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会议 >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发布会《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3——中国区域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 嘉宾发言 > 文章详情

刘 勇

发表于 tougaoren

  • [刘勇]:非常高兴来到我们财经院,这是第三次了,每次都学到很多东西,因为高院长是服务业方面权威,夏主任这方面著作等身,献上一本书,我们每年也是出一本关于区域方面发展战略,大概构思是这样,所有经济指标,包括宏观、微观、产业,都在空间上显示出不同的差异来,而且这个差异是多角度的,首先增长速度不一样,31个省都不一样,刚才夏处长讲得非常精彩,服务业差距摆出来,我在书上体现出来,2011年,今年数据没有出来,你们做得比我深入的多。[14:33]
  • [刘勇]:总量,拿服务业来说,总量31个省不一样,排出来非常有意思,它有它的规律。服务业在不同地区结构什么样,我们研究结果很有意思,跟夏处长结论一样,服务业比重,经济发达地区高,北京、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地区也高,很有意思,反而经济规模中间的服务业比重很低。刚才高院高屋建瓴,对整个中国经济未来宏观发展,给了一个非常好的表述。我们的数据也是支持他,我们每年有一本区域方面数据,我们的结论,从去年开始,一些发达地区很明显,服务业的贡献越来越大,而且我们的数据来判,上海、北京基本上是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因为服务业不光比重高、增长率也高,所以比重不断地往上走。[14:33]
  • [刘勇]:整个中国经济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服务业发展也很快,相对而言还没有经济总量增长快,服务业的增长在总量上还是有点滞后,另外一个结论就是我想他们也注意到,去年服务业比重和二产比重,如果仅仅是工业,早超过工业,毫无疑问。第三产业,如果把建筑搁到里面,今年上半年刚刚超过1.2,这是非常有道理,中国经济的确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一方面中国经济阶梯性下降,走向一个新平衡。说明服务业未来发展主力军,或者真正主导产业,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现在人均刚6000,美国五万,六千到五万,还要增长4.5万GDP,靠什么,全部应该是服务业,可见服务业的重要性。美国数据人均五万美元,只有一万是产品,其他四万都是服务业,这个角度上,未来肯定靠服务业。这是我参加服务业发展战略一个很重要的背景。[14:33]
  • [刘勇]:另外借这个机会,我对这个报告谈几点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确到了结构调整关键时刻,按照克强总理的说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一个关键的概念发展任务要丰富,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光是一个经济指标不行,我们的发展是五位一体。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除了经济指标本身的服务业方面不算,其他全部是服务业,全面发展要求本质是服务业。[14:33]
  • [刘勇]:中国经济增长下滑,未来中国经济再平衡也好,保证中国经济未来健康发展也好,靠三个东西,我也是听了高院长很多讲话,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城镇化是最大的潜力,创新是最大的动力,三者都和服务业有关,刚才夏处长说了,城镇化动力是服务业,不是工业化,可以看数据,这是最新的中国年鉴,七八月工业比重44.1%,下降了38.5%,国外有一个理论脱钩理论,城镇化上升,工业比重下降,工业里边核心制造业下降更快,二产比重上升靠建筑、房地产,充分说明中国服务业多么重要。改革创新本身就是服务业,微笑曲线。[14:34]
