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3年来,幅员占我国陆地面积大半部分的我国西部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重庆、四川、广西、新疆等西部12个省份各族群众生活是否明显改善?西部在我国扩大内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等方面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司长秦玉才。
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
秦玉才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西部地区的迅速崛起,有效地扩大了内需,有效地缓解了资源瓶颈,有效地改善了民生,更为我们赢得了全局和战略上的主动。”
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999年的1.58万亿元提升到去年的11.39万亿元,年均增速12.4%,占全国的比重由17.9%提高到19.8%。同期,地方财政收入从1029亿元增加到12763亿元,年均增长21.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自2007年起连续6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形成了能源资源加工利用、装备制造、旅游、农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公路、铁路、机场、水利灌溉等设施取得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奠定强有力基础。仅四川紫坪铺、宁夏沙坡头、广西百色等一批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发挥效益,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近1亿亩。
西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安排造林任务4.41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02亿亩。退牧还草工程累计安排草原围栏建设任务9.12亿亩。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所下降。
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累计扫除1350多万文盲,青壮年文盲率已下降到5%以下,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3700多万城乡老年居民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35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3项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西部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1999年的5302元、1634元增加到2012年的20600元、6027元,年均分别增长11.0%和10.6%。
扩大内需的主战场
秦玉才表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总体仍较薄弱,公路、铁路路网密度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21.5%和22.3%,仍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东中西部地区互动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投资建设的空间很大。特别是铁路建设战略价值突出、长期效益明显、需求拉动力强,能够促进消化过剩产能,形成优质资产。
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加权平均)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75.6%和6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各地区加总的17.6%,低于人口占比(27%)近10个百分点,社会投资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另外,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空间大,2012年城镇化率44.6%,低于全国8个百分点。按照近年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计算,每年有500多万人转为城镇居民,至少释放5000亿元的消费需求。
他认为,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富集,可为全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西部地区生态地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可以说,西部地区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主战场。”
推动西部地区和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秦玉才说,当前,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落后于全国。据国家统计局研究监测,2010年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只有71.4%,约比东部地区落后7年、比东北地区落后4年,比中部地区落后3年。
同时,西部地区也是我国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有11个分布在西部地区。按照2300元贫困线标准,西部地区2011年扶贫对象占人口的比例约为21.9%,高出全国9.2个百分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小康实现程度比其他地区更低。
西部地区还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70.5%,5个民族自治区全部在西部地区,30个民族自治州全部享受西部开发政策,是全国老少边穷集中地区。
从扩展外需空间看,西部地区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近年来,西部地区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去年实际利用外资99.2亿美元,是1999年的8.7倍,占全国的比重从不足5%提高到8.9%;进出口总额达2364亿美元,增长28.5%,是1999年的17.3倍,占全国的比重从3.8%提高到6.1%。
西部地区与周边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周边国家与我国产业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加大向西开放力度,稳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动与周边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有利于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
秦玉才认为,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初中期阶段,经济增长的空间广阔,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下,把区域工作的重点放在西部地区,将依托其要素禀赋和地缘优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也将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和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3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