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员 > 研究人员 > 刘奕 > 刘奕课题研究 > 文章详情

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 |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大项目“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调研”开题会举行

发表于

  4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度国情调研重大项目“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调研”项目开题会在浙江杭州成功召开。

  

开题会现场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简称“财经院”)李勇坚研究员主持,财经院党委书记陈国平研究员在开题会上致欢迎辞并作学术指导。陈国平指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做强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2024年全院20个立项的国情调研重大项目之一,“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调研”项目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对制约数实融合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很有意义。希望项目组更加注重调研方法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高质量调研成果。

   

  项目主持人、财经院服务经济与互联网发展研究室主任刘奕研究员代表课题组从项目背景、研究价值、主要创新、实施方案与预期成果五个方面向与会专家进行了重点汇报。她指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着眼于数字技术对企业全链条、全流程整体的赋能、改造和提升,各方协同构建数字化生态。既有研究多从企业单一维度考察,忽略了数实融合通过形成产业生态发挥作用。项目致力于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多方协同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依托各类典型企业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洞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线进展。她表示,项目组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包括数实融合测度指标的构建和数字化转型头部平台数据资料的获取,希望通过这次的小切口调研,从全链条视角深入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特征和要素供给情况,提出精准有效的政策方案。

  长三角现代服务业联盟主席、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巡视员张国云从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政策支撑体系的视角出发,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予以充分肯定。他指出,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厘清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概念的认识,弥补相关统计数据与理论体系的不足。研究中应更加注意国际经验总结和发展路径比较,突出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色,提出好用能用的政策建议。

  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教授指出,数字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相关问题与分歧在学术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当前由消费互联网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研究更应处理好面与点的关系,更多的从点而不是面出发开展研究。据此,马述忠就调研对象的选取、理论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张月友研究员首先从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关系角度阐释了项目研究的意义。他认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高,亟需数字经济赋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力。他指出,在方案设计方面,项目应关注政府、学界和企业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差异;应明确研究对象的定义,界定好研究范围;应针对已有文献存在的不足,如理论框架不完善、影响机制不明晰、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缺乏、政策建议欠缺可操作性等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王文姬副教授建议,项目应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路径这一点进行落实,综合考虑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阶段、不同行业性质、不同企业规模等具体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提出相应的标准化评价。浙江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研究院执行院长童光辉副教授对项目的初步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介绍了浙江省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典型案例。东北财经大学徐雅雯副教授介绍了近年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就在相关领域实施案例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路径进行了探讨。

  最后,项目主持人刘奕和李勇坚对与会专家的点评和建议表示感谢,并就重点问题进行了回应。他们表示,会后将进一步改进并细化调研的具体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