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员 > 研究人员 > 杨志勇 > 杨志勇学术专栏 > 文章详情

杨志勇:地方财政困难呼唤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发表于 tougaoren
2013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地方财政收入完成进度堪忧。

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些地方财政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经济增速放缓,应该是地方财政收入下滑的最重要原因。从根本上化解财政困境,除了让经济好起来外,几乎没有别的办法。

地方财政缺钱,治理之道有二:一是少花钱;二是多收钱。道理虽然简单,操作起来却颇为困难。一些地方为缓解财政困境,用多管齐下的方式,防止财政收入的跑冒滴漏,在把钱收上来的同时,也出现了收过头税的现象。经济困难时期,政府本应与企业共渡难关,收过头税这种做法可谓饮鸩止渴。

少花钱,也非易事。预算中一些刚性支出标准抬高后,就不易降下来。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三公经费是压缩了,但三公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所能节约出来的财力也是有限的。

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仅为79.69亿元。地方三公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较低,比如:2013年,广东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8.6亿元,占省级总支出的0.34%;北京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11.1亿元,占市本级总支出的0.64%;四川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7.18亿元,占省级总支出的0.47%。也即,希望靠压缩三公经费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财力紧张问题,是缘木求鱼。即使三公经费全都取消(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也挤不出太多的地方财力。

行政经费有一定的压缩空间,但如果考虑到人员经费过去的欠账,那么其实该项经费的压缩空间并不大。财力紧张可倒逼政府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这是一个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规范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契机。市场能做的,政府要尽可能放手。政府过度干预,不仅耗费公共资源、消耗政府财力,还会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影响微观经济活力的发挥。社会能做的,政府也没必要紧握住不放,应尽可能让社会自己管理。

简政放权,一些政府不必做的事要乘机不做。一些以各种名义进行的政府对竞争性企业的“补贴”到了该取消的时候了。上市公司毫无疑问属于竞争性企业,但上市公司获得的财政补贴2008年为368亿元,2009年为364亿元,2010年达到531亿元,2011年为744亿元,2012年为670亿元。如果再考虑到非上市公司也能获得财政补贴,那么竞争性公司所获得的财政补贴数量绝不可小觑。

各地经济结构不一。地方财政紧张也将迫使这些地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地方财政管理水平也至关重要。前些年经济粗放式增长,财政收入增长快速,地方财力相对宽松,财政支出规模水涨船高。比如,东部某县级市在财政收入仅有数千万元的时候不觉得财力紧张,但如今每年财政收入达20多亿元,反而捉襟见肘。为何如此?上级规定的统一动作太多,是财力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养老保障、医疗卫生支出都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但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承诺,副作用也是显著的。

地方财政紧张呼唤中期预算改革的加快。地方政府应在经济繁荣时有所作为,以更好地应对周期性因素的挑战。地方财政紧张也凸显财政收入评价机制改革的重要性。财政收入任务完成不了,收入的组织者就可能付出代价。结果是经济越困难,政府越是抓紧取得收入。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行为,需要改革财政收入任务评价机制。

其实,对地方政府挑战更多的是公共财政收入之外的政府收入,如直接和地方发展密切相关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下滑。地方财政眼前的问题也呼唤中央和地方财权财力格局的调整。中央财政当前也是压力重重。该问题是否有解?路走到今天,除却政府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在较短的时间内建好有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别无选择。

作者:杨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政研究室主任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1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