为到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全国有700多个县是扶贫县,翼龙贷覆盖了一两百个,有可能我们这个速度还要继续加快。
翼龙贷独特的模式我们叫做1.0,这一次我们CEO毛向前投了翼龙贷以后,一年多的时间对翼龙贷做了整个平台级的定位和升级,叫做战略2.0。我的时代就是定位1.0。1.0是什么?是用了加盟模式,加盟模式大家都知道跑马圈地,但我理解这是一个符合互联网思想的。你怎么先做到覆盖,网点的建设,在互联网领域里你做一个小而美,而且在整个商业模式当中就覆盖那么一点,不足以是一个模式。所以说互联网就要做大做强,能不能快速做大做强,这是当时我的一个思想,所以我们没用多久在全国到目前为止是超过50%的省、市、县、乡、村,这一点任何一个互联网机构和其他机构都没有做到。我们的1.0更多的是说我们先把这做起来,把网点建起来,但是从目前来看我们做到了,利用加盟的模式。
这个模式我们也理解,做了一个2015年的回顾和总结,发现确确实实这种模式有它的一点问题,就像很多的人说翼龙贷是一个奇葩,监管机构到时候说翼龙贷是独有的模式。但是从今天来看,确确实实我们加盟模式需要渠道升级,怎么升级?我把这个也正好略微讲一下。把我们2015年以前所有的新进盟商变成合伙人,以前是背对背的弱关系的合作,2016年以后变成合伙人,合伙人是强关系,强关系就是有利于资金的放出,也有利于资金的管理和回收。所以我们在战略2.0当中也谈到了很多的升级。再有是风控的升级,我们提了全链路大数据风控,通过反欺诈、通过多维度的爬虫技术,从目前来看我们团队建立了很高的团队叫做大数据团队,这个团队到目前为止如果让我总结的话,翼龙贷如果从第一天就有这个团队的话,到现在至少给翼龙贷省3个亿的资金。现在也不晚,因为一开始也没有那么多的数据,现在数据也越来越多。从产品上我们也升级了,升级到什么呢?
以前我们是完全服务于投资人,到2016年我们产品升级的时候,怎么样去服务于借款人和农户,大家都知道农民的金融需求和企业和我们城市人群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座的专家都是研究农村的,农村农民的金融需求是什么呢?借完钱以后有几个大难点,有时候你不电话催一催他都不还你钱,有时候你不到他家里拿,他都不还你钱。我相信阿里、京东其他以外的纯互联网模式,目前来讲三五年之内可能还是戏不大。
另外,农村还有一个现象,种土豆和西瓜,一定是在那个时期卖完了才行,如果没卖,还钱也确实很难。所以造成翼龙贷,我强调逾期率很大,损贷率很小。逾期率是什么?有可能猪和羊卖掉了才能还你钱,所以造成互联网这个行业又有一个特性,每月必须投资人得拿到钱,主流P2P都是这样。以后我们也希望做到能不能5个月还一次利息,或者一年再还一次。可是现在主流P2P互联网金融要求用户体验,是每个月都要拿到利息,这下农民就惨了。有的没办法,羊不到卖的时候就卖掉了,有可能蔬菜还不够完全好的时候就卖掉了,做互联网金融翼龙贷确确实实是跟所有的金融产品不一样,这时候会造成投资人的用户体验不好,说怎么我的利息又没到帐呢。后来我们也解决了。翼龙贷先垫付一下利息,造成我们给盟商的垫付力很大,但是传统金融记账的财务的审计和记账方式是什么呢?3个月或者多长时间,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现金流包括逾期和垫付,翼龙贷不是,我觉得一个农民真正还上钱一旦这次还不上,很有可能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一年以后又有一个问题,你每个月都要去他家一趟,或者每三个月去一趟,如果真一旦不去了,农民还有一个现象说我还还钱吗,他的法律意识和履约意识不强,我教育我们的盟商不管他给不给钱,每个月去他们家一趟,去一趟的目的是说你现在还不上这个钱,你还要记着还我钱,如果三个月或者半年不去,农民说这个钱你们也不要了,我也不想还了,因为本身你也不找我了,这就是做农村的金融和任何商业模式的痛点,非常的难。所以今年我们提出来一个口号,在产品上我们跟农民怎么办,通个APP,比如这个月不还钱,在你的APP里,比如说说一句话,分享一下你们家养的、种的是什么东西,或者说你分享完了以后,你每个星期签个到,我这个月给你减少50块钱的利息,为的是什么呢?让农民有一个守法履约,让他记住有这样的事,如果不行就麻烦了。我们在产品上做了一个大量的改革。
我们对于农村的模式上也有一个更多的思考,把盟商变成我们的合伙人,我们以前是发现一个现象,我们的盟商也有,但是报道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盟商把钱放出去了,他不给你收了,由于成本问题等等跑了,不管了,我们发现是很大的问题。同时也把这个地区害了。从行业现状来看,这是李老师和王老师给我们的数据参考,说农村还有3万多亿的缺口,我只知道说农村的“三农”金融有二三十万亿,三万多亿的缺口足可以翼龙贷或者京东、阿里去做,有很广阔的市场。
我再讲讲全国农村是怎么样的现状。我发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农村金融的需求是创造出来的,同时也是刚需。为什么呢?如果这个村要落后,谁也不用钱,当这一个村一两个户用钱养了羊、养了猪和种了蔬菜的时候,这个村很多人都效仿他们,都去借款。所以我在学金融的时候曾经听过老师说过一句话,金融这个需求是创造的,是刚才需,从农村的来讲确实是这样的。如果整个村要借款的话,就形成一个什么呢?小的计算地,比如种桃、种梨的计算地。
现在大家都知道,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绿色环保问题,再由于我们中国的消费群体的中等收入的提高,对这些无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我们看农村机会非常多,比如微电商和电商,如果说中等规模的产业基地都卖得非常好,包括基于农产品电商或者微电商,基本上创业都非常赚钱。
所以我认为,农村是一个历史上目前最好的时代,可以说你到农村去创业,只要增加一点销售行为,金融服务和技术投入,没有不挣钱的。什么灾害、水灾,包括自然灾害,事实上现在我们防止这个灾害产生的手段解决方案也越来越好,没有想象说像以前农村不好,农村的创业非常艰难,其实不是。还有是政府对小农业的支持,小农支持也很大,比如保险政府的支持等等都很好。有的人如果去农村的话,翼龙贷是非常好的选择,金融服务。其他的我觉得由于今天的日子不便于多讲翼龙贷的事情,我只是说翼龙贷在“三农”互联网金融当中解决的不是农村金融贵的问题,我们是解决农民农村金融借款难的问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趋势发展,每年至少应该降两三个点,翼龙贷现在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的交易额又增加了一倍,现在每天我们能达到两个亿的交易额,实际是一个亿多,因为也存在着债权不足,翼龙贷的债权相对还好一些,也存在着不足,翼龙贷的资金受行业的整顿和调整,我们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所以我也希望翼龙贷对于我们蓝皮书的2.0继续提供支持,同时也希望我们的专业学者、媒体的朋友跟我们去农村,因为我们现在工作是一个常态,有可能我们每一两个月都要满足社会各界跟随翼龙贷去农村、去农户看一看他们的状况,也是一种邀请。谢谢大家。
王弢:
感谢王总。王总刚刚用了比较长的篇幅跟大家分享翼龙贷在最近从2007年到2016年将近十年的时间,从1.0时代升级到2.0时代的想法和一些具体的做法。回到今天的主题,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互金助力“三农”、信用支撑前行”。为什么选这个主题呢?这是和我们这本蓝皮书的宗旨相关系的,互金助力“三农”,“三农”需要人才,更需要资金,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农业与生产的散户,他们在生产上特别需要一些资金,尤其是几万块钱的资金,事实上我们调研过程当中发现信用社和按一些正规金融机构所能够提供的贷款非常有限,而且受制于手续非常复杂,以及需要担保等等各种形式,所以农民需要钱却找不到钱或者用不到钱,怎么办?我们想用互金这种方式解决,蓝皮书也提到。
回到思聪董事长提的问题,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蓝皮书第91页,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蓝皮书,对于我们所有翼龙贷的借款户和投资者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从它的数据库里抽取150位投资人和借款人,同时特别对男性和女性比例分析一下,我们想翼龙贷因为有思聪董事长在,思聪董事长也是一个品牌和标志,如果翼龙贷升级到2.0时代,我们想通过这种形式可能会增加更多的由于思聪董事长个人魅力和情怀会增加更多的女性投资人。
回到第二个主题,信用支撑前行,金融的核心和本质是信息,对农民来说,他的信息能不能让他贷到钱或者找到钱,很遗憾,他有没有信用,没法儿转化成信用,这些研究我们怎么样给大家呈现出来,我们今天正好另外一个主编李勇坚博士在这里,我们把时间交给李博士,有请。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主编李勇坚:
尊敬的高院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我代表我们课题组把蓝皮书主要的设想汇报一下。书已经出来了,不能改变,我们所谓后现代性的文本和作者问题,书出来不属于作者是属于读者,我不想做过多的解读,由读者来进行解读。我想说的是我在蓝皮书写作过程当中的思考和调研中的思考跟大家分享,顺便对支持我们蓝皮书的人也表示感谢。为什么我们蓝皮书没有跟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融合呢?这主要是我的一点小私心,我做一个广告,因为我马上要出一本书是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尽管蓝皮书有一个条件,是要求原创的,如果蓝皮书出来以后,我的专著就没办法出了,涉及到重复率的问题,这里就缺了这样的章节,如果媒体朋友或者各位学者感兴趣的话,新书大概在10月份会出来了,到时候也可以跟大家进行沟通。
今天主要是讲“三农”互联网金融首先是为什么,二是凭什么,三是如何成长,这是我思考的三方面问题。先看题目,“三农”互联网金融是三个词,“三农”、互联网、大金融。我先讲一下我对互联网的理解,我认为这个世界上让的产生以来,三个苹果改变了人类世界,第一个是亚当的苹果开启了欲望情感,第二个苹果是牛顿的苹果开展理性与科技,第三个苹果是图灵的苹果,开启了计算与网络,大家知道苹果手机的图标是有一个苹果缺了一口,大家很奇怪为什么有那么一个很奇怪的图标,其实这个就是为了纪念图灵的,图灵是整个计算科学、信息科学伟大的奠基者,但是这个人可能在个人品行方面有一些问题,所以可能坐过监狱,在牛津大学当教授以后坐监狱了,坐监狱以后感觉自己心里不平衡,所以就在一个苹果上面注射氰化钾,咬了这个苹果一口就死了,之后留下来就是缺了一口的苹果,乔布斯把图灵作为他的偶像,他的苹果手机也是苹果缺一口,是这么来的。整个图灵在网络计算科学里是绝对的奠基者,当然现在还有第四个苹果,就是AlphaGo,AlphaGO我也专门做过一个演讲,就是最可能导致知识和物质的消亡,但是仍然还有三个苹果在那儿,我倒不担心这个问题。
