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NAES每周财经观察 > 文章详情

依绍华:经济新常态下物流业发展对策建议

发表于 cjyyzb

  物流业作为实体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存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效率低下、技术落后、管理体制不顺等诸多问题。随着服务业超过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对物流产业功能提出新的要求。物流业面临从传统的低门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依托高科技、资金密集型产业的蜕变过程,也是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物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多种举措促进物流业成本降低。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由18%降至16%,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继续降低物流成本是物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


  一般来讲,企业成本包括自身运营成本和各类外部成本,而企业自身运营成本又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在降低直接成本方面,一是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现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企业规模;二是提升企业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在规模化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在降低间接成本方面,一是完善全国、省地市、区域性物流骨干网,将物流园区规划与流通节点相结合,减低物流企业运输费用支出;二是鼓励物流企业建立联盟,发展共同配送,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空载率,提高物流资源使用率;三是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大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开发使用力度,加强公共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减少企业独立投入支出,提高信息使用率,改善管理效率。


  在降低外部成本方面,一是消除体制性成本,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为企业创造宽松外部环境。二是进一步减轻税费负担,提高发展质量。随着“营改增”的全面实施,物流企业的抵扣项目逐步完善,减轻了企业税负。建议在此基础上,本着清费立税的原则,严格控制收费政策的出台,对已有的收费政策全面清查,废止、取消不合理的收费政策。


  第二,加快物流资源整合,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随着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形态,通过与服务对象将来紧密协作机制,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很多物流企业都在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涌现出一些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无论在产业规模、产业绩效、利润水平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是经济新常态下提质增效、实现内涵式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物流业提升功能、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推进供应链管理,重构物流流程。为进一步整合不同环节资源,提升产供销整体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成为物流业发展大势所趋,多数跨国企业都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系统。物流企业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要求,对各环节进行整合重构,一方面企业要加强对物流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物流企业要及时与链上企业配合,将产品经济有效准时可靠地送达目的地,为需求方提供更高效的服务。而且供应链管理要求链上企业对库存、订单等信息实现“可视”,以便关联企业实时了解交易信息,提高应变能力。


  第四,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改善物流效率。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物流现代化水平滞后。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水平提高,大规模生产、大批量消费使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物流企业不断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通过设施现代化、管理集成化、企业规模化等手段,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第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当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较低,物流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单打独斗竞争状态,造成大量无序竞争,资源浪费严重。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一体化程度加深,物流业已由单纯承担运输仓储职能,转变为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第三利润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程度的加深,催生了订单式生产,对物流供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不同企业在共同目标下,实现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因此,物流企业一方面需要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联动关系,通过建立协作机制,为相关企业提供仓储管理以及供应链金融等专业服务,更好地提供物流支撑服务;另一方面要与相关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资产整合、平台整合、品牌整合等方式发展物流联盟,共同实施扩张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开拓市场,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作者: 依绍华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