  • [刘勇]:最后,发展服务业的的确难度很大,我跟老夏经常交流过,我们总结“四难”,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发展、调整,提了十多年,服务业为什么老是发展不起来,关键是阶段问题,再就是服务业本身的确有很多问题,有些服务业没有大量投入,没有高铁哪来的服务业,首先服务业对投资要求很大,这是第一。第二,有些服务业很难定价,要形成一种制度安排,才有可能形成服务业以后,才能收回它的价值,很多制度安排,需要改革开放。第三,服务业的改革涉及到要素改革,很多东西没有放开,比如说金融、土地等等,没有放开哪来的服务业等等。[14:34]
  • [刘勇]:我们的服务业做了总量,他们把四大服务业写得很全面,我要向你们学习,谢谢。[14:44]
  • [刘勇]:这个问题问的不错,但是好像和我们的题目有点不太贴题,无论怎么说,在高院长这个平台说两句,我是搞区域经济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2010年开始,上海已经把融合地位丢失了,现在是天津了,基本情况你没有掌握。现在人均GDP已经不是第一了,2010年是天津了,天津人均GDP超过它了。但是总的来说,长三角发展的确不靠上海,上海当然是核心,真正增量是周边地区,远海县域经济,为什么成就这么巨大,所谓苏南地区、江浙一带发展起来,整个长三角经济总量,如果珠三角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的话,还是长三角。[14:46]
  • [刘勇]:要说经验,就是县域经济发展起来,或者远海新型规定化地区,因为上海是老工业基地,发展面临种种问题,还可以有一个对比,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时候,上海经济人均全国第一毫无疑问,总量都是全国第一,什么概念?包括广东一个省GDP没有上海多,总量都是第一,改革开放30年一步一步落后,广东、上海地区逐步下降,现在经济转型是超前,因为它的经济除了北京以外,服务业比重是第二,综合竞争实力是最强的,因为总量大。[14:58]
  • [刘勇]:夏处长讲的非常全面,一方面北京制造业跟上海没法比,上海是世界级,这是一个方面。河北自身来说,接受能力也难,苏南地区,包括江浙一带,乡镇企业老板多么厉害,河北哪里找这么一帮企业家群体,找不着。主动到上海去找所谓工程师,把老工人请来做产品,不可能,没有这个意识,有一种说法,这一带叫做京津冀,周边贫困带,这是一个问题。[15:00]
  • [刘勇]:说到京津冀本身的合作,的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最近习总书记已经明确指示,京津冀不是环渤海概念,概念要大,京津冀就是整体,不是作为1+2+3,必须是整体,一定要瞄准把PM2.5解决了,这是最主要的,合作起来,这个可是世界级,50年代到现在,所谓八大公害事件,加起来没有这么严重,整个华北地区PM2.5,什么叫PM2.5,每天早晨起来,桌子上的灰尘就是PM2.5。正因为这个原因,经济一枝独秀,如果真正要把五个统筹都算的话,经济、社会、文化都算的话,加起来负增长,所谓科学综合增长,负值有可能,PM2.5这一个指标全部否定了。[15:00]
  • [刘勇]:为什么京津冀多年合作不起来?主要是京津这两个地方,京津和河北差距太大,合作要有合作点,要提供服务,他能够接受,他提供不了。有人曾经比较了,河北产业结构和河南比,不和先进地方比,比河南都差,河南很全面,农业很好,各种制造业都很好。北京怎么合作?要钢铁,钢铁到处都饱和,输送给你,接受不起来。[15:00]
  • [刘勇]:河北是远海地区唯一有内陆心态的地区,从来不认为它是远海地区,跟北京、天津合作不起来。我做了不少京津冀工作,京津冀扩张了,包括邢台、邯郸,进入到首都经济圈里面去,加入京津冀都市圈规划,我做这个。只是一味地财政补贴,产业上合作,只要不灯下黑,人别吸引到那儿去就行了。[15:00]
  • [刘勇]:泛珠三角发展比较错,腾龙换鸟以后,2005年以后,珠三角面临很大转型压力,因为外向型经济在放缓,订单在下降,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现在的总理到副总理,提出腾龙换鸟转移以后,把一些低端产业淘汰以后,向中西部转移以后,现在主要几个大项目结构调整,两个大项目,一个就是所谓的湛江钢铁,刚批了,千万吨级钢铁企业。第二个就是和中东地区科威特合作的80万吨,中国现在最大的项目,投资80万人民币,这个项目也在湛江。珠三角最大问题结构太轻,有了两个项目以后,重工业上来了,轻重工业一配合,整个结构有一个大转变,所以现在发展速度非常好。谢谢。[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