互联网正在改变。我把互联网通过四个时代,第一是信息海洋时代,挑战信息差行业。第二是电子商务时代,对金融行业来说有大数据的基础。第三是社交网络的时代。这时候我认为未来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肯定是标配,未来的发展,众筹、P2P的模式会流行起来。最后是兴趣网络时代,金融行业一定会走向个性化和社区化,也就是刚才思聪讲的小而美的问题,我觉得这是未来金融的一个方向。(图)这是互联网的一些数据。
回到正题,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背景,“三农”金融为什么这么难。二是“三农”+互联网金融能不能加进去。三是“三农”互联网金融如何成长,四是对未来的展望。里面有的东西书里没有。
第一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背景问题。“三农”金融一直是有问题的,我们调研里面刚才思聪董事长也说了,农村金融是一个特有的高风险的情况,我们调研也重视了,而且人民银行的数据也证明,一般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农村金融大概是城市金融的五倍,这是有全国数据的。第二方面是由于“三农”金融的特殊性,我们传统金融的评估模型在“三农”是用不上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看到,那么多农村三万亿的金融缺口,为什么商业银行,甚至农村信用社都不愿意占领这个缺口?因为它的模型在农村用不上。而且因为它的模型用不上,所以我们实地调研发展,我们跑了全国六个省市做了调研,外面的图有两个没有写上,一个是湖南、一个是贵州,我们都实地调研了,但是没有加上。为了解决这个信用成果问题,就有很多奇葩的规定,比如说要有正规营业执照,要有两个以上公务员的担保奇葩的规定。因为是用的原来的模型会附加很多奇葩的条件。
第三是“三农”金融的缺口。其实3.05万亿只是一个方面,我认为是三个方面的缺口。第一个是物理缺口,物理缺口就是硬机构,在农村金融机构很缺。我做了一个数据,广义的农村地域面积,就是除了城市以外的面积,城市的面积大概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农村占99%。狭义的说耕地的话,也占了中国国土面积的15%,农村的人口占比是44%,农业占GDP的比重是9%,我们农村的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6.4%,我们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大的人口、这么大的产业,整个来说它的平均数字达不到。农村是存在物理性缺口。二是业务缺口,我们实地调研当中对这个问题感触特别深,农村的金融网点主要是吸储,对于新型金融业务的拓展第一没有动力,第二没有方式,第三没有手段,第四基本不做。世界银行也说了一句话,要避免狭隘的农业信贷取代更为广泛的农村金融。这是典型的业务缺口问题。三是数量缺口,刚才思聪董事长已经说过,我们书里专门有一节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大家可以参阅。
第二,“三农”+互联网金融能不能契合?
一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终于有一个合法身份。刚才高院长已经强调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说了。国家也有一些政策,比如说普惠金融规划也说了互联网金融的事情。有了正式的合法身份以后,互联网金融要突破服务的物理极限,这是第一个契合的可能性。一个固定的银行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固定成本是200万,这个我们也调研过,阿里也调研过这个问题,我们数据都差不多。单笔贷款的运营成本大概是5000块,这样高的成本肯定会在物理上限制农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能够突破物理限制。
二是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这一点是各大米……银行中国区的总裁高善先生,我跟高善先生一起调研的时候,他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说原来的金融服务都是富丽堂皇的门面,高大上的东西,农村感觉很自卑,不敢去享受这个金融服务,互联网能够使你有这个平等感,能够享受金融服务。
三是从熟人征信到互联网征信,在书里讲了很多,这也是我们下一个蓝皮书的主题之一。
四是互联网金融更符合农时的需要。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农村的农作物长成,撒农药的时间窗口是三天,三天不撒可能就绝收了。传统的金融机构贷款买农药绝对三天批不下来,这个灵活性更高。
第三,“三农”农村金融的成长。
一是有了发展的基础。这个发展基础非常薄弱,中国2000家P2P平台,现在是一千多家,正常运营的是不到两千家。专注于“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平台不到十家。我们让学生一家一家去统计过。
二是我们的基础数据现在“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整体规模是120亿到130亿,在2015年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缺口的0.4,相当于我们互联网金融总体规模的1%,是这样的概念。
三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具体模式。首先是线下风控的P2P的模式,再就是…供应链产业链的模式,众筹的模式,公益模式。目前说真正的具体模式就是这五种模式。
从风险来说,第一是刚才说的农业它的风险,互联网金融本身不能改变农业的高风险,只能发现风险,发现风险,现有的模型肯定是不行的,不符合农业的需求。我们需要全新的由下到上的风控模型。第二是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产品,目前很多金融产品部太适合农业的需要。比如刚才说的农时的问题,农业金融产品灵活性的问题都不行。第三是风控的能力和成本之间的平衡。这个我们调研过,第一个大家想一下,我们的这些服务对象,三农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他是中国金融机构,中国金融机构还享受着政府的优惠政策,他都不服务了,这个成本肯定是高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还看到它的风险特征是不明显的,这个成本就非常高,我们调研里面发现在三农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线下贷前调查的成本是5000元一笔,大概是城市的4-8倍。城市的线下风控像宜信做的好的话,宜信大概也是900块钱一笔,这样的话我们在翼龙贷去调研的话,发现他们一笔贷款的调研成本线下风控调查成本是5000块。
第四,理解未来:“十三五”的展望。
一是三农互联网能不能活下来,这是我很关心的问题,我也分析传统金融机构,我认为有几个优点,有三大优势和两大劣势。第一个就是新添的性能优势,像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都在农村驻了好多年,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农村的储户还是金融消费者都对他们特别信任。二是低的融资成本,吸储的成本很低,基本上一年期就是2%,体系化的支持政策,我们对于整个“三农”金融,国家的支持政策是非常成体系的,我们书里专门有一章说这个问题。它有什么劣势呢?我认为有两点:一是体制比较僵化,二是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硬信息,恰好农民的硬信息非常少。
互联网金融平台有三大优势和三大劣势,第一是数据,利用各种各样的数据进行分析。第二是技术上有优势。第三是体制上比较灵活。我们刚才说你到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大概需要半个月时间,互联网金融如果数据比较齐全的话,可能三天就能计算你的风险特征出来,这个特征能够决定。它也有三方面的劣势,第一是没有政策支持,虽然中央一号文件写了,目前大的格局来说缺乏明确的监管体系,缺乏明确的税收、财政等支持政策。像我们调研过程当中发现,想把扶贫资金和互联网金融结合起来,发现政策上难度很大。第二是高的融资成本。第三是基础信息和数据无法共享。目前来说金融机构的成本它不共享给我们。
二是“十三五”发展的环境,主要是四点。 附加说明,理论上的创新。其中我们有三个问题比较重要,第一是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我们有一个很大的趋势是不太正确,我们强调投资者保护,对于借款人的保护强调得不够,农民作为借款人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一个弱者,我们需要有特殊的保护政策。现在我看到互联网金融对于借款人保护是非常不健全的。而且像我在网上经常看到把借款人的信息给公布出来等等,这种不太恰当的手段,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第二是互联网金融参与扶贫的理论与实践,这是我们这本书一个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第三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政策体系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
后要致谢,第一是我们这本书作为“三农”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第一本蓝皮书,财经院领导是高度重视,高老师一开始许说,合同上面还写了高老师。夏老师在书里面有了,夏老师是常务院长,他非要做主任,我们财经院两位领导都亲自担纲。第二个我们财经院的新的研究室都参与,像汪老师的政策研究室也有两位研究院参与了这个研究,因为我们副部长经济研究室人很少,就三个人,还有一个在美国,实际上只有我们两个人。翼龙贷对于调研和数据方面的无私支持,还有翼龙贷在案例写作方面派人亲自操刀参与写作。我们到全国各地调研的时候,包括借款人对象,包括在当地的运营中心、合作商对我们的支持。最后还有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各位领导和编辑为了我们这本书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因为这本书历时九个月到现在出版,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要汇报的就这些,谢谢。
王弢:
