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6月27日电(记者何欣荣、刘雪)从去年末至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始终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热门话题,相关产业规划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在26日的“2010陆家嘴论坛”上,与会业界人士指出,发展新兴产业离不开政府扶持,但要真正成长为战略性产业,必须坚持市场主导的方向。
发展新兴产业需变“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发动群众办大事” 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七大方向,由于肩负着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使命,受到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目前,中央层面新兴产业规划还在制定中,但地方版新兴产业规划已争相出台。 作为与新兴产业紧密关联的金融资本,欧洲老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安佰深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张曦轲在论坛上表示,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很热,但一个新兴产业要真正成长为战略性产业,在经济中发挥支柱作用,实际上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毕竟,一项新的技术顺利转换为产业,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概率并不高。 基于上述不确定性,张曦轲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要坚持市场化方向,“新兴产业最终成长为战略性产业,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是人为规划的结果”。当然,新兴产业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补贴,但如果政府过度“热情”,就会出现风电设备和多晶硅刚起步不久就进入产能过剩名单的尴尬。 经济学家王小鲁此前曾撰文指出,政府的长处是可以集中社会力量,在看准方向的前提下进行多部门协作和大规模投资,从而使新技术迅速形成生产能力,但短处是政府毕竟离技术前沿较远,容易看错方向,从而导致努力白费,并且,政府投资项目往往缺乏盈利性约束,容易造就一些离开补贴就无法生存的企业。 “中国经济的成功经验中,有一条叫做‘集中力量办大事’。但要发展新兴产业,‘发动群众办大事,集中力量搞监管’更适合一些。”中国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总结说。 王小鲁也认为,在发展新兴产业时应该由广大企业自主决策、独立承担盈亏责任,而政府的作用就是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跨越某些资金、资源障碍,协调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需要政府资助和补贴的项目,在选择时应建立完善的公开评审制度,在项目完成后要进行验收和评估,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公正透明的外部环境。 加快OTC市场建设 推出针对新兴产业的避险产品 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建设方面,良好的金融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海通证券董事长王开国说,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资本平台,但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部分创业板企业发行市盈率偏高,资金超募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大批急需资金的企业还在门外苦苦等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