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的重要信息
第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包括两个判断、一个目标和三点要求。两个判断分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讲话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三个意味着”,对上述判断作了进一步分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讲话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三方面要求: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包括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
第二,关于党的十九大。迎接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重申十九大的背景,明确十九大的意义和任务,是此次讲话要传递的重要信息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是对十九大召开背景的准确概括。在这一背景下,十九大,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因此,十九大的任务是要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
第三,关于马克思主义。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要秉承坚持和发展的态度,在坚持其理论基础地位的同时积极推动理论创新。讲话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明确指出“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在此基础上,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于指导我国发展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二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
第四,关于世情国情党情分析。讲话从五个层次传递对此问题的重视。一是提出明确要求: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从中可见世情国情党情分析的重要性。二是阐释为什么要重视世情国情党情分析:“我们强调重视形势分析,对形势作出科学判断,是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也是为了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三是指明如何进行世情国情党情分析:“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四是对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进行明确界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是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国情,提出应对原则:“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讲话中内含的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内含六大关键词。
第一是“新”。讲话全文有12处涉及到“新”: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以及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改革呈现崭新局面;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可以说,“新”是出现最多的词语,在新的历史起点,应对遇到的新问题,必须以新思路、新理念、新战略来应对,目标是迎接新的胜利。
第二是“人民”。讲话从头至尾展露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首先,表明顺应民意是党中央实施战略方针和推进具体工作的出发点;其次,认为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就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再次,面对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公共服务有了更高、更多、更好的期盼,我党向人民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承诺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此基础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最后,对于我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未来,我们党依旧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三是“牢牢把握”。讲话提出四个把握: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强调这些方面的重要性。
第四是“坚定不移”。在回顾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成就时,用了七个“坚定不移”来概括,涉及到发展理念、改革、法治、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外交和从严治党,事实上,这既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未来需要长期坚持的七个方面。此外,讲话还着重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保障在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五是“两个百年”。讲话强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即将到来的2020年,讲话提出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六是党建。讲话明确了党建的重要意义:“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党建所要发挥的作用是“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并且看到党建的关键所在:“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看到党建的长期性“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明确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
(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关注财经战略研究院,订阅财经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