后要致谢,第一是我们这本书作为“三农”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第一本蓝皮书,财经院领导是高度重视,高老师一开始许说,合同上面还写了高老师。夏老师在书里面有了,夏老师是常务院长,他非要做主任,我们财经院两位领导都亲自担纲。第二个我们财经院的新的研究室都参与,像汪老师的政策研究室也有两位研究院参与了这个研究,因为我们副部长经济研究室人很少,就三个人,还有一个在美国,实际上只有我们两个人。翼龙贷对于调研和数据方面的无私支持,还有翼龙贷在案例写作方面派人亲自操刀参与写作。我们到全国各地调研的时候,包括借款人对象,包括在当地的运营中心、合作商对我们的支持。最后还有社科文献出版社的各位领导和编辑为了我们这本书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因为这本书历时九个月到现在出版,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要汇报的就这些,谢谢。
现在进入第二环节,嘉宾发言环节。首先有请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徐洪才先生,另外徐先生也是央视经济评论员,有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徐洪才:
首先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我们有关“三农”问题的互联网金融蓝皮书的首发仪式。因为参加这个活动说实话很不容易,我在路上待了三个小时,因为今天一号线瘫痪了。应高老师的邀请来,我一定要参加,而且这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借这个机会讲四个观点,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宏观经济现在遇到了空前未有的困难,大家看到7月份的数据很多数据有点出乎大家的想像,特别是一些金融数据。贷款4600多亿,工商企业的贷款是0,不仅是0,而且是负的,这种情况以前没有见过,当然不光是中国这种情况,全世界的情况也很糟糕,全球现在目前出现了有13万亿的长期国债是负利率,这种情况也是很超越我们的想象力。也就是说,借钱免费让你用,用上个十年以上就不用还利息,13万亿,这显然是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全球都存在着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中国也是一样,权威人士也讲未来“L型”的,很多专家说如果我们不努力,改革不到位,改变“L型”还很难实现。
到底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现在讲得比较多的是创新驱动,这是对的,但是中国基本的国情还是二元经济的社会,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仍然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主题,是我们的重头戏。这种城乡分割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城市的这种先进的生产要素资金、人才、技术很难流到农村和“三农”领域,出现了两张皮的情况,三中全会决定里讲得很清楚,要建立全国成效统一的市场,现在看起来很难有很多体制机制的障碍很难突破。因此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资产泡沫,农村现在空心化,资金流不进去,包括蓝皮书也讲我们农村金融的缺口有3万亿,这么大的需求缺口,我们金融的供给是严重不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互联网农村金融是应运而生。我们是找准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一个正确的领域,就是服务于“三农”,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提升我们的服务效率,传统的金融业不愿意干这种事,因为出力不讨好,成本很高,不愿意干,而且大家都愿意挣快钱像这样一种相对来说风险比较高,而且成本比较高的金融服务,我们现在以翼龙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这种机构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这一块,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之所在。
第二,这两个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需要金融的支持,金融是现在市场经济的核心,总体上看我们并不缺钱,但是我们整个的金融体系出现结构性问题,现在讲得比较多的是传导机制不通畅,通俗的讲动脉血管里面血液比较多,流动性泛滥,但是毛细血管供血不足,这是严重的问题。怎么样通过金融的创新、制度的创新让资金和土地城乡之间这种要素能够顺畅的流动,这是我们未来改革的重要任务。这是第二个观点,需要金融的支持。传统金融支持传统的像银行、保险和直接融资、资本市场,但是这些还不够,还需要我们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重要的有益的补充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三农”的互联网是方兴未艾,潜力巨大。过去几年时间里互联网金融业发展很快,但是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P2P金融服务领域,大家感觉到P2P是一个偶然事件,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能够正好匹配,这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怎么能够拉郎配,能够发现正合适是很难的,现在翼龙贷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比较好的完成了这样一个操作。我初步了解一下,看他们是把众多的资金供给方、投资人给吸引到这个平台来,当然涉及到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跟需求方之间形成一个撮合,借鉴了证券交易所公开的撮合概念,把供给和需求的信息都集中在这个平台上。当然还有线下的支持和服务,因此在全国各地搞了有上千家加盟商合作伙伴,打造成了利益共同体,形成了互联网的虚拟空间网络和有形的服务的网下的网络相结合,虚实相结合,解决了这个问题。特别是我感觉到中间通过加盟商提供一定的保证金,信用保证,再加上进行田野调查,直接的金融服务,为农户和“三农”服务,提升了我们金融服务的针对性。这是很好的金融创新。当然这种创新现在还是初步的。
第四,对“三农”互联网发展提几点期望。一是要降低成本。现在供给侧改革要降成本,你们最终的金融消费成本有20%以上,这还是偏高,刚才王总也讲到是解决了资金的可得性问题,没有解决资金的成本,这个问题是未来努力的方向。二是便捷性。让我们普通的农户需求方能够比较便捷的得到这些服务,这方面还要继续努力。因为目前你的客户空间还有很大的潜力。三是产品创新。“十三五”期间金融产品的创新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互联网金融,一个是资产证券化,这两个方向都是刚刚起步,我们大量的沉淀的资产并没有流动性,能够通过证券化的手段创造二级市场的交易,能够转让,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当然这种转让是基于标准化产品的设计,基于市场参与者信用等级,信用可控、信息透明度,治理管理规范,产品的创新,因为现在我们有一些底线,不能搞资金池和平台担保,有一些底线不能突破,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推动产品的创新有很大的潜力。四是希望规范经营,把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因为这里是P2P,本质是信息提供商,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中介,是信息中介,怎么样把信息中介和金融中介有机结合,当然我们要共同推动我们金融监管政策的创新,提供这种生存发展的空间,这也是需要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我提出这四点期望。
总而言之是给大家奉献了一本非常好的精神产品,我要回去好好学习,同时也祝愿我们翼龙贷能够趁势而上,趁着市场有很大的需求,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谢谢各位。
王弢:
刚才徐部长提出四点期望,这四点期望是逐渐水涨船高的非常有意义。最后一点是规范发展,2016年对于我们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尤其是P2P来说是一个合规发展之年,究竟怎么样发展,是否需要借鉴国外一种发展模式和模型呢,我们可以请另外一些专家进行介绍。第二位我们请的是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的冯兴元研究员,冯教授原来做过农村浙江民间和会和孟加拉格莱美银行的一些研究,有请冯老师。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副秘书长冯兴元:
感谢主持人,祝贺我们财经院和出版社发布了这么一个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因为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金融创新工程的首席研究员,但是我们自己没有这么去做,竟然有人免费给我打工了,我真是感到非常感谢。9月份我陪魏厚凯所长去波兰参加农业现代化研讨会,我的题目是写一篇英文的论文,互联网金融与农业现代化。没想到我们确实有两位杰出的研究人员给我打工了,但是我建议两位跟我一起完成这一篇论文,这个论文也是划时代的,它的数据最前沿的,非常齐全,而且基于调查和自己的计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祝贺两位主编。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我自己研究的农村金融是结合理论和实践两部分。2014年一下子出了四本书,翻译除外。我很自豪的,其中有一本是中国民间金融风险研究,出来以后,刚才有位资深的研究人员以及主讲人说过,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但是2014年是次年,第二年,出了这本书发现这本书已经老了,因为已经不全了,缺了互联网金融这一块,互联网金融和农村“三农”发展,从那时候开始一直关注互联网金融与“三农”的发展,写了一些比如精准扶贫跟移动互联的关系,互联网金融怎么发挥作用。我们农村金融的研究界绝大多数人的知识已经老化了,跟不上了,现在李勇坚老师和王弢老师是站在最前沿,我变成了你们两位学生,这是第一点。
