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旨在适应社科变化的新要求
[主持人]:国家“十二五”规划里面明确提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五坚持”方针,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这个五原则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立足当代、面向未来。请问,为什么国家要提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荆林波】: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由于这个新变化的出现要求我们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工程推进。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变化: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为对象的。人类社会沿着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路径发展,这种社会变迁带来的冲击,使得我们的研究对象发生了“巨大的裂变”,同时,伴随着鲜明的“碎片化”特征。这是信息社会区别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需要我们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过程的变化: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离不开信息的接收、存储、处理与生产,并通过传播扩大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力,同时,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又受到各类信息的干扰,即信息传播中的一个要素“噪音”。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而我们的研究过程,往往受到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干扰,可以说这种干扰在互联网时代达到了登峰:体现出随时随地、跨越疆域、虚拟飘渺个真伪难辨、无限放大等特征。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同样地,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强烈影响,尤其是与信息社会同步成长的青年研究人员;对于研究者自身的在于:研究方式乃至生活方式能否干髓信息社会的潮流?研究者能否与时俱进,打破常规?研究者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这种影响明显地给研究者的研究带来双重效应:
积极效应在于:研究者真正实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以快速地、及时地、全天候、跨疆域地进行信息交流;消极效应在于:研究者面临着众多困惑—如何处理海量数据?如何过滤多余的信息?如何快速地挖掘数据?如何改进我们的研究方法?如何针对80后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一代”进行思想教育?如何传承中国文化?如何应对外来敌对势力对我的意识渗透?
[主持人]:那我们就理解了。正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所指出的“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的态势,但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内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不断巩固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网友孙亚非]: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难吗?为什么要创新?其对于我们城市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荆林波】:首先回答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创新难的问题,我们说了哲学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和研究主体都发生了巨大的裂变,这些裂变体现在下面的十一个方面;由于这十一个方面裂变导致了哲学科学社会的创新难。我先说说这11个裂变:
第一个是知识:在农业社会,知识往往体现为经验,经常的表现形式是“我爷爷说”、“我奶奶说”“我爸爸说”和“我妈妈说”等等,而这种知识的积累是非常缓慢的,进入工业社会,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的产生规律与传播规律都发生了变化,难以找到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
[主持人]:是不是知识体系也会发生变化呢?
【荆林波】:知识体系的确发生裂变,农业社会的知识体系是“点点滴滴”逐步连成“线条”,而工业社会的知识体系可以表述为“块状结构”,它以某个学科领域来确立各自的定位,而信息社会的知识体系呈现为“碎片化”。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体系,呈现出发散现象,表面上看毫不相关的知识或者事物,但是会在某个节点上相连接,结果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主持人]:是不是知识的占有程度有变化呢?
【荆林波】:知识占有程度:一般而言,农村对于知识的占有程度基本上是独享的,而到了工业社会,知识占有程度逐步转变为分享,而到了信息社会则是完全共享。当然,这种知识共享仍然是要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
[主持人]:我们是做媒体的,知识传播肯定也发生变化。
【荆林波】:知识传播途径:在农业社会,知识传播途径基本上五是靠口述,到了工业社会,书本和大众媒体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进入信息社会,知识通过互联网快速地传播。在农业社会的封闭环境下,知识传播速度的慢,知识复制成本很高,但在信息社会的互联互通的环境下,所有互联网用户都成为知识系统的贡献者,形成庞大的动态知识库,并且可以低成本复制与快速传播,进而使得所有互联用户都能分享这些知识,创造更多新知识。
[主持人]:知识的传播范围是不是也发生了变化呢?
【荆林波】:知识传播范围:农业社会的知识传播范围非常有限,受制于当时人们生活与交往的地理范围,代表的交通工具是靠人走路与马车。随着火车与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布网,尤其是汽车进入个人家庭,工业社会使得人们的交往半径大大地扩大了,而互联网的引入与普及,信息社会的知识可以无疆界地传播。
http://fangtan.people.com.cn/GB/147550/17280381.html
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 时间:2012年03月02日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