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聚焦上海自贸区
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使上海突破目前的条框,有望走出中国税制与TPP、TTIP接轨、融合的创新之路;同时也有利于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为转折期的中国经济注入新空气。
7月3日,国务院通批准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此前已经建立了与自贸区类似的六类特殊经济园区,包括保税区、保税物流区、保税港区等,但上海自贸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区。 尽管方案内容尚未公开,但据媒体此前报道称,“上海自... [详细]
  • 据报道,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获批,据了解,方案相关细则预计在今年年底前确定,政策将涉及财政部、税务总局、一行三会、发改委等多部门的协调,其中金融领域改革力度可能最大,包括离岸结算、适度放开货币自由兑换、多种方式解决园区内企业融资等内容。上海自贸区的确定是不是未来我国金融改革的力度将加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徐洪才点评。   徐洪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现任国经中心信息部部长、...
  • 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方案。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7月4日在其博文中表示,“上海自贸区”启动是当下深化市场改革最大的“制度红利”。 孙立坚认为,国务院在此时推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义最主要的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改变过去政府主导的经济转型发展模式,放弃过去单靠产业振兴计划等“...
  • 7月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会议强调,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上海自贸区试点”)。这是新一届政府在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施积极主动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作为上海自...
政策亮点 更多>>
在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等金融创新; 二、未来企业法人可在上海自贸区内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个人则暂不施行; 三、上海自贸区也很可能采取分步骤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方式,比如先行推动境内资本的境外投资和境外融资; 四、上海自贸区在中国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中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有望成为中国加入TPP的首个对外开放窗口。 [详细]
媒体报道 更多>>
  • 1979年“深圳特区”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 而今30年已过,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承载着众多责任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近日被批准成立。 7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
  • 据《劳动报》报道,继7月初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后,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试验区内暂停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 专家指...