从农村金融的体系来看,我们一般区分为准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正规金融就是接受审慎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民间金融是完全不接受监管的,准正规金融是介于两者之间。像翼龙贷之类的就相当于准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大民间金融的概念。以前我们总结的民间金融的特点都失效了,原来说民间金融的半径比较窄,基于熟人关系,像我专门写过一本书是《钱会》,各种互助会。所谓的互联网金融为什么一出来大家说是颠覆性的,因为可以看到互联网金融一出来实际是两边急,一边是像我们研究农村金融的急,因为我觉得我们落后了,一边是金融机构急,他们也觉得落伍了,他们一个是最初的抵制支付宝,抵制余额宝,抵制各种互联网金融+。但是国务院李克强总理他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是很坚定的,包括参加微众银行的开张,包括支持各种微筹、微金融的运作,包括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写入了要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本身一边抗拒,一边是自己建立了互联网金融的部门,等于是金融互联网化。这两边凑在一起,不断地跨界,一个是互联网金融,一个是金融机构的金融互联网化,两者凑在一起跨界。
我写过一篇文章在中国农村观察,那篇文章还是很有名的,从局部知识的范式Local Knowledge范式看农村金融的多元化,这个Local Knowledge是海耶克提出来的,当然最初是别人用的,是佛朗尼有一本书叫《Local Knowledge》,海耶克用了这个概念把它作为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社会当中无数的主体存在着大量分散的知识,分散在无数的主体当中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这些知识,计划者、监管者和大的银行没法儿加入,你需要用市场机制来利用它,局部知识不是障碍,是资源,你要用起来。
这里就存在两个人,两个世界管,两种看法,两种结论。一个人是左翼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第二个是右翼的,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海耶克,我翻译了海耶克的两本书,最近今年还有一本海耶克的书在社科出版社出,我自己也写了一本书,是《海耶克与中国》,还在出版。
我们P2P平台、翼龙贷很多互联网金融做的,你会发现恰恰是利用了海耶克的局部知识范式,这个局部知识范式不仅适用于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也适合于我们整体的金融有巨大的空间,包括其他的P2P也有巨大的空间,所以现在很多人把P2P妖魔化是完全错误的,你去看看2016年的P2P的报告,可以看到有好几类,一个是国企的,国企有国企办的P2P,背后有国家的信用,应该是比较安全的,有兜底。第二类是上市公司的,一般搞P2P的上市公司也是财大气粗,还有搞风投的,风投的可能会差一点,但是也是有力量的。还有银行自己下面也有办P2P的。包括翼龙贷是第五种类型,它也是安全的。如果农村是一个大市场,很多农村的产品,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农业就是弱势的。一个贫困的妇女给她3000块钱让她养几头羊第二年卖掉,回报率为200%甚至更高,所以纯粹讲农业是弱势产业,这是存在偏见的。
翼龙贷,农村的市场,你去看看支付宝的利用率,在整个中国是四点几个亿用户,农村也不少,农村现在互联网30%左右,移动互联以后扩展空间巨大,越是扩展厉害,像翼龙贷是信息中介再加上自己还有各地的盟商,书里写的合作商,都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利用了局部知识,实现了海耶克讲的知识的分工,所以未来的翼龙贷和P2P包括其他互联网金融在利用局部知识形成不断扩展的扩展秩序,人的合作的扩展秩序,这个前程远大。祝贺我们财经院,也祝贺翼龙贷,感谢大家。
王弢:
冯教授给大家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全新的思维。海耶克的分散知识或者局部知识的理论,我们很多人可能不熟悉,比较陌生,但是我们可能熟悉碎片化知识,手机上看到很多东西是碎片的,碎片化知识和分散知识或者说局部知识有没有关系,有,但是局部知识和分散知识也有系统性。这对我们翼龙贷来说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对于我们作为研究来说,对于我们蓝皮书作者来说也是具有理论价值的。冯老师的点或者这个创新的理论对我们非常有启发意义,我们下来会再琢磨琢磨。
下面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教授。有请。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
各位同仁、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交流,首先祝贺我们两位作者,不光是两位,是众多的团队的研究成果。这本书是比较全面,我也是读了一下,学到很多东西。
第二方面,谈谈我自己对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想法。说四句话:第一,互联网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和手段。这在书里面作者也有谈到,普惠金融反过来讲是排斥性金融,要实现普惠就是减少金融排斥,而排斥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在地理的排斥,互联网实际上在克服空间的障碍当中它的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支付性的金融服务。我们看到国际上互联网金融发展比较快,用得比较深的还在于发展中国家和偏远地方,因为偏远地方的物理网点比较缺,所以用互联网在某种程度是替代物理网点。在支付包括借贷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更普惠性的相对比较低成本,不依赖于物理网络、物理网点的服务。
第二,“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机会和优势并存。书里面也说的很清楚,“三农”金融有很多的缺口,这个缺口需要填补,填补的手段很多,互联网金融是重要的手段。同时我们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发展非常快,现在很多的农民朋友都用微信,也发红包。这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也面临着挑战。虽然我们说已经有一定的信息基础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移动互联的发展,但是依然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有问题的,我们到农村调查,很多地方没有信号,到了一定的地方连电话都打不了,到了半山腰联系都联系不上。如果没有信号,没有这种基础性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在农村肯定是有挑战的。同时,农民在网上交易的习惯和能力现在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如果没有信息、没有交易,互联网的信息积累是很少的,这也制约了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开展。同时农民的交易习惯,购买的习惯,包括对于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和理解、接触和使用,综合的覆盖率,我看有一个数字是整个上网的渗透率是30%,综合的渗透率到底是多大,我现在还没有这个数字。总而言之,覆盖面还是有一定的局限。针对这些问题,互联网金融是面临着一些挑战的。
第三,面对机会和优势、挑战,互联网“三农”金融的现实选择。这个现实选择是建立在现在目前的农村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信息结构,刚才冯老师已经介绍海耶克的分散知识和局部知识的概念。目前我们看到农村的信息流通结构依然社会网是主导性。互联网金融的选择要正视这个现实,我们看到很多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在农村还是采取的线上线下结合。比如翼龙贷,它这种模式不管是加盟还是王总介绍的将来的合伙制,目的是充分利用农村的局部知识,利用社会网络,利用线下的渠道,将来可能有渠道的扩展,但是目前仍然还是利用线下的渠道。它的好处是把城市里面的资金从资金端通过互联网融通,真正的资产端更多的还是利用目前的农村的局部知识和社会网络。所以一个好的模式,至少现在现实的模式的选择还是线下线上结合,还是充分利用相对比较传统的农村的社会网络。第二个模式,王总提到将来他们从渠道和业务的创新来讲,在农村要提供综合性的服务,不仅仅是互联网金融,可能要利用互联网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农村的电商也好或者互联网交易也好有它的特点,一个特点是很多的产品交易的频率比较低,不像城市,交易是比较低频的。它的很多交易不仅仅是交易完了就结束了,比如化肥、农资、种子,等他把种子用好了,种子高产了,有收益,才能偿还你的还款,不能单单提供金融服务,还要提供农业的推广和农业技术的使用,甚至农产品的流通,包括农产品的收购。如果没有相应的服务,单单靠金融你的风险可能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农村互联网金融也要提供更多跨界的服务,不仅仅是金融,要包括生产资料、技术的使用、产品的流通。刚才王总在展望的时候提到,我在这儿说,这也是现实的选择,面对农村的问题,面对农村的社会问题和农村的综合性服务的需求,现实的选择就要提供综合性的跨界的服务,才能够保证金融服务的有效性。
第四,展望。如果有了这些逐渐网上的服务和信息积累,大数据,将来才能真正依赖于大数据提供服务,这也是降低成本的办法。我们说现在成本很高,这是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现实,不仅仅是我们互联网金融,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利用传统渠道做金融服务的他们的成本也依然是很高的,因为面临着交易成本很高,面对分散的客户,它的贷前调查需要很高的成本,贷中的审查、贷后的管理都需要很高的成本。我们李老师介绍的时候也说到农村的调查成本一笔要花5000块钱,跟城市相比是城市的4-8倍。这些成本必然会引发我们服务的成本比较高。将来如果真正有了现在逐步的推行互联网化,有了数据的积累,真正能够利用大数据提供一些金融,特别是信贷产品的服务,这个成本降低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寄希望于我们大数据的积累,寄希望于包括现在供应链金融的在线化,包括利用在线的互连网络以及群来开发一些目前现实当中的合作社或者互助金融,如果真正有了在线互连网络的发展,能够打破原来局部知识的局部限制,能够开发一些基于互联网的互助金融。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谢谢大家。
王弢:
谢谢马教授的精彩讲解。马教授在中间提到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农村找钱其实更多的是找人,是一种社会网络。根据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学界的研究,中国社会学是世界学科里面是最靠近或者最贴近于社会前沿的学科,中国社会学的研究,社会网络关系或者社会关系对于中国这种金融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通过调研过程当中认为在农村存在两种关系,一种强关系,一种弱关系,线上线下结合的过程,线上是一种弱关系,线下更多是一种强关系,如果发展“三农”互联网金融,我们更期待的是将弱关系变强,将强关系做得更强。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有些时候需要我们更脚踏实地做一些事情,需要要有很好的人和很好的案例。
下面我们有请中国乡建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李昌平先生,李昌平先生在2000年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还有农业真危险”。到底怎么危险,以及李先生最近几年来一直在做的农村内置金融的发展情况,我们有请李先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李昌平:
谢谢有这样的机会来这里交流。今天的蓝皮书我是昨天晚上花了几个小时认真看了一下。我觉得对现状的研究,对未来的趋势判断都很认同。我是一个实践者,看书的时候觉得对我有帮助,我觉得这个书对我有帮助。这个蓝皮书对未来几年的农村金融的发展肯定是产生一些积极的指导性的作用。但是我也对这本书觉得有一些判断,觉得保守了一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比这个书中判断得要更好,基于我自己的实践是这么认识的,比如信贷的缺口是3万亿,我觉得只要有相应的体制性障碍突破的话,我觉得那个判断就是太保守了。说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几年以后是3000亿,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很多年以前去日本东京大学或者大阪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在台湾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认真学过日本农协的发展史和台湾农会的发展史。以台湾为例,台湾一个乡农会2000农民,农会的农信部给农民提供多少贷款呢?我问过很多人,说你想像看,一般问乡镇的干部,他们都说2000万?不是的。台湾一个乡农会为2000农民一年提供的贷款有多少呢?20个亿到50个亿的人民币,是一个乡农会。我们现在一个乡是几万农民,能够为农民提供多少金融服务呢?提供多少贷款呢?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还大得很。
中国农村的金融创新未来很有前景,这是第二次跟王思聪先生见面,第一次在博鳌论坛上,我们两个作为嘉宾,今天是第二次见面。农村的金融理论创新,我们两个有区别,他是高大上的,做互联网金融的。我是做村社内置合作金融的,我是最土的,是跟农民一起来做村舍内部的合作互助金融。为什么要去做村舍内部的合作互助金融呢?我觉得农村的金融市场要把它激活,两样东西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能不能够让农民的土地、农民的房屋成为我们金融的抵押品。我差不多花了三十几年的时间从我的导师对我的误导中间走出来,因为我的导师跟我讲,只要土地私有化了,给农民发了产权证了,农民拿着这个产权证到银行抵押贷款,农民的贷款难就解决了,农民发展没有钱的问题就解决了。后来我花了很长时间去读书,我也花了很长时间去日本、台湾、菲律宾、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朝鲜、越南很多地方都去过,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越南的土地已经私有化,能够抵押贷款吗?不能。日本的农地、台湾的农地、韩国的农地是在银行里进行抵押贷款了吗?不是的,是在农民村舍内置金融里抵押贷款的。这个词是我发明的,叫“内置金融”,一个社区里面的农民的合作互助金融里面的农信部,就能够接受农民的土地及其财产的抵押,东亚小农的农民的农地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正规金融的土地抵押品的。
我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以后,十几年前开始做实验,首先第一个村子在我自己的村子里拿了10万块钱回去,做了一个养老资金互助社,把养老资金互助社建起来之后,我出了10万块钱,我的收益分配给老人,我在村里面拿了30万块钱,产生的收益也分配给老人,每个老人出2000块,年轻人要贷款,要跟老人小组去申请,老人小组觉得这个后生很靠谱,你来贷款,用你的承包地抵押。一下子把这个贷款难的问题解决了。
后来我又写了一个非常穷的村子,就是现在很有名的村子,叫蒿滩村,现在是全国最有名的示范村了,中央电视台也多次报道过。我带5万块钱,找政府要了10万块钱,就这15万块到蒿滩村去,蒿滩村的每个老人出2000块,七个乡贤每个人出2万块,14万块,我们组建养老资金互助社,也是一样的。我对外的名字叫“村舍内置金融”。我建起来之后,农民很简单就用自己的林权、承保地抵押贷款。土地就可以抵押。我们最高贷款规模达到多少万,达到700多万。蒿滩村因为有了村舍内置金融,可以把各种资源集中起来,因为可以把土地当存款使用的,你可以把你的房屋当存款使用的。比方说你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屋,你出去打工了,你的土地闲置了,你可以把土地、房屋当成一个存款存进来,你存20年我给你2%的回报,你存30年我给你3%的回报,你存40年我给你4%的回报,这样我把资源资产打包,再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改造变成一个旅游村。不仅解决了农民的贷款难,是把农民征信体系建立起来,建立起来以后农民要什么服务就给你什么服务,比如要种子就给你种子,要肥料就给你买肥料,要饲料就给你买饲料,要什么给你服务什么,因为你有征信体系,不担心你不还钱。所以这个内置金融是村舍内置金融,又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按照村舍的组织能够为农民提供很多的服务,改善了乡村治理。所以地方政府都很支持,都愿意拿钱建村舍内置信用,蒿滩村建立起来以后,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以后、旅游村以后,一天有几千人去做旅游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贷款的数量跟我们的王总不一样,蒿滩村最高的贷款资金规模是700多万、800万,今年350万,蒿滩村我们村社的内置金融最高的存款多找呢?700多万,实际上现在要存钱,利息是4.5,在农民的合作信用里面4.5,蒿滩村有钱,可以接受8000万甚至更多的钱,问题是村舍内置金融,我这个钱用不出去。
我的研究、我的实践证明,任何人想去干农村,两种能力是核心的,必须具备这两种能力,第一是组织农民的能力,能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无论是谁找不到组织农民的办法不要去搞农村。村舍内置金融是新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组织农民的方式。第二是农民组织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核心能力,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能不能为农民提供服务,内置金融村舍及其联合社的新体系是最有服务农民的一种服务组织。组织农民的能力以及农民组织服务农民的能力,这两种能力是任何的机构,任何的投资者去农村里面想去开辟市场所必须的两个能力,有就干得起来,没有就事倍功半。我是一个土八路,我带着正式员工是80多人,我们提供金融土地抵押,规划、设计、改造、营运以及农民的培训系统性的改革方案,我们只投智不投资,一年也有三四千万的收益,跟农合的研究机构都不一样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我也不申请任何基金会的一分钱,我就凭我提供的产品到市场上去卖钱,我能够卖到这么多钱,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服务有价值,所以我与王思聪说希望好好的谈一谈,我要是跟他一起合作,未来的前景就更好了。我的前景也更好,思聪先生的前景也更好,农村的金融市场的规模就不是所谓三万亿的规模,再乘一个十也不够。谢谢各位。
王弢:
昌平老师的发言真的是很有感染力,而且一看就是对于农村工作是非常了解的,可以这么说,在做农村工作刚刚李老师总结两个点,一是组织农民的能力,二是为农民提供服务的能力。我们还要想到第三个点,是下面一位嘉宾要提供的,我们讲你要内置是向内的,还要向外,怎么向外,我们要走出去,下面有请国研智库国际研究研修院李溦院长给大家做发言。
国研智库国际研究研修院院长李溦: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是李溦。在这儿首先要感谢我们翼龙贷董事长王思聪先生,这么多年来我从王总身上学习到了一位优秀的企业家独具的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感。在这儿还要感谢我们蓝皮书,可以说没有翼龙贷就没有我们的蓝皮书,但是没有我们今天的蓝皮书也就没有今天的研讨会。这几天拜读了蓝皮书,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受到了很多启发。还要感谢今天我们在座的发言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还有今天没有到场的平时也能够给我以启发和启示的国内外的朋友和专家们。
受大家的启示,受大家的教育,在这儿跟大家谈一点自己的体会。题目叫做“天合之作,与龙共舞”。跟大家交流三点想法,一是天合之作,二是与龙共舞,三是三点建议。
天合之作里面有几点想法,首先农业是具有铺会性质的公益性产业,互联网金融也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公益性产业,他们的合作是一种天合之作。
我想明确提出农业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公益性或者是共享性产业。农业的普惠性和公益性首先表现在农产品的共享性、福利性、社会性和公益性上。例如世界粮农组织所提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这里的“所有人”既包括有钱的富人,也包括没钱的穷人,要让穷人也买得起粮食,粮价就不能够完全由市场决定,需要受到政府的调控。仅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产品就有了它的普惠性、共享性、公益性和社会性。
受大家的启示,受大家的教育,在这儿跟大家谈一点自己的体会。题目叫做“天合之作,与龙共舞”。跟大家交流三点想法,一是天合之作,二是与龙共舞,三是三点建议。
天合之作里面有几点想法,首先农业是具有铺会性质的公益性产业,互联网金融也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公益性产业,他们的合作是一种天合之作。
我想明确提出农业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公益性或者是共享性产业。农业的普惠性和公益性首先表现在农产品的共享性、福利性、社会性和公益性上。例如世界粮农组织所提粮食安全的定义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这里的“所有人”既包括有钱的富人,也包括没钱的穷人,要让穷人也买得起粮食,粮价就不能够完全由市场决定,需要受到政府的调控。仅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产品就有了它的普惠性、共享性、公益性和社会性。
再来看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它也是具有普惠性质的公益性产业。诞生于工业化时代以银行为典型代表的金融系统,所有的运营体制和机制都是围绕着有效伟大规模、集中化、市场化、竞争化、甚至是寡头化的大工业服务,因此而成为人类工业化时代得以快速发展的有力资本支撑。相反,为共享、公益、普惠、分散、生态型的农业服务,则与金融系统的本质与作为相错位,从而成为他们的弱项或者短板。无论是我们今天上午相关的发言和讨论还是这么多年来大家的相关发言和讨论,都对我们今天的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对“三农”的这样一种支撑有异议的看法,有抱怨,有否定的看法,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以农行为代表的金融体系它本身就不是为“三农”服务的,它是为大工业化服务的,它的整个机制体系,它的制度根本没有办法去适应“三农”,它的主要责任和任务也不是为“三农”服务的。所以它们之间有着相当大的错位。好在于21世纪人类开始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互联网具有普惠、共享的社会公益性质和精神特征,以互联网为本质和精神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也相应的具有普惠、共享的社会公益服务性质。朋友们,最可喜的是说21世纪一个全新的以普惠、共享、公益为本质和特征的金融系统和金融时代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而来到了。也就是说,我们的“三农”有救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从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可以是指数式飞速发展的缘故,互联网金融业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如果为我们“三农”来讲就是我们的“三农”互联金融。
我的结论是21世纪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具有普惠、共享、公益特性的“三农”互联网金融,与同样是具有普惠、共享、公益性质的“三农”的携手与合作不能不说是当今时代一项志同道合、门当户对的天合之作。既然是天合之作就是时代来临了,一个大的浪潮来临了,或者用雷军的话来讲,它是一个大风口来临了,我们今天的“三农”,我们今天的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三农”的互联网金融已经站在这样的风口上,我们已经开始飞扬起来了。
二,与龙共舞
这里面首先想跟大家讲我们“三农”的诚信和风控保障的社区文化性。刚才李昌平院长提到的。第二是翼龙贷同城O2O,也是社区文化风控模式。三是与龙共舞。
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探讨风控,前提是某种程度上讲金融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我做金融已经几十年了,在这个行业里我体会的特别深,什么叫金融,金融就是经营风险,所以金融业的诚信管理或者风险管理是它的核心业务。谈到风险管理,特别是“三农”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在这儿首先应该探讨的是我们“三农”本身它的一个诚信和风险控制的特点,我把它总结为社区性和文化性模式。
农业生产对象的生物性、自然性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的区域性和空间性,千百年来彼此之间的诚信和风控保障,很大程度是依赖于自己的社区和社区文化。这和我们工业时代它的风险保障主要是靠法律,靠市场是不一致的。农学原论的作者日本的祖田修教授也论述了三农的“地域空间”的概念。他认为,农业综合价值的实现需要一个空间场所,在那里人与人的关系显著增强,市场适龄的问题得到解决,极端工业化的弊端得以纠正,市场生活的逻辑受到重视,形成了多样、安定、可持续的社区生产生活文化空间。既然是为“三农”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我们再来以翼龙贷为案例看看翼龙贷的社区文化风控模式。翼龙贷自己把它叫做同城O2O或者线下P2P,这体现在翼龙贷具体来讲就是它的1.0版本,也叫加盟商模式。翼龙贷的风控首先是由各地的加盟商完成的,他们是怎么完成的呢?首先是到农村进行家访,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和生活基础,走访乡亲邻里,调查农民的诚信和品格为人,从而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借贷。按照董事长王思聪的说法,就是叫做泥腿子+互联网,我把这种翼龙贷的风控模式叫做社区的风控模式。社区风控模式的背后是什么?其实是一种文化的风控模式,所以李昌平先生您提到您的内置金融,它的一种风控特征,以我的视角来看,我认为它就是契合了农村的社区性,农村社区的一种文化性,您把金融有效的契合进去,所以它有着显著的效果。
在这儿我的结论是由于翼龙贷社区文化式的风控体系,契合“三农”的本质和特点,“三农”的风控本质和特点也是社区性和文化性。所以它具有历史的因为我们的“三农”是历史的,具有和谐的,因为我们的社区应该是和谐的,社区性和文化性,而不是只用工业化的金融体系那种强势的市场性和法律性。因此我认为这样的一种风控体系能够保障翼龙贷的业务发展可以在规模上不断扩展,时间上比较长久,模式上比较可持续。特别是更加合理而坚实的基础能够保障它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上更加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因为既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就是以“三农”为主的。朋友们,无论是大家正在路上或者准备同行的“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同行们,既然大家同行,既然翼龙贷这样一种社区的风控模式,文化的风控模式能够契合“三农”的本质特点,为什么不可以同行,为什么不可以大家携起手来与龙共舞呢。大家注意我这句话它的背后暗含这个行业未来的大规模的并购重组。
三,三点建议。
一,政府的智慧。二,翼龙的坚持,三,掀起诚信文化的大潮。
1、政府的智慧。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已经知道传统的以银行为典型代表的金融体系,是大规模市场化工业时代的产物,本质上无法将普惠、共享、公益性的“三农”服务的职责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那么只有刚刚诞生的同样具有普惠、共享、公益特性的互联网金融才能够担当普惠金融的时代重任。因此,我建议政府应当顺应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哲学内涵,明智的减少甚至放弃将“三农”减税和补贴主要用于传统金融的做法,转而智慧的将“三农”互联网金融在严格规范的同时纳入国家金融体系的主干道,并且通过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的方式帮助其渡过幼稚期,顺理成章壮大,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向“三农”。刚才有专家提到我们现在的宏观局势,我们的金融局势现在都处在一个低谷,而我认为它不是处在一个低谷,是处在一个时代的转换的转折期。这个转折期意味着什么,工业化时代和工业化时代相匹配的以银行为特征的一种金融系统正在退出历史的舞台,银行时代过去了,我们必须要建立这样一种明确的概念,没有这样一种概念,我们只能随着这个时代的逝去而自己也将逝去。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转折时期来临的是什么?是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时代,是普惠时代,是生命时代,生命时代它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三农”,所以“三农”的互联网金融和“三农”时代来临了,我感觉到这个时候我们的“三农”互联网金融是智慧的,我们坚持做“三农”是智慧的。如果我们的政府是智慧的话,就应该把用来支持“三农”这方面的税收优惠和它的金融补贴由传统的银行转向我们今天的互联网金融。就好比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原来政府身边有一个急需做外科手术的患者,政府说了,我这边没有别的专家,我只有导弹专家,好,导弹专家做这个手术,导弹专家说,我可不擅长,没关系,我给你一万,说我真不会做,说我给你十万,说我真做不来,给你一百万,最后效果还是不好。可是现在外科手术专家来了,这个患者可以治疗,政府只要给一万元,就可以把这个手术做得非常漂亮,非常的有效果。我认为政府的智慧是特别需要的,现在已经开始有了这样智慧的曙光。
2、翼龙的坚持。我们翼龙在我们十分艰难的状况下要坚持三个坚持,要坚持社区文化风控模式的“三农”互联网金融的典范精神,要坚持申请得到政府相应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要坚持主动申请进入互联网时代国家金融体系的主干道,一定要坚信这一天不久就会来到。
3、掀起诚信文化的大潮。翼龙贷做风控,小额有六个程序,大额有8个程序,这样就导致了翼龙贷成本的运营是处在很高的水平上,我认为翼龙贷高成本的运营模式实际上承担的是诚信文化在当今中国缺失所造成的社会成本,骨子里所担当的则是高扬和重建中国当代诚信文化的一种社会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高成本问题,我们翼龙贷正在做有形建设方面的努力,比如说推出2.0版本,比如大数据、反欺诈的内部运动等等。除了这样的有形的努力,我认为必须要匹配无形的建设。因为在我们互联网时代,大家很看重大数据,但是我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是大数据是有形的,但是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建设是互联网哲学内涵的一种本质,是互联网时代它的一种精神特质。我们在做“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时候,特别也要注重它的一种哲学内涵和精神特质,就是文化建设。既然是一种文化建设,就是一种环境,如果是一种环境建设就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能够担当的,必须是一个行业,而且不光是一个行业,因为它是一个时代的诚信文化,必须有政府、必须有民族的一种环境和一种精神配合。做到这一点,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是建议我们翼龙贷在做自己的“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时候,我们下一步在做风控,除了五级风控、八级风控,就是跟我们今天当今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刚才李院长讲的模式就是一个社区风控模式,当今我们也知道农村政府很重视社区建设,重视文化建设,就跟当地政府在这个契合点上做更加深入的结合。在这个结合的基础上,一个是重建了我们农村的诚信文化环境,这样的话根本上可以把我们企业的风控成本降下来。
最后感谢大家给我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谢谢。
王弢:
谢谢李溦院长的精彩发言,而且我们也感谢李溦院长最近这三年以来为翼龙贷的出海,李溦院长同时近几年来承担很多东南亚包括非洲地区的财政部长以及财政官员到中国参加培训,而这些参加培训的时候,这些人必去的一站肯定是翼龙贷,通过这种船让翼龙贷出海,让翼龙贷这种模式出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邀请到李昌平老师和李溦老师一个向内,一个向外,正好把我们翼龙贷和蓝皮书的价值体现出来。
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采取很好玩的游戏规则,所有的媒体朋友们提问之前通报一下媒体的机构。每个人限提一个问题,提完问题之后可以点是哪位嘉宾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开始。
金融时报社记者:
我想对这本蓝皮书的问世表示深深的致敬,因为我们报社两次参与这本蓝皮书的调研活动,我是参与了通辽的调研,我的同事参与的是陕西的调研,通过我们亲身的参与,我深深感触到这本书写得不容易,以及翼龙贷服务“三农”互联金融的艰辛,今年1月19号李勇坚老师和王弢老师带领着我们去通辽调研,当时整个北方地区处于湿气寒潮的时候,通辽是零下21摄氏度,有一天我们从通辽出发到下面的一个旗用了六个多小时,在这期间通过走访五六家农户,深深感受到翼龙贷,特别是基层的加盟商和业务人员家访、调研的艰辛,经常会遇到很多突发的情况。给我最大的感受,翼龙贷能够给当地的农户,那些想发家致富、勤劳苦干的农户提供一笔6万-9万的启动资金,这个启动资金很容易让他们发展当地的种植或者是养殖产业,这相比传统的金融,或者当地的农信社,农信社只能提供2万块钱的启动资金,翼龙贷提供的资金比较大,虽然这种资金的利率成本比传统的高一些,但是可得性和快捷性远远高于传统金融。我作为媒体调研,也是对这本书的问世表示深深的祝贺。
下面的问题是想问李勇坚老师或者是王总,这本书里也讲到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的五种模式,其中前三种模式是主要的,第一种是基于线下的P2P的模式,以翼龙贷为代表性,还有一个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大数据模式,这个是以阿里、京东为代表,还有一种是基于供应链的“三农”服务模式,书中写的是新希望,还有上市公司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请各位领导评论一下这三种模式的目前进展情况以及未来它的发展趋势,农民互联网金融市场这么大,这三种模式会不会有合作,或者各自发展的前程怎么样。谢谢。
李勇坚:
其实互联网金融我总结有五种模式,你看得很仔细,主要有三种模式,线下风控模式主要是翼龙贷,还有几个小的公司,像江西、安徽都有几个小公司在做,做的额度不大,像江西是做了2个多亿。这种模式是比较符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特点,像刚才李老师说得非常好,互联网+泥腿子,把这两个充分的结合起来,是现实主义的选择,从理想化角度来说肯定是基于大数据那些东西,数据不够大的时候那这个还有什么价值,所以它是很现实的选择。它在“十三五”期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未来至少在五年之内,中国的整个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要发展的话,还是要依赖于这种模式。在别的地方也是一样的。这是未来五年的“三农”互联网金融主要的模式,这是第一点。
第二,京东和淘宝或者蚂蚁在做,京东和蚂蚁两个都在做,他们做的模式又不一样,京东主要是农业生产资料这一块做得比较多,他们的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因为他们只做农业生产资料,刚才马老师也说到农业生产资料买卖不是说一个简单的交易过程,后面包括一系列的服务,决定农业生产资料本身在网上卖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现在电子商务零售的渗透率已经达到12%,但是我们的农资的电商渗透率只有3%,农资的买卖是一个特殊的买卖过程。这是京东的情况,京东步伐走得也比较慢。蚂蚁这一块是雄心勃勃,他们号称今年要做100亿,是依托于淘宝服务站,依托村淘来做,能不能发展得那么好我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是依据电商来做,电商的大数据在农村的普及率不是很高,这样蚂蚁肯定增长速度会很快,因为蚂蚁去年才做1个亿,“三农”这一块。它肯定会百分之百的增长,甚至百分之五百的增长,都可能有,但是要做得特别大可能也会有难度。这是第二个模式。
第三,刚才说的供应链这一块,这是大家比较看好的。供应链做得比较多的,一个是新希望是做得比较多,还有大北农的猪联网,还有海吉星,海吉星是交易市场,这三家是做得比较大,这三家面临共同的问题,所有的供应链金融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供应链里面必须要有主导的企业,这个主导的企业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这样等于说把整个金融发展的依托在主导实力的信用和实力上,如果没有更多的企业加进来,如果说让新希望做得很快,他们已经做到10个亿,要保持增长速度百分之三百或者百分之四百的速度也是非常难的。供应链金融大家比较看好的原因是因为可以更多主导供应链,供应商加进来,这样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具体的数据在报告里面都有,像电商大数据一共是3200亿的话,电商大数据是200亿,线下风控肯定有很多家,大概2500亿,供应链是500亿,是这样数据的划分。谢谢。
中国企业报记者:
我想提给马九杰老师一个问题,现在国家倡导普惠金融,您认为发展普惠金融的主体是哪些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对基层金融尤其是农村经济或者“三农”经济的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谢谢。
马九杰:
谢谢你的问题。普惠金融本身就是一个让所有金融机构都参与提供服务,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到服务的概念。所以普惠金融的来历从原来的小额信贷到微型金融升级到普惠金融,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不能够提供普惠的金融服务,所以让更多的主体来参与。刚才你讲的普惠金融要有金融体系,要有多样化的金融体系,对于主体,刚才在讨论过程当中很多老师都在提,农村的特点和农村金融的特点,农村都是小、微、分散,所以农村的金融机构应该是符合对农村的季节性,农村的主体小和散。李老师介绍的内置金融,包括王总他们做的基于线下的这种P2P或者互联网金融局势,应该能够切合这个,他们有很好的社会网络的基础,在风险的管控,在客户的服务这方面能够比较好的来做。
“三农”经济的发展包括生产、销售、农民的收入,前面也都提到,有了金融服务它的生产规模、生产的升级包括现代农业的发展肯定会有提升。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会涉及到很多金融的需求,不管是技术的引进,还是机械化,还是其他的生产方式的升级换代,都提出新的对金融的需求。包括流通方式,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供销一体化,还有刚才提到的供应链,这种方式也是需要金融的服务。对于生产方式、流通方式和整个的农村都会有一个促进。有了生产、生活,农民的收入和福利也会改进,这可能都涉及到社会经济的问题。谢谢。
农业银行中国城乡金融报:
服务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业银行的一个重要使命,当然这样一个市场也需要更多的机构参与,刚才在台上嘉宾也谈到当前农村信贷市场是有巨大的资金缺口,未来会产生一种千亿级的市场空间,我的问题是互联网企业在服务“三农”客户的同时,如何实现自身的有效发展,需要怎样配套的政策,换句话说,可不可以展望一下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究竟能够养活多少互联网企业。我的问题想提给王思聪王总。
王思聪:
这个问题事实上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我们认为农村市场由于民风民俗金融生态的不同,城乡差别很大。从农村的数据来看,大数据可能目前还不太结构化。如果从整个中国的信贷,刚才专家也说了从整个中国信贷来看,事实上是在负。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的金融确确实实属于不平等的金融环境,为什么?一个方面,我看到数据是说经济下行,企业的借款意愿不高,这个现象一定要区分,因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占百分之八九十,中国的中小企业的金融环境、金融需求很大,得不到满足。我认为这个报告说的是什么,大中型以上的企业借款意愿不高,因为经济下行,它的投资渠道和项目不是很好。
如果在座的专家和媒体要看一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在是饥渴的,当然数据里也看到,以居民的消费 居民借款增长是4000多亿,说明我们的个人借款,居民借款,中小企业借款有非常大的需求,包括我们农村,我们两位老师预测有三万亿,我认为可能还要再翻一倍,这个数据翼龙贷有,翼龙贷服务两三千家中小企业,每一个中小企业有说你才借给我一百万,他希望更多一些。而且这些中小企业都得不到银行的完全服务,我们的大中型企业基本上你要借钱,银行求着你,这些人又不缺钱,本身就不缺钱,经济下行对外的投资意愿不高,肯定是不借钱。但是居民和中小企业和农村非常需要钱,所以我觉得再增加另外一个报告。对行业展望,整个中国的信贷或者说贷款市场有200多万亿,这个市场一定未来要完全互联网化,不管今天互联网化还是明天互联网化,一定要互联网化,有足够大的空间在城市。在农村我认为也有二三十万亿的需求,而且刚才我说了,集中的需求是刚需,而且是创造出来的。跟我们经济似的,未来我认为不只是产生一两家、三五家,可能还要多。因为整个世界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就突破了PC互联网时代的BAT的垄断,小而美,基于O2O、基于智能,终端的商业模式会层出不穷,我觉得三五年的创业在所有行业都有机会,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智能出现,对我们所有传统行业都是一次重构。我认为发展非常大。谢谢。
新浪科技记者:
请问翼龙贷王总,翼龙贷宣布将在今年推行2.0计划,我们发布的蓝皮书里是不是都是1.0里的数据和案例,未来我们翼龙贷2.0如何助力“三农”金融?谢谢。
王思聪:
这本书主要是参考翼龙贷作为蓝本,确实是1.0,1.0有很多缺陷,比如说我们只完成了部分农村地区的借款难问题,比如说借款贵的问题没有解决。通过移动互联网,智能金融,我们没有解决。这一点我们可能要改造。在2.0时期,我们是希望把我们的加盟模式,包括渠道模式要升级,升级到每一个翼龙贷的合作商都是股东。我们发现一个现象,现存的世界上的所有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都是后置的,都是为银行行长、为股东打工,我们发现在新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应该把股权的模式要做得更合理,把公司的架构治理做得更合理。什么最合理呢?我觉得阳春白雪好像对我们未来的人已经不太现实了,我们都在一条船上把生命共同体绑到一起才行。我一直以来试图在想怎么样去彻底解决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盟商结构,大家一直在诟病,我也没有正式的讲翼龙贷这个模式好与不好,我只是说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需要这样。比如在以前农民借完钱以后觉得我们骗他,我们借了钱为什么觉得我们骗你呢,他们觉得有一堆的手段骗农民。甚至有的农民借完钱以后,到提款机上提了一百块钱拍拍自己的嘴巴,看看是不是真是这么回事,这是1.0时期。现在我想由于政府对这个行业的整治,或者说是打击,包括这个行业的信息也对我们金融消费者的教育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反欺诈,从智能手机,智能的技术出现,我觉得在我们的2.0里面可能会非常好。
另外要阐述一下,李老师刚才说的三种模式,我认为这个模式之间的问题还要归根到群体,阿里一定是基于电商的数据支付宝做资产,新希望一定是基于供应链去做资产和客户,翼龙贷挑战的就是最难的,我们不做任何现有的金融生态,我们只做泛社会化的债券和资产,这是最没有数据的,最难的。翼龙贷如果反过来做供应链,我们反过来说再跟京东、阿里或者是有大数据的公司合作,我想我们最容易,我认为中国的金融无论到什么时候还会存在着钱出去了怎么回来的问题。
因为所有的金融机构经营的都是一个0到1的关系,0的所在率就决定你这个企业形成一个闭合性的,1到2或者1到10决定这个企业能不能发展起来,因为你出让的是本金,收益的是一点利息,如果有1%到2%到3%的风险,这家企业就荡然无存。我们翼龙贷在这次1.0当中主要是把我们的渠道优化,把我们渠道变成钱能出去还能收回来,同时把不良资产作为我们主要的管理手段,这是未来翼龙贷的竞争优势。谢谢。
民政部公益时报记者:
提给李主编一个问题,我是民政部公益时报记者。蓝皮书当中指出2020年“三农”互联网金融总体规模达到3200亿,互联网金融成为“三农”的金融缺口的有效补充。李主编在做蓝皮书汇报的过程当中提出一组数据,说全国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大概数据是在一千家左右,目前从事“三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不到十家,我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做过一个预测或者计算,大概这3000多亿的市场,涉及到“三农”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预计应该达到多少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第二是目前现有的国家政策层面下有没有对“三农”互联网平台现有政策的支持。谢谢。
李勇坚:
你提了非常好的问题,3200家到底多少人来分这个蛋糕,这是非常不好回答的问题。事实是第一是做的人特别少,我们写蓝皮书的时候,翼龙贷来没有盈利,没有盈利就没有企业进入。第二其实翼龙贷在原来它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在调研当中也发现也出过很多问题,包括现有的模式也出现很多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完善。具体做的话,未来互联网这个行业有一个特点,寡头垄断比较明显,我们叫数一数二,不三不四,未来可能有两到三家主导性的企业大概占50%的份额,剩下的是区域性的企业或者是特殊性的企业大概占到50%的份额。真正的能够存活下来的玩家也不会超过30家。因为太小规模的话,互联网还是一个规模经济非常明显的行业,所以这一块是我个人的判断。
第二个问题,政策支持的问题。这也是我一直想找的问题,我专门发了两章,在报告当中里面,第一章是现在有什么政策,第二章我们需要有什么样的政策支持,非常遗憾,我们现在“三农”互联网金融书写到中央一号文件,写到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写到“十三五”规划,目前为止,包括最近看的银监会发的一份文件说要提高金融支持“三农”的服务效率什么的,但是这个文件仔细看都没有提到互联网金融,我觉得政策支持目前是一个空白。首要的政策支持是政府实现数据共享,刚才在汇报的时候说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调研成本是5000块,其实真正运营中心去实地调研的人力成本和运营中心的管理成本大概是一半的钱甚至更少,绝大部分的钱是购买一些各方面的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还有一些后期的处理,我认为首要的是整个社会要包容互联网金融,数据要向它开放,这只有政策才能做到,企业是做不到的。包括金融时报记者提的问题,他说有没有合作的空间,我觉得像阿里、京东肯定跟翼龙贷有合作的空间,但现实中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我觉得基本没有。我跟王总的想法不一样,因为现在你要跟阿里、京东合作的话,肯定要求它把数据开放出来,但是阿里、京东可是把他们的数据当成宝贝,这也不太可能。数据开放这个问题,只有政府来推动,把数据作为一种公益性资产,才能真正做起来。谢谢。
王弢:
大家在这么一个雨天来到社科院财经院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和很好的互动机会,最后我们又增加一个小的环节,有请各位嘉宾用一句话对“三农”互联网金融做一个展望。如果最后发言完结束之后,我们以掌声通过结束本次的发布会。首先请王总开始。
王思聪:
农村、土地、农民是我们赖以生存唯一的地方,需要全世界通过我们的手,通过我们闲置的资金资源去支持这个地方。谢谢。
徐洪才:
我还是重申我的观点,未来的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还是在农村,在“三农”领域,因为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我们目前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互联网“三农”金融我觉得潜力巨大,前途无量。谢谢。
冯兴元:
接上徐老师的话,农村的市场巨大,实际上中国下一步真正要继续在经济增长上发力的话,农村有巨大的空间,互联网金融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翅膀。谢谢。
李溦:
祝愿“三农”互联网金融担当起互联网时代生命时代的脊梁这样一种重任。
马九杰:
互联网+社会网,这是互联网“三农”金融的现实选择。
李昌平:
线下的农民的内置金融村社和线上其他的结合才有前途,是线下决定线上,而不是线上决定线下,实践会证明这个。
杜跃进:
“三农”金融功莫大焉,也祝愿“三农”互联网金融一路走路好。
李勇坚:
“三农”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前途是无量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把它做好。谢谢。
王弢:
最后回到今天发布会的主题,大家可以说一定要记住,可以记不住所有话,但是今天记住一句话就可以,互金助力三农,信用支撑前行。谢谢各位嘉宾,谢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各位有志于“三农”互联网金融的朋友们。再见。
来源:中国网 日期:2016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